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设计并行算法的思路(1)

设计并行算法的思路(1)

作者: 荷茗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15:34 被阅读0次

1. 模型抽象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问题可以被抽象为一个 DAG(有向无环图)那么这个问题都可以用来并行计算。常见问题可以抽象下面两种模型。

1) for 循环的展开。

for(int i = 0 ; i < N ; i++)
  work(i);

这种问题可以分解为 N 个问让 p 个 cpu 同时计算。

2)divide and conquer, 分治算法。

int work(int start, int end){
  if(end -  start  < N){
    //do some thing
  }
  work(start, (star+end) / 2 );
  work((star+end) / 2+1, end );
}

通过divide 的方式将问题划归为一列不相关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可以同时被顺序解决。这样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常见的例子为,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

2. 问题分析

对于样的模型,我们如何对它们进行量化分析呢?在这里需要定义两个指标 work 与 span。

Work 是在顺序执行的情况下的总计算复杂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复杂度。

Depth(span) 是指每个处理器被分配的任务。通常情况下是一个 DAG 图中最长的路径(如如图中的黄色的路径)。

image

几条定律

在分析时间复杂度的时候,我们暂时抛开内存和通信上面的开销。

1 speed up

S_{p} =\frac{W}{T_{p}}

2 时间复杂度的下界

T_{p} \geq \frac{W}{p}, \ \ T_{p} \geq D \rarr T_{p} \geq \max\{ \frac{W}{p}, D \} 其中 p 是处理器的数量,D是上面提到的 span

3 时间复杂度的上界
image

为了证明上界,我们讲将整个 DGA 图转换为上图的的模式。可以分割为一个个的 phase(图中的黄色分割线),中间的蓝色点就是 critical path,也就是我们之前讲的 D 。这个新的图有如下性质:

  1. 每一个critical 路径上的一个节点就是一个 phase。
  2. 同一层上左右两边的非关键路径上的node代表一组task,他们之间没有相互依赖。
  3. DAG 图中的每一个点都会出现在一个 phase中。

W_{i} 代表每一个phase里面的work数目。 T_{i} = \lceil \frac{W_{i}}{p}\rceilT_{D} = \sum ^{D}_{i=1}\ \lceil \frac{W_{i}}{p}\rceil =T_{D} = \sum ^{D}_{i=1}\ \lfloor \frac{W_{i} - 1}{p}\rfloor + 1

这里有由 ceilling 的转化公式 \lceil \frac{a}{b}\rceil = \lfloor \frac{a-1}{b}\rfloor + 1 转化而得。

\sum ^{D}_{i=1}\ \lfloor \frac{W_{i} - 1}{p}\rfloor + 1 \leq \sum ^{D}_{i=1}\ \frac{W_{i} - 1}{p} + 1 = \frac{W-D}{p} + D

其实直观的理解这个就是阿达姆法则 \frac{W-D}{p} 是可并行化的部分而 D 是不可并行化的。

所以增速 speed \geq \frac{W_{1}}{\frac{W-D}{p} + D } = \frac{p}{\frac{W-D + pD}{W_{1}}} \

= \frac{p}{\frac{W}{W_{1}}+\frac{p-1}{W_{1}/D}}

  1. if W= W_1 (work optimality)串行与并行的work是一样的。

3. 设计并行算法

那么为了设计并行算法要实现的目标是 Work 与 span 都要小。

Work efficiency: A parallel algorithm is work efficient if it performs asymptotically the same work as the best known sequential algorithm for that problem.

需要遵循两条原则

  1. work optimality: w = w1 = O(n) if possible
  2. low span, D(n) = O(log^K{n})

对于 divide and conquer 的问题的理论上最优是

T(n) = 2T(\frac{n}{2}) + O(1) = O(n)

W(n) = 2W(\frac{n}{2}) + O(1) = O(n)

D(n) = D(\frac{n}{2}) + O(1) = O(logn)

对于 for 循环

W_{p}(n) = O(n) D(n) = O(1)

相关文章

  • 设计并行算法的思路(1)

    1. 模型抽象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问题可以被抽象为一个 DAG(有向无环图)那么这个问题都可以用来并行计算。常见问题...

  • 设计并行算法的思路(2) parallel mergesort

    Sequential Mergesort work optimality(right) polylog span(...

  • 并行算法设计基础

    计算分解 数据分解 搜索分解 递归分解 混合分解方法 针对要处理的问题灵活运动数据分解、搜索分解和递归分解 任务映...

  • 并行计算简介(1)

    研一上学期上了多核软件设计,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并行算法部分,其中算法的课程大作业是要使用MPI,openmp以及...

  • Proximal Algorithms 2 Properties

    可分和 如果可分为俩个变量:, 于是: 这个性质在并行算法的设计中非常有用。 基本的运算 如果, : 如果, : ...

  • 一个日记AP

    (a) 分析日记类产品的用户需求,针对性给出相应的产品设计,阐述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 ①,产品定位:轻社交属性日...

  • IM websocket 系统架构思考

    1 背景 2 目标 2 系统架构设计思路 2.1 架构图 2.2 设计思路 2.3 设计细节 用户发送消息流程 i...

  • thrust快速入门指南(并行算法库,类似C++的STL)

    thrust快速入门指南(并行算法库,类似C++的STL)[https://blog.csdn.net/qccz1...

  • python3编写爬虫程序获取链家网租房信息

    程序设计思路 爬虫程序的设计思路大同小异,下面是我的设计思路1.模拟浏览器抓取数据2.清洗数据3.存入数据库或者E...

  • 智能客服设计

    Chat-bot 设计思路 在下面介绍的设计思路过滤了一些细节。 阿里小蜜设计思路 腾讯客服设计思路 智能客服机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设计并行算法的思路(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qy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