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
告别脆弱思维 让未来坚不可摧

告别脆弱思维 让未来坚不可摧

作者: Super萱 | 来源:发表于2017-10-16 15:52 被阅读0次

截止到今天,我还在和出差的时差作斗争。出差的日子也会六点爬起来看书,哪怕房间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离开被窝就好像会被冻住一样。后来才知道手机闹钟的六点其实相当于新疆时间的凌晨四点,除了佩服我自己之外,也没什么好说的。

决定要看《反脆弱》,是我本月做的最艰难的决定,哪怕是在看书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和“要不要继续看下去”的想法做斗争,因为这本书真的有毒!难啃不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居然还有催眠的功能。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居然在斗争和纠结中看完了这本书。我又一次没有半路放弃,没有痛快的合上书换一本别的。当然,在这期间为了缓解这本书带给我的痛苦,我还穿插着进行了一本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看到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收录过的《泥人张》,了解了狗不理包子原来不是我一直理解的“连狗都不吃的包子”。这两本书一本像中药,一本像喝完中药必须要吃的蜜饯。良药苦口,有些知识必须要吸收,又想起Mr.Bear说看不进去也要硬着头皮看。中药再苦也要捏着鼻子喝,好在有蜜饯安慰我,这些被《反脆弱》狂虐的日子,过得也不算太辛苦。


【神一样的作者】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畅销书《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作者,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者之一。

并不想说别的,这本书中有大量的背景知识来自《黑天鹅》,然而《黑天鹅》需要再看一遍!


【思考定位】

整本书都在围绕“反脆弱”这个主题进行,囊括了人生的大小决定、政治、个人理财、经济体系和医疗系统多个领域。豆瓣有人评价说:开头写的是反脆弱,写着写着就开始反人类了……这也是我觉得它有毒的原因。

作者在书中说:你可以厌倦一本特定的书,但不要厌倦阅读的行为。现在看来,是给读者的一剂预防针!有一种绝望就是书上所有的字我都认识,但是并不了解作者在说些什么。这本书中大概有百分之四五十的内容都让我处在这种尴尬与绝望中,但这并不妨碍我从自己可以理解的部分提取有用的内容。

整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说一切事物都会从波动中获得收益或者遭受损失。当收益大于损失时,就是反脆弱;反之,就是脆弱。(没看懂对不对?没关系,我也不太懂!)


【Super萱的拆书时间】

在我看来所谓“反脆弱”,指的是我们到底会从发生在生活中的事物(偶然事件也算)中获得启示来推动人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还是会被这些事情冲击的一败涂地一蹶不振。书中举了一些例子来对比脆弱与反脆弱,作者希望读者通过阅读变得具有反脆弱性,变得坚不可摧。

接下来,我要开始拆书了……

#挫折怎样?#

生活中的怪现象:给我们带来最大利益的并不是那些曾试图帮助我们(比如提供建议)的人,而是那些曾伤害我们但最终未能如愿的人。那些令人伤痛的坏事对我们的触动会远远大于好事。就比如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对你做的99件好事也抵消不了她曾经对你做过的一件坏事带给你的冲击。可往往就因为这一件坏事,让你长了记性,让你再也不敢轻易的相信别人,让你学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保护自己不再遭受这样的伤害。而这种由坏事带来的影响对你产生的作用,就是反脆弱的表现。反之,如果你备受打击,对生活绝望并且破罐子破摔,这就是脆弱的表现。

书中把这种人们在受到过去时间的伤害后重新振作并超越自己的现象,叫做“创伤后成长”。从挫折中产生的强于常人的动力和意志力也被视为额外的能力。如果你看过《失恋三十三天》,你一定记得黄小仙在被闺蜜挖了墙角之后、在被客户提出的无理要求搞得焦头烂额之后所展现出来的新的能力:学会放下,学会往前看,学会拒绝。这些都是“创伤后成长”的经典展现。

书中说对挫折的过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多余能量成就了创新。比如前不久热播的《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为了拿到儿子的抚养权必须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面对HR时的真诚以及拿到职位之后的勤恳,这些都是她在当阔太太时候不具备的能力。包括之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因为会换位思考而月月销售量第一的成绩。这些都来自于挫折之后释放出来的能量,而恰恰是这种能量,推着她变成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生活处处有挫折,挫折处处是学问。

面对挫折,我们不仅要认识它,要打败它,还要拿走原本它拿来对付我们伤害我们的部分,缝缝补补后变成我们身上更结实的铠甲。反脆弱,就是把挫折变成铠甲,而不是变成墓志铭。

其实反脆弱教给我们的也只是应对问题的一个可选项而已。想要过知性的生活,就要淡化你所拥有的东西在你心中的地位,这样任何损失都不会给你带来伤痛,世界的波动性也不能给你带来负面影响。谁也不是圣人,我们也只是想借助这样的方法,让自己的生活能够稳定而已。

