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到2000年3月,我们完全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这段短命的网络热潮的背景就是一个溃败无序的世界。旧经济无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如果想要未来更好,就一定要找到处处行得通的方法。间接证据显示,互联网新经济是唯一可以前进的道路。2000年3月,我刚完成一轮重要的融资,网络泡沫就破灭了。
遭受硅谷劫难的企业家学到4点经验,直到今天依然被信奉:
1、循序渐进。不能沉溺在宏大的愿景中,小幅地循序渐进成长是安全前进的唯一道路;
2、保持精简和灵活性。事先规划死板又不现实,你应该做些尝试,反复实践,把创业当成未知的实验;
3、在改进中竞争。不要贸然创造新市场,在已有的客户群上拓展;
4、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如果你的产品需要广告或营销人员,就说明你的产品还不够好。
虽然大家普遍信奉这4条,但我认为它们的对立面可能更正确:
1、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
彼得·蒂尔认为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如果你能够突然给出一个颠覆性的东西,这个会胜过平庸保守。你比如说汽车这玩意,谷歌上来一研究,研究的就是无人驾驶汽车。他们没有在改善人的驾驶能力上再去下功夫,没有说把这个安全性怎么做得更好,没有。就不要人开了,这才叫颠覆性的创造。特斯拉上来,他没有说做油电混合,像丰田那样循序渐进地改。没有油了,压根就没油,我就直接就没有了,这个叫作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
2、坏计划也好过没有计划;
就算你的计划是坏的,就算这个计划后来会被改变,这是可以的。但是你至少得有个计划,没有计划就会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所以一定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三年的、两年的、一年的都要有。
3、竞争性市场很难赚到钱;
彼得·蒂尔在这本书里边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告诉你,最好不要去参与竞争。你要想办法做一个垄断的企业,跟别人不竞争,这才行,所以这个理念很有意思。
4、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再好的产品也一定要想办法通过营销的手段让更多的人知道。比如说彼得·蒂尔他们在一开始做PayPal的时候,那就是只要你把PayPal的这个账号分享给你的一个朋友,这个PayPal就送给他十美元。十美元很多钱啊,就是只要注册一个客户就给他十美元,他用十美元一个的价格买到了初期的这几千个客户。有这几千个客户以后,才会慢慢地增长增长增长。他为这个事,推广费花了一百多万美元,这才是初期会员的到来。所以如果你不下功夫推广的话,你根本就做不出最初需要的那个基数来,那后边的几何级数也就更别提了。
所以在这四点之上呢,我们来看看彼得·蒂尔的一句名言,他说你一定要记住,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是抵制潮流,有什么潮流我都说抵制,这叫作不成熟。这叫作这个人就是个愤青,他就老喜欢跟别人不一样。真正的反潮流,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要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就当别人都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你可以附和他也可以反对他。但请你一定要在自己思考过之后,你要自己有判断,有原因,然后你来做出这样的结论。这就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的人,这才叫作反潮流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