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用一下午的时间将这本写邓文迪的《我只用心做自己》读完。我知道邓文迪这个名字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她与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离了婚。
读此书前,我对她的了解仅限于媒体上的各种宣传,人们关注的焦点似乎就是她离婚后,靠着孩子能有拥有多少亿美元的财产等等,而对她个人成长并不关心。
其实,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邓文迪这个名字在国内的知名度都不高,可是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人们对于世界了解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也开始真正了解处于世界顶级交际圈的邓文迪。
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邓文迪不只是因为嫁给默多克挤入上流社会,她自身的能力、手腕才是她能够成功挤入上流社会并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
我一直对女性的励志成功很感兴趣。恰巧今天听了樊登老师讲读的《身为职场女性》、《向前一步》,发现我们这个社会对于女性存在的很大偏见,对于一些有欲望、野心,并善于表现,并敢于暴露自己的野心,为之拼尽全力的女性是非常排斥的。
而很大一部分女性也在这种歧视和偏见下,羞于甚至害怕展示自己的野心。我身边一直都有这样的人,我的老领导、同事她们努力,有上进心,也十分优秀,站在旁边都能感受到他们的斗志昂扬。所以他们就是我的催化剂,当我有点懈怠的时候,想想她们,立马就有了劲头。
邓文迪就是这样的女性,她有着超乎一般女性的野心和毅力,只要想做的事情,总是能想尽一切办法完成。她做到了许多女性一辈子无法做到的事情,她的经历、婚姻一直饱受争议。但无论是批判还是赞扬,东西方世界都为这个女人的魅力所折服。
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就对邓文迪很好奇,她做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她能够在一次飞机途中打动丘吉尔获取实习工作的,要知道,当时她还只是个刚毕业正在寻找实习的学生;比如她第一次见到默多克就能让默多克对她心生好感,并邀请共进晚餐,这是该公司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似乎就没有她搞不定的事情。
人们对她的批判总是说她的野心、不择手段,可若没有实力和智慧的支撑,这野心也未必能实现吧。
感悟三点:
1. 不但要清楚自己所需,更要清楚他人所求。
曾经在一本书上读到过:人与人长久的交往,在于你可被利用的价值,只有对等的互利的交往,才能维系长久的关系。只是单方面的索取,关系是维持不了多久。她真的把社交当做和朋友相处,维护自己朋友圈的方式,所以大多数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的社交圈,她可以脱颖而出,因为她真心对待每一个她觉得值得付出的人。比如对在她拍摄人生第一部电影《雪花秘扇》及时救场的李冰冰,她把好莱坞顶级的制片导演统统介绍给李冰冰。她给朋友的脱口秀拉风,所以她冲在老公前面甩巴掌。她是在用真心对待每个她觉得值得的人。所以不管外界评论如何,真正和她相处过的人,除了竞争对手,大多都印象非常好。
2.任何时候想到就去做,执行能力非常强。
只要她想,就肯定能做到。她的心思很活络,也善于运用资源,并且非常的拼,最后事情往往功夫不负有心人。外面的人只看到了她的平步青云,却没有看到她的非常人的付出。一件事大多数人做不到,她可以做到,那就一定有过人之处。不是简单说有野心,就能实现的。野心只是自己的高期望的外在体现,实际事情还是靠的是能力。邓的坚持力很强,甚至达到虐待自己的程度。比如上学期间坚持排球和学习,比如姐姐弟弟都在父母身边,自己只身在外上学还要忍受贫穷,自己和默多克十几年的婚姻。她每次都没有抱怨,她更愿意用实际结果来证明一切。
3.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争取来的。
孔子的儒家文化对我们国人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含蓄内敛一直是我们崇尚的美德,然而过于的谦逊也让我们丧失了许多机会。适时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力,毛遂自荐,才更有可能脱颖而出。机会总是稍纵即逝,争取不一定就能获得机会,但不争取机会获得就更加渺茫。邓文迪始终坚信机会是主动争取来的,哪怕机会渺茫,哪怕都是男人的世界,只要想要。别犹豫和迟疑,拿出人欲望。死死盯着目标,只管冲就可以,最后结果不会太差。
最后,希望还在犹豫徘徊不敢迈出争取机会脚步的女性,好好读读这本书,勇敢地活出自己真实的一面,创造更多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