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八辑‖目录•总结
- 『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十二辑/153/1001』《心灵的潜能
- 『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十二辑/150/1001』《改变心路,
- 『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十二辑/124/1001』《知道的喜悦
- 『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十二辑/149/1001』《静下来,一
- 『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十辑/275/1001』《冥想》14
- 『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十辑/282/1001』《冥想》13
- 『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二辑/911/1001』《来自宇宙的新
- 『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二辑/904/1001』《来自宇宙的新
- 『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二辑/897/1001』《来自宇宙的新
富足的境界(部分节选)
穷困而不潦倒,入世而不沉迷,无声色之欲,无功名之累,这就是富足的境界。
《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意思是,有一个东西浑然天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广大,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
南北朝时有一位禅宗大师的悟道偈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对于形而上的表达,佛学归于“空”,一切皆空。“寂”和“寥”也是对空的一种认识。寂是绝对的清虚,清静到极点,毫无一点声色形象;“寥”是形容广大,无穷无尽。
生命原本就是一段清虚寂寥的旅程,身外的种种,过眼即逝。如果执意追求,被外在的牵绊束缚住,人心就会为欲望鼓动,无法平息,也无法从生活的琐碎中解脱出来,得到心灵的安宁。欲望是一串锁链,一环套一环,满足了一环,下一环常会随之而来。
人总是活在不断增加的心绪和欲望中,或许原本是想过简单朴素的生活,谁知,事情的演变和发展却不由自己的本意决定,而是随着人心的欲求而发展,最终失去控制。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无所挂碍,不执着,让心自在,不让心停在任何事物上,这和人生要达到寂寥的境界是一样的。寂寥的生命中应寻求富足,而富足正是来自心灵的空寂不染。不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束缚,清心寡欲,恬淡自然,穷困而不潦倒,入世而不沉迷,无声色之欲,无功名之累,这就是富足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