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和圆圆的黄梅雪后

我和圆圆的黄梅雪后

作者: 读书毁三观 | 来源:发表于2021-12-23 14:17 被阅读0次

按照国际惯例,游记应该先放上图片,这样读者才有兴趣阅读下去。那我就先发几张当时拍摄的相片吧。这几张相片是用小米6手机拍的,当时还被户外公司用来做路线的宣传图呢。


如果有人要我推荐一条广东省内的徒步路线,而他的体能又足够好的话,我会首推位于韶关市与英德市中间的“黄梅雪后”。因为它是我认为广东省最美的徒步路线之一。

黄梅雪后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充满了诗味。如果你记忆力和联想力够好,脑海里便能通过这几个字想起从前读过的诗歌的残缺片段,比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甚至还能想起姜育恒唱的《梅花三弄》的歌词“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然而这条路线既没雪、也无梅。

它之所以叫黄梅雪后,是因为这条路线要翻阅有名字的四座山峰,分别叫黄思脑、梅花顶、雪花顶和后山。这条路线听着只有四座山峰,但延绵不尽的山坡似乎看不到边。直到下到路线的最后一座山脚下,前面依然有望不到尽头的山峦。我们那天至少翻越了30个山头。


在我人生徒步的过程中,有几次我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完全的,其中黄梅雪后线是最有可能让我猝死的其中一次。

可是对于长期习惯走虐线的朋友来说,肯定会认为我是夸大了它的危险指数的,他们会说广东还有不少比黄梅雪后线更虐更险峻的山路呢。

我承认他们说得没错。那为何对于一个像我这种经长徒步爬山的人,却在这一次有发生猝死的风险呢?原因就在于我长期缺觉。我有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小时候的经历反反复复地刺激我不停地做噩梦,即便睡着了,也没有多少深度睡眠。更奇怪的是,我的听觉要比醒时更敏锐,屋里屋外稍微有一点动静我便能惊醒。

亲爱的读者们,请不要试图留言告诉我这个方法那个方法。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20多年了,你们想到的、试过的方法,我全部都试过了。因此,每当别人积极地向我推荐一个在他们认为立竿见影的办法时,我总是礼貌地惋谢。次数多了,别人便觉得我看起来像是一个倔强的老头。

今天要写这篇游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广州市的一家户外公司“1号出发”已经转让给别人了,除了公司的商标没有变,其它都已经不复存在。这是我曾经认为很有潜力的一家户外公司,因此,我是感到有点惋惜的。

1号出发大概是成立于2018年7月份,而我们第一次参加他们的活动是8月24号。

在8月4号到5号那两天,我和圆圆参加了31号公司组织的韶关市茶岩顶徒步活动,当时有一个领队向我们介绍广州市新开了一家户外公司,他们的老板之前也是在31号做领队的。我和圆圆便说年轻人创业不易,我们以后可以多多支持一下他们的活动。

到了8月中旬,有一天圆圆发了一个链接给我,说有一个两天徒步活动,问我有没有兴趣?我打开链接一看,就被图片的风景吸引住了,我说一定要去。她说这个难度是五星的,我的睡眠不好,还是不要去了吧。我说正是因为它的难度有五星,所以我更要去,万一你出了什么事,起码有我在身边。

这次活动的出发时间是8月24号的晚上。出发之前,我每天都是忐忑和祈祷(非迷信那类祈祷),希望自己的睡眠能够在出发之前恢复哪怕一天也好。似乎我越担忧的事情它越是要来,我没有一天是睡得好的,每天都是早上或者中午才睡着。

我们的队伍经过领队筛选,徒步经历不够丰富的驴友不能参加这次行程。因为我们的路线达到了五星难度,从早上7点半出发,大概要18点左右才能走完。这次行程加上领队和收尾,一共有27个人。我们出发当天是8月24号的晚上20点,广州依然是酷暑难当,而我依然被失眠困扰。

也许是为了降低成本,这次出发居然用的是中巴车,导致好几名队友只能坐在中间的折叠椅上。而折叠椅是无靠背的,在长达5个小时的长途车程中,需腰部用力才能保持身躯平衡。而且到了半夜时分,大部分人由于车的颠簸和一天的疲劳,此时会昏昏欲睡,腰背和颈部无依靠的地方,会产生更难受的感觉,增加不必要的身体劳损,影响第二天的行程。加上折叠椅没有安全带,一旦发生车祸,中间的人非死即残。

