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还在犯这个错误,你是榆木脑袋吗?”
晚饭后,又传来对面楼某位妈妈的吼叫声。自开学后,此类在辅导孩子作业时的骂声、吼声,时常不绝于耳。
这也说明了其实骂与吼,在教育孩子并没有用处,否则也不用隔三岔四来这么一出。
就连我家DouDou在初次听到时的惊恐,到如今也习以为常,做作业也不受打扰的。想想看,那家的孩子肯定也是麻痹了。
骂与吼,只能宣泄下暂时的坏情绪,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甚至蹉跎了母子间的感情。
有什么方法能不歇斯底里,平和自然地教育孩子呢?
单纯地讲道理能行得通不?
作为我们这一辈家长都熟悉的电影《大话西游》,我们从中都有各种感悟。但对于影片中唐僧的印象,就是一个啰啰嗦嗦的光头,像一只苍蝇,在耳边不停地嗡嗡作响。
影片中的唐僧试图在讲道理,也想改变自己的徒弟,从片头他对观音姐姐说的话可见一斑。
唐僧说:“徒弟有错师傅也有责任,请姐姐跟玉皇大帝说一声,贫僧愿意一命赔一命。”
唐僧对待孙悟空的心,和家长对待孩子的心是一样的。
但是有时讲再多的道理,对调皮的孩子还是做了无用功。
因此,家长在对待孩子时,与其喋喋不休、其苦口婆心,不如身教。
《庄子•天道》中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南朝宋国的范晔也在《后汉书·第五伦传》讲到:“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以此可见除了用言语来教育外,还可以用行动来影响他人。
家长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这就是身教。
“曾子杀猪”就是这样一个讲述了家长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的故事。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就对孩子说:“好孩子,你留在家里,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终于留在了家里。
过后,妻子回来了,曾子就去准备杀猪。他妻子连忙制止说:“我刚才是和孩子闹着玩的,你怎么真的要杀呢?”
曾子认真的对妻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孩子,明天孩子学会了说谎话,糊弄你。再说了,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在心里觉的母亲的话不可靠,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也许就不会听了。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办法。”最后,曾子还是坚持把猪杀了。
是啊,即使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许就能影响我们孩子的一生。
前段时间,一位武汉的爷爷让“逃票”孙子重刷进站的视屏,爆红了网络。
这位爷爷带着孙子一起去乘坐地铁,他在前面刷卡进站,“调皮”的孙子紧跟着他进了站。爷爷发现后,严肃批评了孙子,让他退回去,重新刷卡进站。因为孙子已经到了需要买票的身高。
网友们纷纷为这位爷爷点赞。你看,这爷爷的行为比说千万句话更有正面的影响力,孙子也一定会记忆深刻的。
此刻,DouDou正在做作业,他爸爸在看书,我为了以身作则,来练习写字,抛弃我以前在一边刷手机的陋习。
盼望作为家长的我们,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摒弃“吼”的不良习惯,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一直做好言传身教这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