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难过,都藏在无人角落里。成年人,总是被想的坚不可摧,但其实,他们也很脆弱,只是他们的脆弱,难过,都藏在无人角落里。
很多人上厕所,上之前或许比较焦虑,烦躁,但上完之后似乎就全身轻松,舒畅,心情也很愉悦了。他们的轻松与舒畅难道仅仅是因为生理需求被满足了吗?或许并不是。
很多时候上厕所并不是简单的生理要求,更多的是情感需求,一种情绪的自救方式。
前段时间看《奇葩说》里,傅首尔说,成年人的不开心,不是掉了一根棒棒糖这么简单,它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就是有一阵你突然觉得好难过,突然问自己,你怎么过成了这个样子?总会有这样诚实的时刻,软弱的像一滩泥。喝酒,喝大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会觉得这没什么,还有很多人都不如我。诚实是一个好品质,但是我们面对不开心的时候,我们要装,不但对别人装,也要对自己装。
装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就会发泄一下自己的坏情绪,不敢对父母说,怕他们担心;不敢和别人说,怕他们表面上安慰自己,心里却暗自嘲讽,瞧不起自己;不敢买醉,嚎啕大哭,怕眼睛会肿,影响第二天的妆容……于是我们只能在厕所独自哭泣,冷静,同时不忘按一下马桶按钮,冷静之后,整理好妆容,继续开始生活。
在我刚过完18岁生日时,预示着我是一个成年人的时候,我的大一生活已经进行了一半了。从来没有住过校,离开过家的我,特别不适应大学的生活,生活环境没有家里舒适,不敢对别人大方交心,加上自己施加给自己的压力,种种原因……那时候的我每天都微笑度过,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开心。从来没有哭过,因为不敢。
直到十一假期,我在厕所给我哥打电话,说着说着就突然嚎啕大哭起来了,不停抽咽着。我哥问我怎么了,发生什么怎么哭的这么委屈。我只是说,没事儿,就是想家了。不敢多说什么,就赶紧草草挂了电话,冲了下厕所,好像这样就能冲走我所有的难过与压力。收拾好心情,整理好妆容,摆好表情,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出厕所,谈笑风生。
厕所,藏着成年人的难过。这句话,说出了很多成年人现在的问题。厕所,对成年人来说,就是一个不会被外界看到的角落,提供了一个屏障。把自己不为人知的脆弱,都躲藏在这里宣泄。宣泄之后,整理好心情继续生活。
想哭就去厕所哭,似乎成了一种新的社交礼仪。在日本,公共厕所则被称为”Switch Room”,意思是”转换室”。知乎上有人形容,每家公司的厕所,都是职场人士的眼泪回收站,每个人都像一部手机,难过时,静音,高兴时,震动,从来不会打开响铃模式。成年人的脆弱,不仅仅是在厕所,成年人把情绪当成私密,只在厕所和房间独处时发泄,用网络词语形容,就是懂事崩。
上厕所,隔壁的厕所里传来了抽泣声,大概哭了十几分钟,抽泣声突然变成了失声痛哭,一边哭还一边按着抽水按钮,水声越大,哭声更大,根本盖不住。而你在出来时,也需要看一下有没有人,防止是你认识的人,你尴尬,他也觉得不好意思。哭的人要懂事,听到的人也要懂事。
成年人的世界里,生活没有容易这两个字,连哭泣都只能在厕所这样的无人角落里。
成年人,自己要给自己拥抱,当你有力量拥抱自己的时候,才有能力拥抱别人。
生似微尘,愿你坚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