汽车开了2个小时候后,大部分人都发出了睡着后特有的呼吸声,而折叠椅的队友们却都在“钓鱼”。他们的头时不时的往下垂,又猛的抬起来,他们开始有了怨言,说怎么要坐这种车呢?我心里替他们抱不平,心想,是啊,大家都是花500元(报名费268元,住宿和早餐68元,加上要带的干粮,功能饮料、水以及其它费用,平均算下来一个人要将近500元)来爬山的,凭什么有些人就有靠背又有安全带的座位,而有些人就只能坐折叠椅呢?我看着他们难受的样子,心生怜悯,忍不住在微信群里质问领队和老板,我说下次真的不能再用这种车了。

也许正是因为我的这次正义发言,导致其中一名领队对我产生不满,第二天我跟她在山上吵起来了。

我的发言产生了作用,老板马上找来了另外一辆小面包车赶过来,让我们回程时,所有人都可以坐上正常的座位。

原本计划是23:30到达目的地的客栈。但进入英德市开始,路上下起霏霏的雨。在开进崎岖逼仄的山路时,路灯也没了,汽车的照明灯在黝黯的深夜里像萤火一般 。下雨让原始的凹坑土路不时颠簸,稍有不慎便会侧翻而掉进路边的水田里。车上有几位驴友竟能在如此状态下发出鼾声,让我这种长年饱受失眠之痛的人感到匪夷所思。

我听着车窗外雨水的哒哒响,用手抹掉玻璃上的水汽,窗外掠过的树干和枝叶刮擦着玻璃,我能隐约辩出漆黑里的农田和水里映出微弱的月光。嘿嘿,我心里一阵惊喜,窗外的情景和坐在我身边熟睡的圆圆让我想起了《龙猫》,而圆圆还像个孩子一样,像里面的小梅。

气温越来越低,我打开手机看了指南针,海拔指数不停往上跑。汽车开始上山了,路面越来越窄也越来越陡。我大概明白了为什么只用中巴车而不是大巴车了。

车突然停了,领队告诉我们到了客栈。此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将近1点。

我和圆圆下车后便去了各自的房间。圆圆是同一位陌生的女驴友同住一间,而我因极易被扰醒,便选择了单独住一间。当然,费用也是要加收的。

韶关靠北,离沿海城市已有几百公里,气温也会比广州低,加上这里已是山中,早晚的温差比广州低了10多度,大家都选择了洗热水澡。待到我时,水箱里已无热水,可要等到足够的热水,起码还要20分钟。我不愿浪费时间,想快点洗完后多去休息一会,便选择了洗冷水。

这家客栈的房屋是用木材造的,隔音效果很差。我的房间靠池塘,这里的鸭子似乎跟我一样也有失眠,喜欢半夜发出嘎嘎叫声;老鼠疯狂般地在走廊和屋顶跑来跑去,发出咚咚的响音,也许是我们背包里的食物吸引了它们;我好不容易睡着了,隔壁间却发出了强烈的打鼾声。我心里在抱怨着,明知会打鼾就不要出来害人啊;过了一会,我再次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可这时外堂又想起了公鸡的打鸣。我便这样断断续续地睡了大概2个小时。

6点半钟,我们所有人都必须起床。这次行程的安排是7点半准时出发,预计下午的17点左右走到山脚下。

我已经连续多日没有睡好觉了,起床后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不但精神状态萎靡,就连身体好像也发出了警告,我对今日的行程开始有了担忧。

我问圆圆睡得怎样,她说还可以。她像个孩子一样到哪都能睡着。我与她洗漱完后便来到餐厅准备吃早餐。早餐只有白粥和炒米粉。尽管看着毫无食欲,我还是逼着自己吃了几口。

我在餐厅里看见了吴妈(他后来改名字叫拖鞋哥),还以为他是跟我们一起的。原来他今日是带着另外一支队伍。他与我闲聊了几句。我们在4月份的时候一块去了珠海市的庙湾岛旅游,他一直以为我是户外领队或者老板吧,问我今天是不是带队。我告诉他我也是跟团来的。

下面这几张相片是在客栈前拍摄的:

我们在客栈前做了热身,拍了一张合影,此时已将近7点半,我们准备出发了。

开始的路段与从化十登差不多,但似乎是这里人少,除了客栈的老板、员工以及我们这些驴友便无其他人,整个山中有一种空寂感。走了一个小时,我们的队伍就分成了两拨人,我们是走在最前面的一支,后面的队伍大概比我们慢了十多分钟。越到后面,我们的差距就越大了。

