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ney J Blatt和Kenneth N Levy在《依恋理论、精神分析、人格发展和心理病理学》一文中,分析了心理学理论当中普遍存在的两极性特征——分离与融合。
简单的说,就是人的心理发展,需要一方面努力成为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要努力的与周围的人事物相融合。我在《孔颜乐道》一书也遵循了这个过程,其中第四、五、六章“自诚、自主、自新”是强调自我实现,而第七章“礼乐”是讨论集体无意识,第八章“推己及人”探讨的是群体融合,第九章是“天人合一”探讨的是与自然的融合。
我觉得这种发展并非是一种线性发展,也不是双向发展,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发展。可以设想一个足够健康的人,就是一个高度个体化,同时也是一个与环境高度融合的人。现在我们强调个性的时候,就常常忘记与群体的融合;强调集体的时候,就常常忘记个体的自我。这是把分离与融合看作是一个矛盾,但健康的人恰恰是能够完成这个矛盾的对立统一。
我觉得用黑格尔的“正反合”辩证法来类比可能比较容易理解,通过反复的正题、反题、合题的发展历程,最终达至一个绝对健康的状态。但是这个绝对健康的状态,作为个体是不可能达到的境地,但是作为人类历史发展来说,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就像绝对精神一样,它既是本源,也是结果。
人的发展也存在其他的两极性。比如,机械性和灵活性的两极性发展。高度的灵活性必然伴随着高度的机械性,高度的机械性也必然需要高度的灵活性。拿运动员来举例子,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最开始的时候,他必然要对各个动作进行分解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然后他在赛场上才能实现高度的自由灵活。分解练习就是为了把所有的动作高度机械化和模式化,同时,他也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否则,在瞬息万变的赛场,机械动作再好的运动员也会被淘汰。
此外,我认为人的感性和理性也是遵循着这样的两极性发展。
这些两极性发展之间也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会不断地融合到正、反、合的螺旋式发展当中去。从个体来说,这构成了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从人类整体来说,这构成了人类精神的发展历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