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的钟声敲响,立春的号角将近。天气忽而明朗,而病痛开始侵袭。我的心告诉我要自由和勇敢,而我的身躯在呻吟,拖住我的脚步。
生命中除了生死,病痛也无常。它来光顾你的身体,并且要求你为之付以快乐和时间,似乎只有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才能用以招待它。但它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来的时候总会带些礼物给你,比如亲情,比如爱情,比如自省和独处之机。
不知是我一人的习惯还是人人如此,每当生病,尤其生重病的时候,总会产生许多思考。也许是病中无法远行,独居寂寞,也许是身体受难,思想才会蹦发出火花,病中的思考总是多而且杂的。
从我开始稍有些咽痛的时候,我便知道久病的高潮来了。当我开始咽痛无法言语,我便想,如果我生来不会说话,那我将如何生活,也许我会随身携带纸笔,用笔墨与人交谈;后来头晕眼花,脚步虚浮,我便想起月前去献血被告知血红蛋白过少,于是便猜测自己可能还患有贫血;再后来,我发烧畏寒,食难下咽,呼吸困难,我便有种病入膏肓的感觉,想象着年老之后也许就会如此;到最后,我病糊涂了,只能在家休息,坐卧不安,便开始吃镇痛药,于是昏沉沉的闭着眼,开始醒着做梦,梦见一位老爷爷,说我就快好了,便心满意足的清醒过来。看了看窗外,正是碧空艳阳的好天气。
见到外面尽是阳光明媚,想着晒一会儿太阳兴许会暖和些,便撑着到太阳底下坐了一会儿。风不大,却吹得我直抖,阳光洒在我身上,忽有些沉重。厚棉被盖久了,纵然已简装坐于阳光下,身上依旧觉得很重,压着难受。多想风再大一点,将我的沉重吹走,吹远,也许就会很快好起来呢。
住在楼上,每到入夜时分,风便很大,直往房里灌。当初盖这房时没做好密封,现在正值冬夜,冷风总是不请自来,久久不肯离去。我便能理解为何老人总在冬夜里离去,大概是熬不住了,真的是冻死的。冬夜于病中人而言就是熬,熬过了是破晓清天,熬不过就是离愁别恨。越是病中越是能理解杜甫《登高》里的心情,病痛最是消磨人心的东西。
不过于我而言,病中倒也不全是坏事,虽说身体受罪,但毕竟不是大病痛,既不要命,也不折寿,不过是拖住我一时而已。相反,病中倒也有可取之处。
首先就是清闲。病中虽难熬,总归是清闲的,卧床或者居家修养时,便不会有多余的社交,可以杜绝请客吃饭,参加聚会,走亲访友等活动,平日里便做饭烧水,练字写书,或者在太阳底下坐着,一坐就是一整天。
其次便是思考。病中的人总是敏感的,而且多有空闲,少不得胡思乱想。很多没病时候遇到的难题,在病中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就会解决许多平日里解决不了的问题。也由于病中人多感性,能很快看清许多人与事,做抉择也会快很多。病中还是个辨人识事的好时机,什么人能深交,什么人要远离,什么事该坚持,什么事无意义,一眼就能看穿,也少得日后纠缠。
最后,病中还有个好处,能规律生活,清减身体。在病中总免不了要受些限制,于是为了能早点摆脱病痛,作息就会被重视起来,平时熬夜的人也会乖乖早睡;另一方面,病中多食清淡,胃口消减,痊愈后便会清减许多。当然,如若食难下咽,那也未必是好事,好比现下的我,吞咽困难,实在也令人难受。
月已当空,星辰闪烁,我正伏案写字,病痛于此已有缓解,仍在病中,但痊愈有望,精神之振奋难以自抑。人在世间,难免疾病缠身,有人大病一场,人生便开启新篇章;有人虽无大病,但小病不断,久而久之便有久在病中之感,信心消磨。
久在病中之人,实难保持乐观,长久的病痛让人难以自我宽慰,就会生出悲观。我已久在病中,偶感痊愈无望,然而身旁多有温暖,阳光日夜更新,便无法生出失望来,每日晒晒太阳,日落之后便有余温留在身上,夜便是暖的。虽也在熬,终究有望。
冬夜漫漫,久在病中难愈,我便要早早睡下,否则夜深天凉,久卧难眠,便见不到梦里说我快要好了的老爷爷了。明日太阳初升之时,我便会告诉自己,冬夜已尽,于今开始便是春天了,立春已至,病痛之寒很快也将褪去,只剩久病初愈的欣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