![](https://img.haomeiwen.com/i18170715/79d642d388bcb27f.png)
文章作者‖魏晋寒
图片来源‖网络
优秀的人生,一定是慢慢“积累”出来的,也一定是慢慢“坚持”下来的。正如愚公移山,也如水滴石穿。
我经常和朋友们谈到:
人生不能像叶子一样,春天生长,秋天落下,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虽然崭新如初,然而并没有丝毫的积累和延续。
与之相反,人生更应该像树木一样,一个年轮、一个年轮的积累成形、虽然成长速度缓慢而又不可查觉,然而三五年过后,终究会看到一个茁壮成长的自己。
著名作家海鸣威说过:“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坚持做一些事情,让今天的自己超过昨天的自己,让明天的自己优于今天的自己,如此叫做成长,如此叫做成功。
——01
——坚持学习专业知识
不管处于什么行业、什么岗位、什么工作角色,我们都应该怀揣一颗“事业”之心,如此既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每个行业都有所属的专业知识,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行动经验,每个工作角色都有为之配备的综合能力……我们想要更好的立足某个行业岗位和工作角色,就应该秉承“善学、善问、善行、善用”的工作态度。
有什么不会的地方,及时提问;
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及时学习;
有什么模糊的地方,及时总结;
有什么生疏的地方,及时练习;
坚持学习专业知识,坚持积累工作经验,是我们每个人在三、四十年漫长的职业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态度和决心。通过不断的坚持和积累,我们未必会获得更快的成长速度,但是我们一定会处于持续上升的航道和方向,直至开花结果,成为参天大树。
——02
——坚持开阔生活边际
随着人们年纪的不断增大,尤其是成家立业之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边际会越来越小——活动区间越来越小,兴趣爱好越来越少,尝试新鲜事物的动力持续减弱,好奇心和求知欲更是迅速回落。
有些时候,我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因为这是一个“为自己活”渐渐转变成“为家人活”的人生过程,人们的时间、精力、专注力渐渐向着家庭、家人倾斜靠拢,属于自己的时间、精力、专注力一点、一点的分散和减弱。
但是,无论是为家庭好,还是为自己好,我们都应该给自己保留一定程度的独立空间和成长欲望,坚持做一些事情,既能丰富、拓宽自己的生活边际,又能让自己的家庭从中受益。
比如说:
吃饭的时候,我们少点一些外卖,可以尝试每周学习一道新菜,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
闲暇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宅”在家里,而是带着家人去街道上散散心,看看不一样的人群和街景。
无聊的时候,我们少玩一会游戏,可以多看看书籍,也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扩充一下自己的知识边际。
……
随着我们生活边际的慢慢提高,我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勤奋和自律;与之相反,随着我们生活边际的慢慢缩减,我们就会在无形当中变得懒惰和拖延。
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会慢慢变大,甚至越拉越大。
——03
——坚持计划目标
作家莱辛说:“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忙忙碌碌,但是效率极其低下;有些人总是勤勤恳恳,然而成长非常缓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素,就是这些人缺乏清晰、明确、可以衡量、有所反馈的目标路径,或者计划路径。
此时此刻,我们不妨扪心自问:
你有周计划吗?(小事件的完成量)
你有月计划吗?(中型任务的完成率)
你有年计划吗?(阶段性的人生规划)
……
所谓计划目标,未必只是工作方面的技术经验、业绩目标、职务薪资,但凡能够扩大我们生活边际的事件任务,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计划目标。记得在网上看过一句话:
人生要有四度,即:温度、高度、宽度、以及深度。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理解:
温度是指真善美的情怀、以及良好的心态;
高度是指思维广度、宏观意识,以及远见。
宽度是指尝试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深度是指做一件事情的坚持度、忍耐力、以及完成度;
把握好人生“四度”,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然而重要前提就是我们对于计划目标的把控和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