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读书笔记中,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内容呈现顺序上进行了一些调整。笔记内容主要源于书中,并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文中对此并无标注),部分文本直接摘抄自书中。
1 什么是认同
1.1 身边的现象
我们身上的某些特质和身边的人非常相像,这是通过认同/模仿而获得。
举例:
a.与自小家庭养育良好的患者交流之所以洋溢着良好气氛,是因为他已内化了其父母的宽宏大量,并渗透到治疗情境中。
b.治疗师在治疗中感到不快,移情的基调使治疗师隐约感到被贬低。也许是因为患者过多地询问有关治疗师的受教育背景,因此使得治疗师猜测患者与某位怀疑论者或不易信任他人的人认同。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模仿/认同?又是如何进行的模仿?
1.2 认同的发展过程
1.2.1 Freud理论中的认同概念
Freud认为,认同分为两种。一种是“情感依附”,是儿童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中,因为喜欢养育者而去模仿对方的行为或特质,认知过程类似于“我想像我妈妈那样,她很可爱。”
而另一种“攻击者认同”就不那么愉快了。攻击者认同通常发生在不愉快或创伤性的环境中,并且是自发形成而非主动效仿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幻想自己是施暴者,甚至在类似情境中无意识地模仿施暴行为,来获得控制感,避免弱小、无助的毁灭性感觉。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主动的(也很难想象一个孩子会主动学习那些令他遭受痛苦的特质和行为),而是潜意识为了防御痛苦而自发形成的。攻击者认同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对自己父母施加在自己身上的一些行为深恶痛绝(比方说打孩子),但当他们成为父母后,却总是忍不住以同样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
Freud的理论更重视第二种认同,因为这种认同涉及了更多的潜意识过程,更容易引发问题,并且和通常的理性行为相差很大。
1.2.2 认同的理论发展
Freud对于俄狄浦斯期的冲突性认同解释在20世纪中叶的一段时期非常流行,这也导致很多学者去寻找和证实非冲突性认同的存在。Sears等人(Sears, Rau, & Alpert, 1965)通过实验,提出了一种自动性和情绪型的认同,其概念与F的情感依附非常类似。
“模型法”&合并
Sears等人观察到,年幼的儿童会亦步亦趋地模仿其父母,在说话的语调和姿势上甚至与其父母中的一位惊人相似。即使在年龄稍长的人(如大学生)身上,也能发现某人与其非常敬重/喜爱的人的完全效仿(Wholesale incopration,又称合并)。完全效仿不仅限于行为方式、特质,甚至会细微至吃相睡姿、穿衣口音等,仿佛成为其偶像的再版。
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则是会主观性选择客体身上的某些特征来进行认同。
“正常的”认同过程
1968年,Roy Schafer描述了孩子从对看护者的全盘同化(Jacobson, 1993),到经过一些阶段,具备越来越多的鉴别力及思考力,并直到最后形成一个完备的认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客体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他人,使孩子感觉到可以任意选择其不同的品质。两岁大的孩子只是围着母亲转,但这些孩子到了俄狄浦斯期,会认真地思索父/母身上哪些品质值得仿效。
可以看到,这个过程与精神分析各流派所揭示的儿童人格发展阶段高度一致。根据Clein的理论,两岁大(肛欲期/分离-个体化阶段/分裂-偏执相位)的儿童无法整合好坏客体,所以也当然缺乏选择性认同的能力,而到了3-6岁(俄狄浦斯期/抑郁相位),儿童逐渐认识到好妈妈和坏妈妈原来是同一个人,客体是一个好坏共存的、复杂的形象时,才拥有选择性地效仿父/母身上品质的能力。能意识到客体身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并能(至少主观地)区分出哪些是“优点”、哪些是“缺点”的能力是选择性效仿出现的前提。
内射、内化与认同
“内射”这一术语大多与外投(投射)相对,所以会表达一种较早期的、并非主动的认同过程。而“内化”则包含更多成熟的认同过程。
对孩子成长十分重要的人物的内化形象成为内射者。由于内化的过程是从不假思索的模仿逐渐发展成对他人某些人格特征的主动效仿,因此内化的过程含有较少的内射性成分,而更多的是深思熟虑的认同。
