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因一事觉察自己的不舒服,我选择了让自己接纳当下不舒服的情绪,但总觉得缺点什么?
我修炼的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是这样,修炼的境界不够呀?
今早开车又把樊登讲的《王阳明哲学》听上一遍,深有触动。
书中讲到王阳明在寺庙里修炼,有一段时间特别思念自己的父亲和祖母,因为他的母亲去世得很早,他特别思念自己的父亲和祖母。
他就觉得不对,他说我这个境界修炼得不够,我怎么练了这么久我还是放下去呢?还是思念我得祖母,这怎么回事?后来王阳明突然觉得,假如我连这个念头就断掉得话,假如我连祖母和父亲都可以不思念的话,这个就破坏了人伦大体。
王阳明的理论延续孟子,从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到孟子的性善,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到《中庸》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我百度了一下《中庸》中关于“喜怒衰乐”
“《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基础)。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失控,让情绪在一个合理的度里变化),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不易的出处。展开来说,古人言"圣人不动情"即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始终是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此为中的状态。动情时,也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内心来控制情绪,不被情绪所牵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标和修行标准。”
昨晚先生给我朋友老公公的证件,“你可别丢了。” 先生的言外之意就是这些证件很重要,要保管好。但他的反向说话的方式还是让我感觉到不舒服,我一个快五十岁的知天命的人,会连这些重要的证件都保管不好么?先生在怀疑什么?
用李克富老师的话说:担心就是诅咒,你担心别人就是担心自己。
我心中已经放下很多担心,我相信17岁的女儿可以搞好自己的学习,我相信我的管理团队可以带好团队。我也觉察到自己的能量越来越稳定,但时常还是因为周围人的几句话,感觉到不舒服,内心的平静祥和还会在一瞬间被打破。
何为中庸之道?我理解的是阴阳的平衡之道,就像打太极一样,我们需要寻找那个平衡的点。
想想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求一种平衡,但因为功力不到,能量有限,要么用力过猛,把自己活成一个女英雄;要么斗志不足,把自己活成没有什么见识的小妇人。
“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基础)。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失控,让情绪在一个合理的度里变化),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