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图书馆散文
《意义追问》:是要一个符合自己要求的答案,还是真相本身?

《意义追问》:是要一个符合自己要求的答案,还是真相本身?

作者: 谢丹儒 | 来源:发表于2021-01-05 15:19 被阅读0次

    “无意义的事物皆为虚妄,但现实的本质乃是意义。”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封面来源丨会会

    1.

    发现现在的人越来越多的注重“意义”,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或是什么毛病。但似乎是一种进步,还是迈向更高层次的一种思维方式?我表示不懂。

    但是,从思考的角度而言,确实我也时常犯这种毛病。我将此称之为毛病,倒不是说这有什么问题,而是这一点或多或少不太正常。

    试问一个正常的人,总还是有些基本常识的,更不会吹毛求疵,对任何事物都要求给出一个意义来。

    毕竟,你还是要允许有些事物它没有意义,或者说我们所认为的“意义”本身未必是它所给予的意义。这就是偏离了,偏离实际而偏执的认为它是有意义,这其中隐藏着一个下意识的问题,即我们认定它是有意义的,故而寻找它的意义,至此形成一个闭环。

    这一点挺离谱的,就有点类似于“明知故问”的一种游戏,其目的就在于自娱自乐。当然,如果有旁观者的话,还可能或多或少带有些虚荣的成分:为了展现自己的深度,故而提出“意义”存在这一说法。

    如果再深入一点,则可认为你对于生活的细节,或是某些事情是有思考的,或者有观察的,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

    这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倒是挺有魅力的。因为这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他们需要这样一种提炼出来的东西。比如说,人们喜欢讲道理、听道理,以及想明白什么道理,人们对这些的热衷肯定是要比探索道理是怎么来的更偏爱一些。

    说白了,前者你只需要分辨和判断是否正确即可,后者则需要大量的思考,求证,以及分析,当然还包括分辨和判断。后者显然要比前者复杂得多。

    但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分析和判断一个道理时所运用的思维是怎样的呢?或者说,里面的逻辑、思维方式是怎样运行的呢?我很容易就想到了,人们经常做的是从现实中寻找依据,以求证实这个道理。这几乎是下意识的决定,有点类似于客观事物决定主观意识这么一回事儿。

    也就是说,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先认可这个道理本身,继而从现实中或从过往的经验中去寻找依据。通常而言,只要你说的道理不是太有悖于常识,总是能够找到依据的。

    但还是那句话,这本身也是很可疑的一点:这个道理我们认为它有道理的依据是什么呢?

    难道仅仅因为生活中的依据?这未免有失偏颇。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未必是通识、通用的。简言之,这很可能犯了“以偏概全”和“先入为主”的错误。

    这也就是说,它还是保留在肤浅的层面,而算不上真正的深刻。甚至压根谈不上所谓的“意义”和“真相”。

    就像我们在追问意义之时,往往很轻易就能发现这一点,尤其是与人交换意义的时候,我们很轻易就会发现我们所认为的意义之外还存在着别的意义。要是交谈足够深入,交谈的人也足够多,这样的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这也就告诉我们:我们所认为的“唯一意义”,它很可能就是一种主观臆断,仅仅是一种偏见而已。

    2.

    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意义追问,其实我一直有关注,但和一般人所认为的关注又有所不同,我更关注的是它是怎么得来的,即答案是怎么来的。

    是的,我更关注的是整个过程,而非是结果本身。

    你可能会感到疑惑:这有什么不同呢?是否有别的什么深意呢?

    答案是,关注整个过程,更多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其合理性,其考究的是逻辑的缜密,以及在论证过程中是否存在明显偏差。这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情况,是一种近乎实事求是的态度。而关注结论本身,或者说结果本身,则更多的是以结果为起点进行延伸,从而得出判断的依据。

    前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相对较有意义的。它将我们指引到具体的事情上,也是将我们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具象的基础。这有点类似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味,简单说就是,物质决定意识。

    后者就是更高的要求了,它所指向的是真理,真相的实质。即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具备唯一性,或通用、通识的范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唯一真理。

    要知道你如果用“二元思维”的观点去看待真理的话,很可能认为,真理的背面应该是“反真理”或者“非真理”。但就实际而言,真理的反面应该还是真理才对。

    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究竟要的是一个勉强符合自己要求的答案,还是要一个真理的选择难题。如果是前者,那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可,如果是后者则相对复杂了。且通常而言,后者是不可多得的。

    毋庸置疑,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深刻得多,这就有点类似于点和面的差距,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个点,你只能获得一个相对的深度,而面,则指向了相对客观,是在本质上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是总的深度,或者说深刻。

    但是,还是那个疑问,我们能不能从一个点得出面的推论呢?也就是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外,我们还能否找到更多的依据,从而认定这是完整的系统的结构,而非仅仅是单方面的结论呢?

    从“真理”的结构而言,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因为“曲径通幽”、“殊途同归”。

    这也就是说,符合自己要求的答案,很大程度也可能是真相本身,或者是真理本身。

    但这也只能说明具备这种可能性而已,甚至,这种可能性是极其微渺的。就我们所熟知的,仅认识自己这一点就足以分出很多的分支来,比如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都代表着各自的客观和理性,且指向了该领域的唯一真理,而在这之上呢?是什么呢?

    又比如,尽管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但本质上而言,它们还是存在一个比较级的,何况在这其中它依旧是停留在心理学的范畴,而不具备唯一真理性。

    而且,就大多数具象的事物,经过处理得出抽象的意义,而脱离具象或依据具象,所得出意义,它便能指向真理或真相吗?对此,我表示深切的怀疑。

    所以,总得来说,尽管那么多人在探讨意义,追问意义,其实质而言,更多的还是在追问一个符合自己要求的答案而已,而非是真相本身。

    何况,如果凡事追问意义,这也挺不正常的,多一些了解,我想你会明白这一点的,从起源出发,它就不具备这样的深刻,从人自身出发,倒是也能够引发一部分的共鸣,但终究只限于人这个群体而言,尚且谈不上真正的创造,顶多算是发现吧,发现潜在的内涵而已。

    至于是否深刻,仅意义的追问,显然是不足以论的。那不过是人与人之间,或是文化本能罢了,形如比较和排名的这种文化本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意义追问》:是要一个符合自己要求的答案,还是真相本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fw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