#错误如何?#

错误及其后果也是一种信息。

错误时时有,有时特别多。人人都犯错,可是面对错误的不同思维方式,会让错误发挥不同的效用。比如很多人选择在错误发生时找借口搪塞,或者在下一次即将犯错的时候选择侥幸。也有少部分人在犯错之后选择主动承担并且将错误传达出的信息处理整合,变成接下来前进路上的探照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的效果一定是不一样的,而反脆弱所代表的,是后者。

对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来说:错误带来的损伤应该小于收益。这样的例子生活中很多见,比如上班迟到这件事,脆弱性的人把迟到的原因归结于公交车没有及时到站、路上堵车、地铁根本就挤不进去等等,然后在下一次眼看要迟到的时候绞尽脑汁想新的借口来对付领导。久而久之,这类人会被单位同事贴上了“常有理”的标签,并且这种印象会蔓延到工作的其他方面,影响可想而知。这就是脆弱性在错误中展现出的损伤大于收益。而具有反脆弱性的人,会从迟到事件中获得如下信息:迟到会影响到一整天的工作节奏和工作状态(迟到一分钟,罚款两百元,你开心的起来吗?),今后出门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提前至少一刻钟,如果堵车就应该考虑用共享单车等。可能在以后的日子中,后者再也不会出现迟到的情况,偶尔出现的一两次,也会被用“人之常情”这样的词语来理解和原谅。这就是反脆弱在错误中展现的收益大于损伤。

#失败了呗!#

脆弱的失败者往往在犯错误后不内省、不探究、不觉得难堪、听不得批评,试图解释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用新的信息丰富自己,并开始新的历程。这些人往往视自己为“受害者”,受制于某个大阴谋、糟糕的老板或者恶劣的天气。

其实在上一个话题中已经提过了,当错误中展现的损伤大于收益的时候,结果是直接指向失败的。但哪怕是面对失败,反脆弱性也会帮助我们从失败的尝试中逐渐摸索出正确的方向。人人都知道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起初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而爱迪生却说,至少我知道了这一千多种材料是不适合的。最终,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试验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试错会失败,失败会沮丧,但失败同样会传递出一些信息,而正是我们对这种信息的提取和总结,让我们一步步迈向了成功。反脆弱性所展现出来的,是对失败的分析和信息的收集,并非推诿与“受害者”之类的自我认定。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爱迪生在试验之初就为自己制定了计划,比如每天要做几次试验,用几种材料等等,也许时至今日,我们也不会知道有电灯的存在。由此可见:任何拘泥于计划、不善变通的事情必然失败。比如爱迪生曾经用友人的胡子来做试验,如若真的有计划表,这种材质一定不在他的表中。这样的例子现在也比比皆是,我在之前的读书笔记中就说过关于制定计划的利与弊,计划的目的在于达成目标,不在于对计划本身严丝合缝的执行力。因为这种按部就班的执行中根本不存在变通的成分。拿我来说吧,9月的原定书单中有《少有人走的路》1—4,可因为要出差但这几本书又是纸质版,放在行李箱里占地方不说还死沉,并且我习惯在外出时用kindle,所以不得不改变计划。如果真的按照计划,我九月只会有三本书的阅读量,但我改变了书单之后,9月依旧阅读了7本书。计划的目的是保持知识的输入,并非步步紧逼的完成计划书单。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生活变得轻松很多。

在这个话题的最后,分享一个我讲过的题目:一只饥肠辘辘的羊听其他的小伙伴说对面山顶有草,所以就踏上了去山顶的路。其实上山路上就有草,但小羊始终记得同伴的话,所以坚持要爬到山顶,可因饥饿过度,死在了半山腰。

#成功了吗?#

在我的课堂上,如若学习氛围好,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最终会被自律的学生带动着开始学习,但若班里的学生大部分喜欢闲聊,纪律涣散,即便是基础很好很有提升空间的学生,也会放慢脚步。就像好马与劣马一起赛跑,最终会越跑越慢,而与更优秀的对手比赛则会越战越勇,并一举夺魁的例子一样。环境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你与谁同行。如若你的同伴具有反脆弱性,那么你也会被渐渐影响,无论是心态还是思维方式。

说到心态,书中提到:人们往往做最好的打算,而希望侥幸逃脱最坏的结果。比如学生时代我总是希望老师不要叫我回答问题,不要点我名字让我站起来背课文。我相信老师一定不会这样做的,这样我就能愉快的听课了。结果我不但被老师点名背《鱼我所欲也》而且背的坑坑巴巴,于是我开始希望在老师心里磕巴几下是值得原谅的,不会被罚抄课文之类的。再比如我希望高数期末考试不要考我没有复习到的百分之八十,只考我已经走马观花看过的百分之二十,这样我就能愉快的过假期了。但考试结束之后我发现我可能只能拿二十来分,于是我开始寄希望于二十分以下(不包括二十分)的人被挂科……可是怎么可能呢?

