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685371/7dd7cfd75f0f6518.jpg)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家人之间,处理方式不同,为了和睦违心同意。
与朋友共事,对方行为挑战你的底线,却假装不知。
由于这些回忆反复出现,心情变得很糟,生活陷入无序,自己也倍感无力。
其实,这些情绪表现的背后,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
作者在《你为什么不道歉》书中写道:有时候,我们就是无法放下愤怒感。这倒不是因为我们喜欢自我折磨,这种负面感受早已像枯藤一样把我们牢牢束缚。更重要的是,尽管我们毫无意识,但时常回味痛苦。
通过研究发现,无法放下愤怒有3个原因:
01.回忆对方的伤害,是一种变相的报复方式
当我们经历伤痛,开始重新生活时,表面是对伤害者的原谅或对“那件事”的放下。其实内心是把“那件事”当做隐藏的对手,用现在好的生活对“那件事”做胜利的告白。
比如,当别人对你的生活囧态表示蔑视,你表面不争,内心波澜,用加倍的努力,改变过往的囧态。其实,对方的伤害,“在你心中”一直是努力拼搏的动力。
可见,回忆伤害虽然痛苦,但在某些方面,也能给生活注入拼搏的动力。
02.保持对犯错者的愤怒,是与重要人之间关系的保护
比如,邻居大妈在病重期间,对儿媳照顾时不耐烦的行为有些不爽,儿子的消极被动让她感到生气,由于封建思想的存在,大妈心理上更多的是对儿媳的愤怒,因为,只有对儿媳的愤怒才可减轻儿子不孝的责任,这就形成很难忘记儿媳行为的负面感受。
所以,保持对犯错者的愤怒而不想放下,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愿放下,它是一种可以和伤害我们的人保持精神联系的一种方式。
因此,学会放下愤怒,才是解放自己的方式。
03.沉迷于愤怒的内心对话,可以把幻想寄托希望
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是希望犯错者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比如,卡特里娜已结婚15年,丈夫坚持把家从芝加哥搬到洛杉矶。卡特里娜虽不情愿,但也无奈同意,搬家8个月后,丈夫提出离婚,离婚补偿远远低于卡特里娜应得的数目。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他们10岁的女儿开始喜欢前夫的新女友,并愿意留在他们豪华大屋与小狗玩耍。
现在,卡特里娜每次一想到前夫,想到他和新欢的幸福模样,想女儿和他们在一起,内心的怒火就会喷出。
卡特里娜沉浸在这些悲惨想象中无法自拔,她幻想在法庭上,前夫会被迫面对自己的伤害、欺骗而认错,锒铛入狱,名誉扫地。
然而,这些不切实际的幻觉却牢牢把她束缚,愈想摆脱却让自己陷得越来越深。 经过心理治疗后,卡特里娜虽然没能原谅前夫,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喜欢欺骗和轻视他人的人在内心深处也不会幸福。
把不切实际的幻想,寄托于内心的希望是错误的,只有放下愤怒,直面现实,生活才能幸福。
总之,在生活中,如果发生矛盾,形成愤努的情绪,只要转变愤怒的思维,有效地化解或封存愤怒,避免回忆、纠结、幻想这些不愉快,就会开启人生新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