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读同一本书,肯定有不同的感觉。
再次读《雷雨》,除了它的艺术魅力,它的戏剧冲突,更多的反而是想学一学它的写作技巧。
1、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周繁漪让鲁贵找个电灯匠,说有电线落下来,不敢电了人。
后面,又有仆人说少爷的狗被电死。
如果是正常情况,肯定没事。
但正是有了矛盾冲突,四凤才会不管不顾地跑出去,才会触电身亡。而周冲,也跟着悲剧了。
这个伏笔,真的是太高超绝妙了。看似闲笔一般,却成了后面情节的高潮所在,实在是太精彩的伏笔。
2、语言描写,个性鲜明
每个出场的人物,似乎都是主角。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表达。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更容易让读者记住,印象深刻。
3、环境描写,推动情节
雷雨前,雷雨中,雷电交加。闷热的不仅仅天气,更是人物烦躁的心情。雷雨的逼近,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雷雨,更是故事情节的高潮。
4、矛盾冲突,明暗交织
矛盾冲突是情节发展必不可少的,而明暗线的交织,更是让读者似乎心知肚明又不知会发生什么。
5、时代背景,深化主题
新旧交替的特殊的时代背景,阶级地位的悬殊,都是为了让主题更加鲜明。
读《雷雨》,今日所想,继续再读,再思考。
今日读书《雷雨》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