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宿舍有个同学学习特别刻苦。他刚进高中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考上全省最好的大学。
他也确实很努力,高一刚进学校,别人还对高中生活懵懵懂懂,他就开始在教室的书桌上钉了两张A4纸的学习计划。甚至就连宿舍的床头上,也被他贴满了五颜六色写满知识点的便利贴。
别人周末休息去室外打打球,散散步,他哪也不去,只待在教室刷题。偶尔在食堂看到他,他也多半是右手举筷左手捧书的学习状态。
可到最后,那哥们还是高考失利了。其实对于这个结果,我们早有预料。
比如他记英语单词的时候,本来有很多高效记单词的方法,但他却偏偏喜欢重复而机械地背诵,似乎声音越大他的底气越足,有没有真正记住倒是次要的事。
为了加深对单词印象,他甚至还抄起了课本。他自己也知道这是“笨方法”,但就是觉得这样更“踏实”,于是不厌其烦地一直抄写,英语单词没记住多少,英语书法倒是练好了不少。
不走心的努力,看起来很努力。拼命做无用功的最大意义,不过是营造一个“我很努力”的幻觉。
实质上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换取可怜的自我安慰罢了。
其实,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种人很常见:觉得“死记硬背”就是“勤能补拙”,不懂得巩弱补强的学生;只把自己当螺丝钉拼命运转,不懂得升级自己的维度、不想离开舒适区的员工;从未真正了解孩子,以为自己有付出、对孩子足够“好”就算称职的家长……
这种同学早出晚归,鞠躬尽瘁,确实尽了力,但往往并没有真正处理好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常常只让自己感到了踏实,但殊不知感动的也只有他们自己而已。
这种情况之所以常见,是因为许多人不愿意用大脑思考,反而要逃避思考造成的。
大脑就像我们身体上的肌肉,没怎么锻炼过身体的人,活动量稍微大一些,就会感到异常疲惫。
没有经过锻炼的大脑就是这样,它很孱弱。一旦它被使用到,就会觉得很累,想要停止。这就是很多人“低质量勤奋”的根本原因:他们懒于思考。
思维懒惰,就是不愿意把事情想透彻,而把一切都交给了惯性和本能。就像我那位高中舍友一样,有次他咨询我怎样学好英语。
我建议他,网上就有很多类似的教学,它会通过科学的方式用适当的压力,逼迫你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齐头并进,而不是单方面的发展。
但是他却说:“我还是背书吧,这样太麻烦了。”于是他仍然回去刻苦背单词,今天十个,明天十个,后天十个……坚持了一年,最后英语成绩还是无法提高。
没有实质进展的努力,跟自欺欺人有什么区别?但这种幻觉就像毒品,很多人内心也许知道真相,可就是沉湎在自我感动中,难以自拔。
人不应该有“努力的幻觉”。
低效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容易使人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样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实在得不偿失。不要为“低质量的勤奋”痛苦拉锯,学习更应该是分清轻重缓急,有规划和思考,从容不迫地撒网捕鱼。
为此,大脑也应该像肌肉一样,勤于锻炼,才能善于思索。
最后你才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只要多考虑一些,那便能轻易的与他人拉开更大的差距。
因为思维懒惰的人太常见了。
by小明同学
原创文章,转载请简信联系作者,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