反脆弱性让我们用亡羊补牢为时晚矣的心态开始生活,再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心态面对过错,想要成功,就要及时调整心态。

生活中人们往往更多关注已经成功的部分,但却对成功带来的不对称性熟视无睹——你现在失去的远远多于你得到的。生活处处是选择,有选择就会有取舍,虽说有舍才有得,但对于自己的选择,至少应该心里有数。当你知道为了这样的成功放弃了那样的事物或者生活时,也许会更加珍惜眼前的这份收获。

成功是达成目标并且过上想要的生活,未来的规划在还未实现之前,都是以憧憬的形式出现在生活中的。这种憧憬其实就是一种对未来蓝图的想象,可想象也分很多种。天马行空的痴心妄想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对达成目标没有任何帮助。正确的想象是从未来中排除或削减不属于未来的东西。比如,我希望未来我可以每年都有不少于一个月的时间在不同的国家游学,那我就应该从现在开始把刷手机的时间用来学外语,并且努力工作赚钱。而不是在未来的每一天都用刷微信的方式羡慕别人出游时晒在朋友圈的照片。

#未来你好!#

我曾经特别受不了当我取得一点成绩时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也曾经一度为此感到崩溃。老爸曾经开导我说:宁可让别人嫉妒你,也不要让人可怜你!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直到看到这本书中一个故事结尾主人公对他儿子说的一句话:你太让我失望了,你已经证明了自己根本无法激起别人对你的嫉妒。这与老爸的话简直不谋而合,所以,希望未来的我会是一个所向披靡的女战士!

为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有所规划并且有所行动,我们应该把更多时间留给值得的人和事,毕竟现在人们了解的很多东西其实都不值得去了解,直白的说就是浪费生命。举例来说:比某某明星公布恋情和某明星成功怀孕更值得花费时间关注的是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方案在明天的会议中被采用,我们怎么说才能让客户满意并且签订长期合同,我们怎么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去我们希望的未来。

通往未来的路有很多条,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会有更多选择。如果你看到的选择仅此而已,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真的具备反脆弱性。表面上看上去很稳定的其实很脆弱,往往这样的脆弱事物最终都会被取代。想要在未来有一席之地,就应该取下贴在身上的“脆弱”标签,把一切可利用的事物都变成反脆弱的铠甲。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外界条件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我们本身够不够强大,能不能坦然面对恶劣且波动性大的环境。


【拆书之生活实践】

这本书陪伴我度过了本次出差所有的等火车坐火车等飞机坐飞机的时间。

返程飞机的落地时间本应是晚上九点,可是飞机晚点又遇上因为大雪被迫封掉的高速路,导致我晚上十点多才落地,并且被困机场将近一个半小时,接近凌晨两点才到家。头一次见识了空无一人的机场大厅,头一次在汉堡王坐到店面打烊。然而,我并没有很沮丧!我还为自己的这一次经历在准备打烊的汉堡王门口拍照留念了呢。我想,我正在变得更勇敢,更独立。

作者在书的最后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今天还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因为某些人在某个阶段为我们承担了风险。换句话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让自己强大起来,因为负重前行的接力棒迟早会传递到你的手中。

希望未来的你,能欣然接受最好的,也有能力承受最坏的。

相关文章

  • 告别脆弱思维 让未来坚不可摧

    截止到今天,我还在和出差的时差作斗争。出差的日子也会六点爬起来看书,哪怕房间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离开被窝就好像会被冻...

  • 碎念

    友谊真的是坚不可摧 相遇,相熟,相知 却又脆弱易碎 一起相约未来,鲜衣怒马,笑看风云 转弯处 不知何时却 再也无法相牵

  • 多少一样的“我”

    人心的脆弱,我们无法想象,也许一触即碎,也许坚不可摧,但,再坚不可摧也终有那么一丝温柔。我们听音乐,看看电影,聊聊...

  • 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

    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做到谈何容易。 有一天离去,有一天老去,遗憾还是在心底。 告别昨天的事 走出思维的小巷 忘...

  • 心绞痛

    曾以为会变得坚不可摧,结果一触就碎,看似坚硬,其实脆弱…… 玻璃心

  • 浮华下的孤寂灵魂

    坚不可摧的外表下有一颗脆弱的心。往往说话声越大的人其实都在掩饰自己内心的脆弱。 “爸,你最近还好吧?” “嗯,我没...

  • 最脆弱的坚强

    生命很脆弱,脆弱到你稍不注意它就戛然而止。生命很坚强,坚强到无所畏惧,坚不可摧。生命赋予我们的意义是无法用言语表...

  • 自己倾听我

    20岁,脆弱敏感,对天真懵懂的过去留恋,对未知成熟的未来迷惘。 20岁,告别少年,走向青年。古人说三十而立...

  • 成年人的难过,都藏在无人的角落里

    成年人的难过,都藏在无人角落里。成年人,总是被想的坚不可摧,但其实,他们也很脆弱,只是他们的脆弱,难过,都藏在无人...

  • 寄女人

    如果已经告别幼年 就请告别幼稚 不要让花蕾风干枝头 就要不断吸收光芒与热量 让生命结出成熟饱满的果实 女人 脆弱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告别脆弱思维 让未来坚不可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ak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