- 如果一个人最早期的认同内容是适应不良的,那么未来的治疗中将遇到很大的困难。因为这种适应不良的认同是非语言的(意味着在治疗中这种认同难以被患者用语言描述和命名)和自发的(意味着这种认同是无意识的,难以被患者发现和察觉)。
内化的客体与现实人物的关系
早期研究的理论总是关注孩子成长的动态过程,而假设父母的状态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近代也有很多研究和理论强调养育者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
婴儿努力获取母亲的个性特点,而母亲试图调整自己去适应婴儿,最终婴儿将变化了的母亲逐渐内化,如此循环往复。
因此,很多人长大后发现,自己儿时眼中的父亲/母亲形象和成年后看到的父亲/母亲是不同的。
某些生活事件也会影响到认同的客体形象。如书中的“冰箱人”母亲事例,这位男性来访者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里,他的母亲罹患了严重的传染病,因而被隔离,而来访者的其他亲属对他很少关心。他内化的养育者(母亲)形象是缺乏关爱的、拒人千里之外的“冰箱人”,与他现实中的母亲完全不同。
这个例子对于某些收养儿童的成长困境颇有启发。有些儿童虽然可能很早就进入了收养家庭,并受到很好的照料和关爱,但长大后依然表现得疏离、冷漠,养育者可能感到很困惑,找不到这种表现的合理原因,甚至将这种现象理解为“不是亲生的养不熟”,或者“小孩天生的基因不好”。事实上,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婴儿将进入收养家庭前的那段时间中所受到的忽视作为一种冷漠的养育者形象进行了内化。
另外,在这个例子中,患者对母亲形象的描述是片面、笼统的,而患者本人的关系模式也如同他认同的养育者一样,冷若冰霜、拒人千里之外。这表明患者对母亲形象的认同是“合并”的、完全模仿的,而并没有进入俄狄浦斯期的、有选择性的认同。
一般来说,边缘人格及精神病性患者通常用笼统的方式描述其他人,要么好得无以复加,要么坏得一无是处。而神经症及健康人群对他人的描述则是多方面的、适当的(Bretherton, 1998)。
2 认同的意义
2.1 移情与认同
他人的感受提示的认同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时会明显感觉到对方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可能误会了某些词汇的意思(比如有人会将“黑”某人理解为朋友间的调侃,而有些人则将其理解成是攻击),或者是在像微信、qq之类的纯文字沟通中,由于缺乏信息而理解错了我们的感情基调。
我曾经在一个qq群里和人聊天,聊了没两句,我用了一个笑的表情(不是微笑,而是露齿大笑),之后我明显感到对方的文字表达变得冷淡、强硬,并且开始说话带刺,用轻蔑和贬低的语言进行对答。仔细看了一下自己的表达,我感觉应该没有什么会被误解的地方,于是我试探性地问对方对于“笑”的表情的理解。对方告诉我,她认为那是嘲笑、轻蔑的意思。于是我立刻进行澄清,告诉她我使用表情为了表示善意,因为纯文字沟通非言语信息,我希望通过使用“笑”来使气氛变得轻松、亲近。这个解释一度化解了对方的敌意,甚至获得了一些尊重和赞赏,但在后续的交流中,类似情况一再发生,我发现这位网友非常容易误解我的意思,并且即使我解释了我的真实意思,她也不会做出任何调整(比如,只要我打任意带笑容的表情,对方都会立刻误解并顶回来,我必须对此表情再次做出解释才行)。最终,在经过了十几分钟的交流后,我找到借口结束了对话。
别人对我们的投射和移情有时会提示出他们的认同。而在缺乏信息的情境下,投射和移情就更加容易发生。有时我们会明显地感觉到:对方虽然在和我们说话,但他/她实际上是把我们当成了某个别的什么人。在上面的例子中,很明显,那位网友的生命中应该就存在着一位刻薄的、善于使用蔑视和敌意作为武器的客体,所以她才那么容易有被蔑视的感觉:她把我当成了那个客体。
我们的感受提示的认同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交往中我们自己的感受和移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对方的认同情况。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发现对方态度的转变,并感到了对方传达来的贬低和敌意。这令我相当惊讶,因为它对我来说是莫名其妙的、无厘头的。这也提示我,对方可能也经历过相同的对待、具有相同的感受,即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的情况下被贬低。进一步来说,如果这种经历发生在早期,作为一个孩子,可能还会有委屈、无助、自责等感受。如果此人是我的来访者,那么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2.2 评估认同的临床意义
Nancy在书中提到了评估认同对于治疗的几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简单做一下记录吧。
1. 提示治疗师如何开始与患者建立关系