领队让我们在这里休息5分钟,顺便等一下后面的队伍。

由于一直处于爬升路段,加上连续多日没有睡好,我开始感到疲乏了。但因为越往高处走,风景也越好,虽说身体疲惫,但我心情愉悦,尤其是今天阳光明媚,虽然不是万里无云,但是天很蓝,云很白,水也很清。

前面的队伍由领队零度带着,后面的队伍是波波和一位我已经忘记名字的女领队带着。我们跟后面队伍的差距已经大到了看不见也听不到,只能偶尔从领队的对讲机听到他们还没有跟丢。

可能读者看到这里会感到疑惑,为什么我感到疲惫了,速度却没有慢下来,没有落在最后面的队伍。这大概是因为我的步距、节奏已经习惯了,你让我用更慢的速度走,反而会更疲惫。

我们走了3个小时,大概10点半左右,已经可以看到山中无尽的草原了,海拔也有了1000多。

在以前,我们去到有茫茫草原的山中,总是能看到一些牛羊,但是我们直到下山了,依然没见到。说明这里确实没有牧民,无人居住。

我在对讲机里听到女领队说他们的队员有些已经快走不动了,要慢点走。11点钟的时候,由于消耗了很多能量,领队叫我们停下来补充食物,顺便休息半个小时,等一下后面的队伍。

山顶几乎没有遮阴处,我们全部暴露在猛烈的日照下。我看不见圆圆了,但隐约听到她正在轻唱着《海上花》这首歌。我在8月21号为这首歌写了一篇文章后,她才知道由罗大佑作词作曲、甄妮演唱的《海上花》。她听过后也跟我一样爱上了这首歌。我循着歌声找到了她,她正躺在一处有一点遮蔽的草从下、脸上盖着帽子在休息着,嘴里仍在唱着《海上花》。我蹑手蹑脚的,所以她没感到我过来。我不想打扰她休息,便再次悄悄地走开了。

这些是上午10点半到12点之间拍摄的相片:

读者们应该能从相片中感受到这里的景色是优美极了,我就不再做文字的描述。你们能看到无尽的草原和连绵不绝的山峦。而我们大概还要再翻阅20个山头呢。

我们休息了起码超过半个小时,后面的队伍才跟上来。女领队说我们一起拍一张合照,我说我来帮你们拍吧,我不喜欢拍合照的。女领队说我没有团队意识,我质问她不喜欢拍合照跟有没有团队意识有什么关系?我们为这事吵得非常激烈,远近的队友都听到了我们的争吵。

领队零度过来安抚我,说不要往心里去,她说话很直,没有恶意。我说没事。圆圆过来拉着我走,嘴里抱怨着,说不要跟她一般见识,还说看见她就不喜欢。

其实这个女领队是很负责任的,她的体能也是很强的。我并不讨厌她,这件事情也没有往心里去。她个性比较直率,而且长期玩户外养成了团队意识,所以看到我这种喜欢独来独往的人不太顺眼吧。我也承认自己不合群,不喜欢拍合照,不喜欢与人一起做热身,甚至不喜欢跟人同一桌吃饭。我和圆圆出去旅游时,能够单独坐一桌点菜,那绝不会与其他人一起吃饭的。到了9月21号的晚上,我们再次准备去船底顶的大布线时,在集散点我又见到了这位女领队,我也向她点头示意。

我们的队伍虽说分成了前后,但是又在前后的队伍里分成了若干个小分队。有些人独自一人快步向前,有些则是2、3个人一组。最早的据说是一位女队员,她在17点左右就到达了山脚下的农舍,而最晚的那一批则是19点30分,相差了两个半小时。

如果不是因为我,以圆圆今日的状态和速度,她大概也能在17点30分到达农舍。

从下午13点开始,我的体能急剧下降,由于睡眠不足,我的头脑开始感到昏昏沉沉,整个身体越来越沉。我几乎每走5分钟就得停下,有时候走2分钟就需要休息。我非常痛苦、达到了有生以来体能和精神最接近崩溃的状态。我懊悔着为何明知睡眠不足仍要来参加五星难度的活动?我甚至想问领队能不能叫一辆直升机过来载我下山,我愿意付几千元的费用。

