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原文】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父母最应该给予的是爱。爱的目的,是要帮助孩子确立独立的人格,而不是让他的人格依附于父母;是要让孩子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让孩子替父母圆梦;是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而不是要父母替孩子生活。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有做决定的权力;爱的最终目标,不是要成为孩子生活的中心,而是要从孩子生命的重心中逐渐抽离出来,让孩子去走自己的路。这样的爱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心灵成长,同样也能促进父母的心灵成长。但遗憾的是,需要真爱的孩子,往往得到的却是恶。很多“恶性自恋”的父母,他们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一味压制孩子,使孩子无法形成完整的自我界限和独立的人格。
不管父母口口声声说自己多么爱孩子,只要他们不接受孩子的独立性,压制孩子的思想和情感,这都不是爱,而是恶。
【消化总结】
每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爱的最終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敢于追求梦想,让孩子充分体验人生,而不是控制孩子的思想和情感。
【关联过往经验】
虽然我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也难免有时候不注意,把满满的母爱变成“恶”。每天早晨,我都会用心给孩子做早餐。昨天早上,我用空气炸锅烤了四个地瓜,西红柿炒鸡蛋、牛奶、面包。老母亲的心,就是想让孩子多吃几口。结果他刚吃几口就说:“妈妈我吃饱了。”我心想:这才吃了几口呀就说吃饱了,肯定没饱。于是,我就拿起一个地瓜,剥好了皮,举到他的眼前对他说:“那就吃两口吧,吃地瓜对身体可好了。一开始他摇摇头,后来看我快生气了,就吃了一小口,可说什么都不想再吃第二口了。然后他说:“妈妈,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的感觉饱还是没饱?”是啊,这句话突然把我点醒了,我确实不是他,无法真的感同深受,他虽然人不大,但有选择继续吃还是不吃以及吃什么的权利。
我觉察到,那一刻,我在用爱的行为和语言给孩子传递了“恶”,我想让他听我的,我的控制欲太强了。
【设定目标计划】
目标:给孩子真正的爱
行动:
1.询问孩子她眼中给你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2.针对这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重新调整自己的行为。
定期与孩子互动,让孩子评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