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Spenser的第501篇文章
最近有种说法很流行:大家都越来越不爱看朋友圈了。
有很多理由:大家越来越爱在朋友圈包装自己的完美人设,或者刷着刷着就能碰到乱七八糟的微商,总之那种假装感和目的性,让我们太累了。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前段时间我也写了一些关于逃离朋友圈的文字。
但也是在前几个月,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做的那个微信8周年演讲,特别有提到“大家不再爱刷朋友圈”这个事,他说,“这是一个假象。大家往往把自己周围人的情况,当作全世界的人的样子。”
但事实上呢?
他透露了一个数据:微信从发布到现在,每天刷朋友圈的人数其实一直在增长,到现在每天有7.5亿人会刷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所以每天的总量是100亿次。
不知道你们什么感觉,我看了之后还是很惊讶的:周围圈子的观点,让我们只能看到假象,让我误以为自己信奉的观点,就是全世界的观点。
1
大多数人的意见,往往都是错的
每个人的社交圈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会误以为身边圈子里的所有人,就是世界的大多数人,谣言能传播,很大部分就是因为这个。
就像,如果有不止一个你崇拜的圈内大佬,转发了同一条信息,你就有很大概率会直接相信,也不去仔细求证。
如果在一个小圈子里,有人发了一个以假乱真的消息,还说服了另外一些人,那么慢慢地,这个圈子的大部分人都会相信这个事,而一旦身边的所有人观点都趋同了,那些本来还能“坚持自我”的人也会渐渐招架不住。
人一旦成为了大多数,就特别容易盲目相信,从而盲目犯错。
很久之前,巴黎的一个小城发现了一具男孩儿尸体,然后大家就开始了指认,当天就有一个走丢了孩子的当地母亲,承认了这个孩子是她儿子。
后来这个母亲找来了她儿子的亲戚、老师、同学来一同指认,大家都确认无误,有个同学还言之凿凿地声称自己是通过尸体上戴的徽章认出来的。
可是,他们都弄错了。
6周后,尸体的身份得到确认:这个孩子是波尔多人,在遇害后才被运到的巴黎,两个地方跨了600里,死去的孩子跟那个巴黎母亲八竿子打不着。
看上去有点可笑,但让我们梳理一下,这场闹剧是怎么发生的:
首先,一个母亲指认出了自己的孩子,这是很具有说服力的;
其次,这个母亲并不是骗子,她的亲戚朋友自然相信她不会认错自己孩子;
从而,在盲目传递假消息的过程中,累积出了一份群体信任背书,引导更多人相信,同时也让这个母亲本人继续深信不疑。
看上去好像源头是这个母亲,但是,你能怪这个母亲么?她只是一个焦急地想要找到自己孩子的妈妈。
所以,我们得从其他地方找问题,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被公认或广泛传播的观点一定是经得起推敲的,但大多数时候,群体并不叠加智慧,叠加出来的,都是愚蠢。
2
愚蠢的根源,是信任的盲目叠加
其实差不多的事,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但和那个母亲一样,很多人没意识到,我们的一句话可以有多大的份量。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如果你浏览网站的时候,突然跳出来一个广告小窗口,你会仔细看么?
不会的,
大概率你会“习惯性地”直接关掉。
在你看视频的时候,视频开头有一长段的广告,你会认真看么?
不会的,
大概率你会“习惯性地"点一下静音然后切掉页面。
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信任这些莫名其妙跳到我们眼前的东西,看多了垃圾信息的人,很自然会建立一张屏蔽网,自动无视各路广告。
这些广告,可能对我们有价值,可能符合推荐算法,甚至可能是广告商费心费力精准推送的,但大多时候过滤这些广告的成本,我们不想承担、懒得去推敲。
那么,什么信息,比较容易通过我们的屏蔽网呢?
好朋友发的信息。
同样的一个产品,比如一个公众号,如果我朋友单独分享给我,我会关注;
如果在地铁上,哪怕一个人把二维码送到我面前让我扫,扫完还送小礼物,我也不会看一眼。
朋友之间发的信息,都附带了一份朋友的信任背书。
朋友给你推了一个商品链接,你发现确实需要,又比商店里的正价商品便宜了几块钱,就下单了。
你下单,是因为它便宜了几块钱么?不是的,是因为你们已经认识十年了,是因为你们一起上过学,一起泡过妞,一起聊过人生。
我们之所以愿意认真对待朋友发过来的链接,而不是像看到广告那样“习惯性地”关掉,因为我们是朋友。
这份信任,是每个人的社交关系所独有的,价值无量。
但如果,你的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你看了觉得很厉害,果断转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但没几天却发现这是一条谣言,你会怎么想?
这就是在欺骗我的感情。
所以,信任很容易让人智商下线,信任也是最难建立的。
很多人,坚持不懈地透支着别人的信任,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人设已经摇摇欲坠。
不幸的是,这些人不在少数。
谣言,应该止于智者。
3
不要听大多数人的话
如果我们把视角拉得再远一些,从我们的周围转到世界上的大多数,我们该听他们的话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没有想过,大多数人是什么人?
媒体人沈帅波说,在中国,再众所周知的事情,都起码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而大多数时候,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
举个例子,考你一个问题,你知道“罗振宇”这个人是谁么?
你可能觉得我脑子有问题,这么有名的人我们谁不知道,我手机里还有他家的APP呢。
但这只是看到这篇文章的童鞋知道得多,但是,得到APP用户一共就2600万,认识罗振宇的,可能也就1个亿,而中国有14亿人口,平均每十多个人,最多也就一两个认识他。
同样,放到全国,知道华为手机的不一定知道任正非,知道清华北大的不一定知道复旦交大,甚至知道深圳的不一定知道深圳属于广东,我们的每一个观点或者是知识,甚至是我们认为的常识,可能都有很多人不知道。
所以,我们要看到大多数的样子,但不能听大多数人的话。
变成社会上的大多数,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股民的理解一定很深,那些跟着所谓“专家”炒股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差不多都赔得连裤子都没了的,另外一种是即将变成第一种的。
我们每个人,在听取别人观点的时候,必须要警醒:是否保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是否陷入了这种大多数。
社会地位不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是一种蒙蔽,但也酝酿了更大的可能性。
所以,逃离大多数,是我们永恒的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