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街,位于大房子附近,与梨树街平行。这是条不足百米的小街,沿街的房屋不甚整齐,逢到雨天整条街泥泞不堪。街两头各有一株老槐树,西头的老槐树下是简陋的公厕,以及围绕公厕堆放的垃圾堆,那里苍蝇成群,蚊子滋生,又脏又臭,行人通常要掩鼻而过。据说魔术师曾住在这条街,闲暇时常常为街坊们免费表演。“他,一点儿架子也没有,”一位古稀老人回忆道:“茶余饭后也搬张小板凳,和我们聊天,他老婆还养了不少鸡和鸽子,以及一些小兔子,甚至有两年还养过臭气熏天的猪。”显然许多人都接受过他的恩惠,吃过他老婆养的兔子,以至于选择忘记这些动物的排泄物将整条街带来的臭味儿。原本,魔术师的老婆曾是魔术师最为得利的助手,见证了魔术师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的历史时刻,一次下乡演出摔断了腿,她才遗憾地离开舞台,乃至骤然衰老,红颜不再,只能心怀嫉妒地望向舞台,望向更加年轻的魔术师助手,回味美好时光,想象着魔术师和她们之间可能发生的绯闻。可以说,住在这条街上的,除了魔术师剩下的都是普通人,他们的职业无外乎属于以下几种:搬运工,厨子,水暖工和司机,以及服务员,正如斯人所云,我们皆为芸芸众生而已。当然其中也有军人(看守监狱的武警)。我们还能依稀记住那位现役武警假期期间站在家门口和几位前来探望的同学聊天,他在谈论武警生活,以及拆卸枪械所用的时间。“从拆到组合起来,我最快用时45秒,我们班长用时29秒。”于是,此言论一经扩散,他几乎成为自魔术师以降本条街区的知名度最高的人士。半年后,传来消息,因为一次到山上扑灭山火时表现勇敢,他荣获了二等功。退伍后他回到萧镇,开了两年出租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体验百味人生。再后来,听说他和新婚妻子去了新镇,做起过境带货的生意,还在新镇买了套商品房。再再后来,消逝于人海中的他成为我们逐渐淡去的记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萧镇本地人陆陆续续搬离该街区,大量外地租户涌入,一时间更为脏乱差,于是一些当地人又将该街区称为邋遢街。2000年前后,魔术师街发生过一次火灾,火势之大令人咋舌,半条街夷为平地,火灾的源头是电褥子,肇事者葬身于火海。2005年夏季该区域进行了平房改造工程,现为梨树小区。如今我们再谈论魔术师街就剩下消逝在空气里的一堆被逐渐遗忘的似是而非的传奇故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