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心理抚养》(五)

读《心理抚养》(五)

作者: 摆舟 | 来源:发表于2024-06-08 23:15 被阅读0次

关于《心理抚养》一书的阅读,已经接近尾声,我对这本书的结构编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本书的前面一大部分在讲理念方面的内容,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心理抚养。后面一部分则是实践方面的,也就是教我们如何进行心理抚养。

只是,有些理念认同起来很简单,但是却难在不知如何是实践。正如我非常认同心理抚养,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操作一般。所以,对于此书的实践部分,我想好好地整理和消化一番。

行走在外,我见过很多类似这样的事:一些小孩子当着父母的面撒泼打滚,一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样子。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当时我也没在意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管教自家孩子的。但是现在不同了,有了小满之后,我必须得提前学习这些知识,以便更好地对小满进行管教,争取杜绝出现那种撒泼打滚的行为。

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类似的情况呢?李玫瑾教授给出的意见是:管教角色不要越位,父母优先,家中任何一个人在管教孩子时,别人尽量回避。

关于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现在的小孩子其实都很聪明,也很善于察言观色。如果孩子在被爸爸妈妈教育时,旁边还有其他人帮他说好话的话,那么孩子可能越闹越凶,这样的管教是丝毫达不到效果的。更加有害的是,旁边人的这种做法无疑会爸爸或妈妈的威信,这种威信一旦被破坏,尤其是持续地被破坏,那么爸爸或妈妈终有一天会在孩子面前威信全无。如果孩子能沿着好的方向发展,问题还不大。但是倘若孩子沿着不好的方向发展,那么爸爸或妈妈想管也无能为力了,因为她们在孩子面前已无威信可言。

好了,明白了一对一管教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一对一的管教呢?李玫瑾教授给了我们四个“不”原则。

第一,不能动手打孩子。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打孩子,会让孩子绝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也会让孩子形成冷漠残酷的性格。

第二,关上门也不能骂他。骂人本身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也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示范,因为他们以后看见别人犯错了,也可能出口成脏。

第三,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给他讲道理。孩子哭闹时,再好的道理也等同于噪声,多说无益。既然如此,便静待孩子安静下来。

第四,不要走开,把他一人关在屋内。这样做,既可以表明你的态度,说明我在等着你好好沟通;这也在确保孩子的安全,防止孩子作出一些过激行为。

做到了四个“不”,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坐他对面,或盘腿坐在他跟前,看着他哭,甚至可以笑眯眯地看着他哭,让他痛快地哭一次。

我想,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在经历了上面的几个步骤之后,还是愿意好好和父母沟通的。所以,上面这四个原则,在我看来不仅可以帮父母取得良好的管教效果,还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示范,让他们明白打人骂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 读《心理抚养》

    前面好几本书都没写读书笔记,现在回想几乎忘光了。读完这本书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所以写个读书笔记记下来。 1、书中...

  • 读《心理抚养》

    今天周日,继续读书。 读的是李玫瑾教授的大作《心理抚养》。 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是很有收获。 任何出行问题的孩子,不...

  • 读《心理抚养》

    今天周日,继续读书。 读的是李玫瑾教授的大作《心理抚养》。 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是很有收获。 任何出行问题的孩子,不...

  • 读《心理抚养》

    在学习了解育儿理论时,经常会看到李玫瑾老师分享如何科学育儿的视频,一位双鬓白发的慈祥奶奶分享很落地的育儿实践。 从...

  • 读“心理抚养”心得

    “孩子的问题是大人造成的。”因为孩子的问题是家长行为的反射。 家长才是最好的矫正专家,家长不能回避孩子的教育问题,...

  • 读《心理抚养》有感

    花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感受颇深,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爸爸妈妈认真读的书。以前我也有听过...

  • 读《余温》&《心理抚养》

    12月9日 星期五 雨 我加了个读书群,群主是个90后,群成员大部分都是90后甚至00后的学生。跟着群友...

  • 我读《心理抚养》

    这本书让我感慨万千,同时也受益良多。原来,抚养一个孩子是这么的责任重大,抚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小到一个家庭受益,大...

  • 心理抚养🎉🎉🎉

    http://mp.weixin.qq.com/s/G4G9JToRgKhqmQb9jhNZ2A 总结:心理抚养!...

  • 心理抚养

    这两天看《幽微的人性》,胆战心惊。因为现在犯罪者有不少是青少年。李玫瑾教授提到青少年犯罪者都与幼年的生活经历有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心理抚养》(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fb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