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每个城市都在膨胀,每一座城都有个新城和老城。
新城的楼房设计合理,采光布局更宜居。
新城的马路平整宽阔,角角落落打扫得及时又彻底。
新城的各种健身器材、超市、学校、公园、医院等各种配套设施更完备。
可总感觉新城缺点什么。
新城的清晨,偶尔某个路口有一两个偷着卖早点的,不放喇叭,不敢吆喝,行人匆匆买上早餐,又匆匆离去,没有交流,只有微信打款提示音。宽阔的马路上,行人来去匆匆,从早到晚,车辆始终排着长龙,整齐有序。
新城中的每个人都在赶时间。
老城就不一样了,老城的街道狭窄昏暗,老城的房子低矮生锈,可是,老城有一种烟火气的热闹。它的烟火气集中体现在早市上。
在某个生活区的街角或某条窄窄的巷子里,必有一个熙熙攘攘的早市。
如果是雨季,坑洼不平的路上总有几个泥水坑,街角的犄角旮旯里,经常会看到倒掉的烂菜叶子。各种小摊贩见缝插针地在这个狭窄空间里布局开来。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品头论足声,混杂着各种早餐铺子发出的鲜香甜辣味,开启了城市喧闹的一天。
面剂子在翻滚的热油中打个滚,迅速膨胀拉长,瞬间变成一根根香酥饱满的金黄大油条;
烧饼铺前的箩筐里摞起了烙得两面金黄的圆火烧;
包子摊则永远蒸腾着热气,白花花的小笼包,胖乎乎的大肉包,咬一口满嘴流油。
老城的每个早餐摊子都支起几个小方桌,摆着一排马扎子,来吃早餐的人多数不打包,而是找个角落坐下来,要一碗豆腐脑,两个火烧,或者两根油条,一碗豆浆,稀里呼噜吃上一身汗,抹抹嘴满足地离去。
摆摊卖菜的多数是上了岁数的老头老太太,有的面前摆着几捆顶着湿泥的韭菜外加两个长歪的南瓜;
有的提了一篮子带着露珠的油菜;
还有拿着三五捆用小细绳捆着的小香菜来卖的,一块钱一捆……
卖衣帽袜子手套的多是常年和城管打游击的小商贩,卖的东西质量不高,可价钱是真便宜,态度是真热情。
在小市上转几圈,淘买些看着顺眼的果蔬、用品,用不多的钱就买到了新鲜和快乐,无限惬意。
原来新城缺的就是这人间烟火气。我喜欢这烟火气!
新城和老城仿佛是两个平行世界。新城是一个城市的物质引擎,它的指向是未来;老城则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后花园,它在沉淀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