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的意义
首先,朋友对我们的人生,有何重大意义?一个人可以没有朋友而存在吗?
人的一生,其实每天都是在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其中,有些人和你合得来,有些人也许合不来,但是,一个人,一生都没有朋友,并生活的幸福,可能吗?
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表明,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为什么一个人需要朋友?
首先,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来说,每个人都需要认同感和归属感,而朋友对我们的接纳和认可,就是在满足我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朋友是我们内心的力量来源。只要一个人有朋友,即使周围大多数人都反对他,不接纳他,他也会心中有力量,不容易被环境摧毁。
第三,当一个人终了时,围在他身边的是他的至亲家人和三五个好友,我想这个人的一生,从头到尾,都是幸福的。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都愿意鼓励孩子去结交朋友。
但是,凡事都有阴阳两面。朋友,既可以给我们带来力量,带来快乐,同时,也很容易给我们带来伤心和背叛。
02 让孩子自主社交
在“如何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这件事上,
作者说“孩子的社交生活是最容易让父母产生无力感,最难施加影响力的领域。”
不知大家有无同感?
我也有同感。
知识,我们可以教给孩子;做事,我们可以示范给孩子看。
但是关于如何去结交朋友,以及如何解决与朋友之间的纠纷,我的确常常会感到无能为力。
记得女儿上一年级时,有一次,放学后,和两个小伙伴在外面玩,在玩一个小游戏时,女儿就受到另外两个朋友的孤立和排斥,女儿哭着向我跑来说,要回家,不玩了。
我的心当时突然就凌乱了。
我很想告诉女儿说“没关系的,你如果对他们的做法不开心,你要表达出来你的真实想法和情绪,让对方知道,然后一起商量该怎么玩”;
我很想告诉女儿说“这些都是正常的,朋友之间总会产生矛盾的,心胸大度点,原谅他们”;
我很想马上找那两位小朋友,告诉他们,“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
但是,在当时,这些我都没做。
我带着女儿向两位小朋友微笑道别,然后回家了。
首先,我不能去教育别人的孩子,那是“以大欺小”;其次,当孩子在情绪中,大人也在情绪中时,是无法理性思考的,所以,先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晚上,等女儿情绪平复后,我和她回顾了这件事,并让她讲了讲,如果以后再遇到这件事,她会采取哪些方式来解决它。
我总的原则是,尽量交给孩子自己想法去处理,大人把握好原则问题,比如,不能用暴力,或不能用恶作剧等等。
03 父母对孩子要关“心”,而非关“身”
那么孩子是从哪里学会如何与人交往的能力的呢?
作者说,从出生,从婴儿期,孩子与父母,尤其是与妈妈之间的依附关系中,学会了社交能力。
所以,对于婴儿期的孩子,父母要尽量对孩子的需求给予积极回应,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安全感,这些会让孩子对以后遇到的人和事有充足的信赖感,并相信自己是“值得关爱的人”。
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们来说,都早已过了婴儿期了,现在我们能做的是:
关爱孩子的心,要大于关爱孩子的身。
孩子对父母真正的爱和敬意,一定不是因为父母像保姆那般,把孩子伺候的很舒服,一定不是因为父母能够对他们言听计从,这样的父母,孩子心中更多的是不尊重,看不起。
值得孩子尊敬的家长,一定是对孩子的成长真正有帮助的家长。
身边这么多熊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多半都是父母用错了爱心,用溺爱和放纵孩子,以为那就是爱。殊不知,其实父母给孩子的物质越多,他越不舒服,他越痛苦,因为物质的东西给人带来的快乐通常都是短暂的,表面的;只有精神上的成长,才会给人带来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感。所以,孩子感觉不到成就感,他就感觉不到进步和成长带来的快乐。
回到孩子的社交问题上,这两章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我们还是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们相处,结交朋友;第二,父母和孩子要重视心与心的交流,而不是用物质去表达爱。
04 孩子被孤立,怎么办?
某家长提问:如果小朋友经常收到其他小朋友打骂,排挤,孤立。觉得该如何处理?
关于孩子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排斥问题,我就讲讲我的看法。
我昨天讲的女儿的故事是发生在她上一年级时,7周岁时,其实前年,9周岁,当时我们在江西的一个私学,我在里面当老师,三个孩子在里面上学,女儿又遭遇了一次被排斥的经历,当时她苦恼了好几天,后来慢慢才又赢回了友谊。
当时我感性上还是有难受的,毕竟母女同心,但是根据我的理性判断,女儿和另两个小伙伴只是出现了误会,另两个小伙伴也只是不理睬她,不怎么和她结伴而行,没有任何过激的言语和行为。所以,我决定还是不参与,让孩子自己去承受,自己去解决。
不过,私下闲聊时,我开导女儿,让她多想想,自己身上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别人会对自己不满?那两个小伙伴是不是也有优点值得学习?
也许孩子在情绪中是听不进去任何话的,但是我们家长还是要引导孩子向自己的内心去找原因,别人只是一面镜子,从别人的身上照出的是我们身上的问题,所以,和朋友有纷争时,我更愿意教会孩子去找自己的问题,改正自己的毛病,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有的父母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于是去找其他孩子的麻烦或找其他家长去控诉,我觉得这只是一时之策,孩子一生中,还会遇到更多和朋友之间的问题,试问父母,你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吗?而且这样长大的孩子,即使身体长大了,心理上却还是“婴儿”。
孩子受孤立,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像我女儿,属于有主见,很有自己主张的这种孩子,只要小集体中出现另一个很有掌控欲的孩子,那么我女儿就会和那个孩子之间会出现“人气争夺战”。
不过,随着成长,随着多次的遇到同类的问题,慢慢,女儿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我记得去年,有一次散步时,讨论到这个问题,她谈到她的看法,大致如下:
第一,不放弃任何机会,努力成长自己,只有自己变得厉害了,当别人 对自己不理不睬时,那才会更有勇气去面对。
第二,别人不喜欢我,是别人的事。我只要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前进就行。只要我没有对不起别人就行。志同道合的朋友总会和我在一起的。
第三,也要经常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然后改正它。“是不是自己太软弱了,所以别人才会找上我?”“还是我太霸道了,没有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只有不断改正自己的问题,自己才会更优秀。
我观察发现,大多数孩子受排斥,主要发生在女孩之间,真的很多时候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是由于女孩比较敏感多思,才会引起误会和矛盾。但是也不排除恶劣的情形,如果问题实在严重,严重到孩子无法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严重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属于“霸凌”事件,那家长一定要出手解决,必要时,转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