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对书评区很失望,本来是想从评论区获取一些启发,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想法,结果大部分书友都是在复述他们从本书中知道了些什么,要么就是如何运用书中知识去套路他人,或者防止自己被骗。他们全是在想着怎么把这些知识用在别人身上,而不是如何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在自己身上,帮助自己更好的学习,促进自己更好的成长。
虽然复述有利于巩固理解与记忆,加深印象,但这不过是在重复作者的整个精神过程而已。你必须得有自己的启发,必须得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必须从作者的思路中产生自己的思路,这样你才能摆脱作者的思路,从而超越作者,这样读书效果才会好。
所以说,读书真正关键的问题:不是你知道了些什么,而是你应用了些什么。你将书中多少些知识应用到了生活,服务于了现实,解决了哪些问题。知识来源于生活,必须回到生活中,才能实现它自身的价值。

如何对自己施加影响力?
1.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目标,并罗列出详细计划,最好计划到日,越具体越好,然后把它写出来。
书面的计划有利于督促自己 执行。没有书面的计划,人往往会越来越没自制力,重要的任务一拖再拖,等到夜幕降临,又会满怀愧疚,埋怨自己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天宝贵的时间。
2.每次执行一项计划前,先脑子里默默告诉自己现在要干什么,今天要完成哪些任务,然后深呼吸,正式开始工作。
这里利用了承诺和一致性原理。书面的承诺可增加计划的执行。人具有承诺和一致性的倾向,一旦做出某个决定或承诺,就会努力去实现它。
人害怕言行不一致,因为这会造成认知失调,令自己对自己产生怀疑;其次,社会也不欢迎言行不一致的人。所以人会迫于内在与外在的压力,尽力使自己言行保持一致。
当然,承诺和一致性原理还形成了禀赋效应:人一旦做出某个选择,就会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或者说,人一旦拥有了某物,就会觉得这件东西的价值远比自己拥有它之前更高。
3.制作时间进度表,并给每项计划设置一个截止时间,然后记录计划完成情况;其次在工作区域摆放一个时钟,让自己时刻能看到时间的流动。
这里利用了稀缺性原理。人在知道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会自动提高工作效率,以便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
其次,时间进度表和映入眼帘的时间会给人造成一种紧迫感,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快学习、工作的脚步。
比方,当你看到未完成的计划还有很多,而每天的时间又有限时,你会生出一种时间紧迫感,不敢再浪费丝毫时间,于是开始拼命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就像上班的时候,你每天会觉得个人业余时间不够用,于是下班会安排好自己空闲时间,拼命学习各种技能,每天抽一点时间阅读等等。
当然,这里还激发了人的损失厌恶倾向。对失去某件东西的恐惧,比得到这件东西的喜悦,更能激发人的行动。由于害怕计划不能完成,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恐惧,你会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4.选择一个适合工作学习的地方,比方去图书馆,或自习室。
这里利用了社会认同原理和联盟原理。95%的人都爱模仿别人,而且最容易效仿那些跟自己类似的人。
其次,人会根据别人的行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且特别容易模仿跟自己是一个圈子,或群体的人的行为。
图书馆都是看书的人,这种环境一方面会让你产生一种身份认同感,因为你也是来图书馆学习的,‘你们’是一类人;另一方面,你会产生从众心理,模仿大多数人的行为,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说,学习的氛围、环境真的很重要!
5.每完成一项计划,或连续学习40-60分钟就停下来休息片刻,并奖励自己一颗糖,一块巧克力,或说一句鼓励自己的话——类似我真棒。
这里运用了喜好原理和互惠原理。长时间的学习会导致大脑工作效率下降,而片刻休息能起到恢复大脑效率的作用。
其次,片刻的休息和奖励相当于对自己的恩惠,你会潜意识作出回应,比方下一刻会更努力学习。
另一方面,糖、巧克力和自我鼓励能引发一种自我愉悦感,个人心情会好很多,潜意识中你会把对糖、巧克力或自我鼓励的好感关联到学习(或工作)上,认为学习也是‘甜’的,慢慢你就会喜欢上学习。
犹太母亲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会偷偷在书本上摸蜂蜜,小孩子天性喜欢吃甜的,由于书上的蜂蜜,会让他们认为读书也是甜的......

6.给自己找一个榜样,并用他来激励自己。可以用他的照片,或他说过的一些名言警句,将它置于平时最显而易见的地方。比方电脑背景,手机背景,书桌背景.....
例如,个人喜欢巴菲特,对他印象最深的几句话:
-
1.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
2.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
3.很多智商高的人是不好的投资者,因为他们的性格有缺陷。我认为好的性格比大脑更重要,你必须严格控制那些非理性的情绪,你需要冷静、自律,亏损和不幸轻而易举,同样不能被狂喜冲昏了头脑。
这里运用了权威原理和喜好原理。榜样同样是一种权威,特别当榜样还是某一方面的大佬时,加上喜好原理,你会跟随大佬的脚步,非常顺从他们提出的建议,以及你会有意去模仿他们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