读者们不要笑话我,也不用怀疑,我当时因为体能接近崩溃导致了大脑混乱,所以才产生了这个荒谬的想法。我当时是强烈的希望有一辆直升机飞过来载我下去,我希望有人来救我。

我没有说出来,只是告诉圆圆我真的太累了。此时,我和圆圆两人成了一个小分队,我的速度拖慢了她。我告诉她你按照自己的节奏先走,不用等我。

前面依然看不到头,好像这座山像梦魇一样无边无尽。这种恐惧又加重了我心理的负担。

15点40分左右,我们艰难地走到了下撤路段。下撤的路段有几处长满了避无可避的茂密的青草,尽管穿着防滑效果非常好的登山鞋,踩在上面时我们也多次滑倒。不停地下撤会让脚趾顶住鞋头,我的脚开始疼痛起来。身体的疲惫、大脑的混沌、脚趾的疼痛、精神的萎靡,我从未有过这种煎熬般的痛苦。我开始想起从前看到的户外徒步发生猝死的案例。我在担忧着自己会不会猝死?天啊,如果我猝死了,那会给圆圆带来多大的麻烦啊。

下撤过程中拍的相片:

也许是我的长相比较喜庆,所以旁人很难从面部看出我的疲态,还以为我只是发发牢骚呢。我在17岁那年,左小腿长了一颗肉瘤,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我抹了一点酒精,拿着一把剪刀和衣针割开自己的肉,把它挖出来了;23岁那年,我在珠海市一家酒吧招惹了黑社会,他们12个人对着我拳打脚踢,我没有发出一声喊叫。我是一个忍耐力极强的人。当我说出自己很累,那说明我已经接近崩溃了。

18点钟左右,我和圆圆终于走到了农舍。我们这次的行程便是在这里集合,车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后面还有一批队伍没到,大概10多个人,可能还要1个小时。想不到我在如此状态下,竟然没有落队。

圆圆在农舍里洗了个澡,换了衣服。她总是喜欢这样。我说你现在洗了,一会回到家还是要洗的,何必呢。她说衣服在身上黏黏的,洗个澡,换身衣服会舒服些。农舍里太吵,我和她走到前面一颗大树下休息。我对她说以后再也不来这里了,以后再也不走五星难度的山了。

其实这条路线对于长期爬山的人来说不算最难,只不过由于我当时连续多日没有睡好觉,身体没有休息好,再走这种山路肯定是吃不消的。而且,由于以前的训练导致我身上有各种伤病,这也是加重了这次行程困难的因素之一。

如果体能很好的朋友,又没有睡眠质量问题,我是建议走一次黄梅雪后这条路线的。

那天晚上从韶关回到广州已经接近0点了吧,我也忘记了,那天太累了,很多东西我都想不起来了。这次的行程只留给我两个强烈的印象,第一就是风景太美了,第二就是我太累了。

本文作者:小可爱

图片由小米6手机拍摄

公众号:小可爱游记

相关文章

  • 我和圆圆的黄梅雪后

    按照国际惯例,游记应该先放上图片,这样读者才有兴趣阅读下去。那我就先发几张当时拍摄的相片吧。这几张相片是用小米6手...

  • 我迷恋雪后的安静

    我迷恋雪后的安静 雪后 草枯树落叶 气温下降 行人稀少 一切裸露着成熟和真实 我迷恋雪后的安静 雪后 苍穹沉默 城...

  • 立春

    七律《立春》新韵 文/釆薇 星疏月朗驻窗前, 雪后京城展素颜。 一树黄梅初绮丽, 三支红蕊未阑珊。 冰泉幽咽凌霜解...

  • 月亮的故事

    雪后的夜空气湿润,大大圆圆的月亮挂在树梢。 儿子说:月亮像个大肉饼一样。 女儿说:月亮像个蜂蜜饼一样,又圆又金黄。...

  • 黄梅山赏花行走

    文/雨天 三月里,群里组织黄梅山穿越赏春,我没有参加。我以为我和黄梅山今年没有了缘份相见,心里正暗暗的惋惜。 前几...

  • 廖又蓉国画黄梅:《雅韵高和》

    廖又蓉国画黄梅:《雅韵高和》

  • 博士眼中的黄梅禅宗

    我的家乡是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的湖北省黄梅县。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旧称黄梅调,就起源于黄梅县。黄梅县除了是...

  • 钢琴和黄梅戏

    钢琴是西洋乐器,那么作为中国人如何在与世界共进的同时又可以保有自己的本土艺术文化呢?这个时候,了解中国的戏曲...

  • 哎呀,你衣服太短了

    我与小O、老A一个办公室。 小O,人如其名,脸蛋圆圆的,眼睛圆圆的,整个身材圆圆的。除了脸蛋和手掌,我似乎没仔细见...

  • 雪后 屋内 我

    昨天刚下了一场雪 窗外是一片白色 空气中透着冰雪的气味 淡淡的 清冷的 却愿意融在这一片白色的世界里 一座高楼处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和圆圆的黄梅雪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mh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