对于治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患者将内化的病理性客体投射到治疗师身上时,治疗师要给出不同于病理性客体的对待,帮助患者将二者区分开来,进而认识到他的生活中并非充满着这种“奇葩”(病理性客体),并对生活中的关系进行反思。
2.提示治疗师注意将在治疗中出现的主要的移情
对于一些非常早期的、根深蒂固的认同,治疗师很难避免来访者将自己与客体混淆,所以认识到治疗中将会出现的移情很重要;而从另一个角度,因为精神分析治疗中,患者需要将自己早期的客体投射在治疗师身上,然后学会用与童年不同的方式与之相处,所以如果治疗师使患者完全无法将内化了的病理性客体投射在自己身上,对于治疗也是不好的。
3.理解患者内心的所有角色及每一角色对患者所具有的含义,对制定帮助患者的策略很关键
要搞清楚“症状”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否则处理总是隔靴搔痒、难以奏效。同样,如果常规处理都受挫,就要去仔细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信息是没有注意到的,也许那个才是关键点。
4.对他人及自身存在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识别是个体心理成熟及和谐的中心环节
在有效的长程治疗中,治疗师需要帮助患者调整其“全或无”的绝对化想像,使患者意识到他所憎恨的客体所具有的可爱的一面,体会爱和恨的共存。这甚至可以运用于早年曾遭权威人物残酷对待的人群。
3 反向认同
反向认同是一种充满了力量、不与施虐者拖鞋的认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患者通过反向认同,最终成长为与不良父母或看护者截然不同的人。
但反向认同也可能带来问题,因为它倾向于矫枉过正、无一丝回旋余地。严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患者的状态在他所憎恨的反向陷入极端,并且这种反向认同本身就是针对于病理性客体的“积极的方向”(只是走得太过了),所以治疗师也很与患者进行对质(对质则可能陷入患者对其病理性客体的反抗中)。
方大夫(方新)的做法是同时共情来访者矛盾的两方面,一方面要能够共情到来访者对于病理性客体的深恶痛绝,以至于其难以接受像对方那样行事(甚至哪怕仅仅有一点点像,也有可能让患者因此而厌恶自己);而另一方面也要共情到,来访者的矫枉过正的行事,确实给他/她带来了一些非适应性的麻烦,导致他/她来求助。这种方法适用于来访者陷入矛盾状态时,并且可以避免仅仅从一个角度进行面质而陷入僵局。
Nancy认为,有时可以利用反向认同帮助一个人朝所希望的方向变化。
抵消适应不良性行为最有效的方法是,治疗师直接指出患者适应不良性行为是他/她对与其相悖的早年客体的认同。我说治疗的一位女患者,认为其父亲浮夸、喜怒无常、控制欲强的为人方式令人难以承受,所以处处表现与父亲相悖。她小心谨慎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自由,确保自己的想法不致妨碍她的朋友。她来寻求帮助时,主要的症状是无法很好地管理钱财。她尤其无法拒绝她的伴侣大把花钱,甚至超过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她将这归因于一贯的顺从,也就是对爱控制的父亲的反向认同。然而,我们俩认识到他在金钱方面十分隐晦地继承了其父亲的行为(因为她父亲一直通过挥霍金钱来显示自己的能耐),这一发现,才使患者能够下决心痛改前非。
4 民族的、宗教的、种族的、文化及亚文化的认同。
本部分列举了一些不同文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并以治疗师经常遇到的事件——患者赠送礼物一事为例进行了分析,强调:“当来自不同背景的患者与治疗师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误解时,治疗师不要照本宣科地理解事态的含义,而是应该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经历 、期望及信念。”
如果治疗师对患者所归属的民族、人种或文化背景的心理特点不太熟悉,找不到适当的话题,就应该直接向患者讨教他们的价值观以及患者所在群体的普遍信念。这一询问,不仅强调:心理治疗中没有谈话的禁忌(与大多数社交场合的情况相反,在社交场合中,人与人之间具有显而易见的人种、种族及性取向差异,只是极少谈论而已),而且,从我个人的经验看,患者会欣然告知,他们喜欢看到治疗师对自己的文化表现出真诚的好奇心。事实上,教给自己的治疗师一些东西可以平衡患者低人一等的感觉:治疗师是专家,而自己一无所知。
最后,作者对“贫穷、卑微、原理主流温暖或在一些重要方面与众不同的人不很适合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的观点进行了驳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