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仔细看《红楼梦》,知林黛玉进贾府时,年约6岁。
书中人物事务浩繁,这些细节作者并不会详注,需要自己根据前文交代,按时间去推算。
想像一下六七岁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现如今,这么大的孩子正是顽劣淘气的时候,什么事都不懂,除了玩,生活中其它事情,应该都需要大人来管制操心。
但看林黛玉,真真会吓一跳:我的妈,这还是个孩子吗?大人也不及她懂礼啊。
我们来看看书中是如何写黛玉的:
黛玉年方5岁,她母亲病重去世,她就“侍汤奉药,守丧尽哀”。我想像不出一个5岁孩子是怎么陪在母亲床前端汤喂药的,以今天这么大的孩子来说,自己吃饭没天一半地一半,洒一身汤汁就不错了。
母亲去世, 即使是一个孩子也会哀伤的,但作者说她“守丧尽哀”,这就不仅是哀伤,还有严格遵照礼仪的的意思。一个5岁孩子在哀伤中懂得谨守礼仪,不得不感叹,在封建社会的世宦之家里,家教真不是说说而已的。
所以贾雨村在知道黛玉的身份之后,评价说,这孩子言语举止与众不同,她的母亲一定来历不凡。今天知道她原来是荣府的外孙,这就不稀奇了。
黛玉母亲去世以后,贾母心疼外孙女,要接到身边去照顾,黛玉却不想去。作者说,她“不忍弃父而往”。如果说不舍得父亲,倒符合孩子的心理,偏说是“不忍弃父”,真乖得让人心疼。才6岁的孩子,林父40岁,这到底是谁弃谁呢?
父亲劝女儿,你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兄弟姊妹相伴,有外婆和表姊妹可依靠,也省了我的后顾之忧。黛玉听了,“方洒泪而别”。谁家6岁儿乖成这样,我都觉得父母有“罪”。
到了贾府,黛玉那一个小心谨慎,严守分寸,更让人惊叹了。正如书中所言,“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这小心谨慎,把握分寸体现在哪儿呢?
第一,说话。
见贾母的过程是以情为重,礼仪为辅。贾母疼爱心切,上前就搂住,悲切呜咽,又让她挨着自己坐在正席上。
到去见两位舅舅的时候,讲究礼仪的意味就浓多了,客气多了。
拜见大舅贾赦,大舅没出来相见,大舅母邢夫人陪着聊天。这两代人,又从没见过,能有什么可聊的?坐了一会儿,黛玉告辞,邢夫人留她吃晚饭。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看这话说的,6岁孩子能说得这么端正得体,进退有余,我服了。
到了二舅母王夫人那儿,王夫人提起宝玉顽劣,要黛玉不要理他。黛玉懂得哪个娘亲不是嘴里骂儿,心里疼儿。她是这么回应的:我跟我妈说过这位哥哥,虽极憨顽,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王夫人一贬,她知道一赞,让人听着舒服。黛玉在这里说的也不是假话,但真话也得说得是时候。
与宝玉相见,宝玉问林妹妹,你有玉吗?黛玉暗想,估计是因他有玉,才问我有没有。因此答道:“我没有。玉是一件稀罕物,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这本也是一句极妥的回话,赞人之物,与赞本人无异。只是宝玉也是个与众不同的,听了反不受用,才有了摔玉一幕。
到了晚间休息时分,宝玉的丫环袭人照顾宝玉睡下后,来黛玉这边看看。黛玉为宝玉摔玉一事,表达心中的歉意。袭人赶忙好言安慰一番。黛玉虽然知道袭人不过是个丫环,但仍以“姐姐”相称,说:姐姐说的,我记着就是了。
从这些言辞来看,6岁小儿真是素有家教,见过世面的。
第二,除了说话,黛玉的大家闺秀之风还体现上行为举止上。
首先,坐在哪儿真有讲究。民间就有正席侧座之分,更不要说豪门望族,座位的次序绝对有讲究的。黛玉初来,贾府的长辈客气,以贵客相待,但黛玉是不敢越位的。如果有人让坐,她也要观察这个位置坐得坐不得。
最开始见贾母时,被贾母一把抱住,拉着就让她挨着自己一起坐在正席了,这是情份到了,黛玉自然顺从。
到了舅母那里就不同了,纵然别人客气,也一定要按长幼辈序来的。
见二舅时,先在东房等候,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老嬷嬷在贾府的奴仆里,是等级较高的,往往都是侍候过辈份高的主子,主子也要敬三分的。黛玉也没敢听从安排,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后来王夫人又让人来请黛玉到小正房相见,自己坐在西边下首,让她坐东边的椅子。黛玉心中料定那是二舅贾政之位,就不肯坐,在挨着炕的椅子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她上炕,她方挨王夫人坐了。
回到贾母那边吃晚饭时,也是不肯轻易落座,足见其谦恭有礼,家教严谨。
不仅如此,遇到与家中不符的习惯,也懂得及时调整,入乡随俗。
初进贾府,无论在长辈、姊妹,还是下人面前,黛玉言谈举止是一点毛病没有,可见这6岁孩子的沉稳,更不要说作品后来展现的,黛玉在诗词上的才情。
以今日的眼光来看,古代秉承儒家思想而形成的家庭教育,有不得不钦佩的地方,很值得我们去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