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篇关于如何参加婚礼的文章,发现原来在婚礼上也可以有这么多有趣的发现,并以此来揣度人际关系,因此记录下来。
从婚礼,葬礼这样的场合可以看出一个家族的全部人际关系,在这样的场合做全方面的观察、分析、记录自然可以有不小的收获。我们的目的就是把一个不熟悉的人勾勒出一个大致的人物形象:包括,出身,受教育程度,财富水平,社会背景,阶层。
现在以参加公司小李的婚礼来作为案例分析:
1. 看酒店的档次,场地的价格,一般来说酒店的档次和价格都可以从各种软件上查到,如果查不到也可以从大堂经理的口中了解到。从一个酒店的档次,可以了解到双方家庭的经济实力,从酒店的风格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如果酒店风格偏现代那么多半是孩子经济实力比较强,他拍板的酒店场地,如果风格偏传统,那么多半父母在这场婚礼上投入更的多。
2. 看婚礼是收西式的还是中式的,如果婚礼是西式的,有教堂草坪而双方家庭没有基督教信仰,那么多半是一位公主心的新娘子,以后在与堂弟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这位公主心的弟妹,不要在不合适的时间,不要在他们家吃饭,不要表现的不拘小节太过随意。
3. 看这这场婚礼收礼金的方式,会不会现场拆红包,有没有人现场登记,有没有人二维码扫码收礼金等等。从对待礼金方式可以看出双方家庭的对待金钱上的态度。比如如果有二维码,那起码说明在思想上对待金钱还是蛮开明的。
4. 看婚宴的菜系和价格。如果粤菜,而且海鲜居多,而且都是硬菜说明双方的家庭是很讲究排场体面的,如果肘子大,海鲜少,则说明双方更偏向务实过日子。如果大多数菜的比较普通一般般,说明双方的家庭情况也是一般的水平。
5. 看双方的认识方式,是自由恋爱还是别人介绍的,如果是相亲认识的,那么是通过熟人介绍还是公园举牌,还是通过网络,如果是公园举牌,则说明双方的家庭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而且家境一般。而如果介绍人有出现,而且被邀请成为主婚人或证婚人,一手托两家,说明介绍人的身份比较高,那么则说明这场婚姻的背后可以是两个家族的某种政治色彩的干预。
6. 看新娘新郎的籍贯,都是本地人还是有一方式外地人,还是都是外地人,如果双方都是外地人在当地的资源可能就比较少,如果有一方式外地人,那么可能本地的一方在家庭中会更加强势。
7. 看新娘新郎的表现,谈吐,可以了解到双方的少教育程度,和大致的职业方向,外向,内向,会不会发言,紧不紧张,说话空不空洞等等。
8. 在新娘新郎已经双方父母的工作单位,受教育程度,如果是军,警,政,法,医的要特别记录一下。敬酒的时候,看父母着装是否正式,如果正式看是不是得体,看父母之间的关系哪一方更强势,从父母的表现基本可以判断是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就大概可以推断出孩子的性格特征,另外看父母的牙齿,口腔健康,有看牙医的习惯是一个人经济能力的风向标,比戴首饰,穿什么衣服更容易看出端倪。另外看双方父母的年龄差,以及单方父母的年龄差,以及子女对父母的称呼,可以判断是父母是离异,续贤还是亲生父母。
9. 看参加婚礼的人与新郎新娘的关系,是父母的朋友多还是子女的朋友多,大家的衣着是否正式体面。
10. 办了多少桌,都坐满了吗,如果没坐满,那么空的最多的是那一桌。还有,我被安排在了哪一桌,周围有没有熟悉和认识的人。
11. 如果与婚礼上一方的关系很熟,那么要注意那些参加婚礼中做金融,军警,医生,律师这样身份的人要记录下来,以后难免有用得到的地方。
另外,再补充一点,哪怕参加自己最熟悉的亲人的婚礼,做这些记录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对于哪些决定你生死的领导和上级直接使用兵法和手段无疑是一条快速的取死之道,而对家族内部一些关系试用手法是快速熟悉关系攻略的方式和好的试错的手法,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多多观察,所记录,在参加婚礼后把自己的观察和推理形成一份500-1000字的文档,以后可以备用和确认自己观察有没有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