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写人生训练营
【书写人生训练营】+4组+崔玉如+《为何家会伤人》

【书写人生训练营】+4组+崔玉如+《为何家会伤人》

作者: 比如爱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18:04 被阅读0次


                如果爱 不深爱 如何爱

    前几天女儿和我说:妈妈,同学们都讨厌奶奶。”这个问题让我有点意外。我问为什么,她说,昨天放学,奶奶在小花园等我,同学们看见后都绕着走。说,“你的奶奶太可怕了”“因为只要不是在学校,无论在哪,我的身后都有奶奶。就像上周六,我们一起出去玩,奶奶也在身后跟着我,害得同学们吐糟,下次还是别叫我了。还有,别的同学都自己上学、放学了。全班只有3个人还有家长接送,其中就有我。”我无言中。因为我们很忙,大部分时间都是公婆带娃娃。公婆尽职尽责,生怕安全出问题。可是面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娃娃,这确实是个不太好的方式。我思索如何不伤害老人情感和担忧的情况下,又能让娃娃理解或者接受和享受这种“自由”。

    仔细想想现在的孩子真的很“痛苦”。一个家里6个大人围绕着一个孩子,放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恨不得所有的事情全包办了。更是不放心他们的各种的自己动手。殊不知,大人的不放心,毁了孩子的一生,以至于他们的人生无法自立,长辈和父母的付出变成理所应当。试问,你陪不了他/她一生,为何不交给他自立的本领。这是家长最大的不负责任。以至于孩子长大,家长更是培养了一个不知感恩的“不孝子”。想想我们小的时候,都是放养长大的,那时没有手机、车也不多,一群小伙伴开开心心的玩。衣服自己洗,被子自己叠。家里几个孩子,老大的衣服穿完了给老二,老二穿完了给老三。姐妹之间相互包容疼爱。父母们虽然少言寡语,却彼此支持。物质贫乏,但是却很温暖。所以我印象中有爱的家庭时最幸福最健康的。

    最近在看《为何家会伤人》作者武志红老师是北京大学心理学老师,他写了很多畅销的心理学书籍。如《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梦知道答案》《解读疯狂》等畅销书,曾在《广州日报》社工作,主持《广州日报》每周六见报的《健康心理专栏》,帮助了数以千计的人从各种心理问题里走出来。 而武老师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正确的家庭教育。在娃娃即将进入青春期这一时刻,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份最好的礼物(感谢萌薇老师这一主题的阅读)。那就是:爱是家庭最好、最正确的家庭的教育。

    一、爱,好好爱自己

    《为何家会伤人》中,有劲全往孩子身上使,“全陪妈妈”逼儿子成少白头。因为这位妈妈的对社会变迁深感焦虑,觉得自己适应不了目前的社会竞争,但是自己目前有没有勇气提高,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在社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因此产生成就感;不止全陪妈妈,大学教授的“高知分子”也追求“教育完美”逼孩子自杀。因为“高知们”无法容忍自己的孩子教育“不成功”。看到这里的内容,不禁感叹,在中国考上名牌大学就是定义“成功的标准”。可是亲爱的家长们,你自己呢?你什么时候把自己弄丢了!

    我婆婆有个爱好:打麻将。一个70多岁的老人了还玩麻将,况且她有腰间盘突出。其实夫君还是很排斥她玩麻将的,老母亲就和我说:“如啊,你看我这一把年龄了,学啥也来不及了。这辈子没啥兴趣爱好,就爱玩个麻将,虽然玩麻将,我也不熬夜,就是每天下午去玩会儿,也没耽误照顾好家里,对吧!关键玩麻将练脑子啊!我可不能得老年痴呆症,不能给你们添麻烦啊!我玩麻将就是锻炼脑子的。”哈哈哈,确实,婆婆越老越精明、越豁达的感觉。婆婆和我相处特别融洽,她经常和我撒娇。而我也乐见奇闻。我们各自安好,这不就是幸福么?

    前一段时间papi酱发表了一个言论。关于父母、夫妻、孩子、自己的排序。她说自己第一、夫妻第二、孩子第三、父母第四。好多人不理解,说她自私、不孝顺等等。但是在我看来这是比较好的排序方式。原因是,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 如果你很好,你才有能力去做事,然后去爱人;其次这里的自已不是指“我”一个人,是父母自己、夫妻个体、孩子自己,每个“我”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才是健康生活的根源。所以爱自己其实就是爱伴侣、爱孩子、爱父母。这是最健康最正确的家庭教育。

    二、爱,夫君我好爱你哦

    武志红老师说:想要营造一个建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至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一个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是丈夫而不是儿子,他就会带着欣喜的目光祝福儿子找到自己的爱人,同时希望儿子、儿媳能像自己和丈夫一样,走上他们的幸福之路;同样,父亲告诉女儿,爸爸爱你,但是能陪爸爸最后的是妈妈,所以爸爸最爱妈妈,母亲告诉儿子,妈妈爱你,但是能陪妈妈一生的是爸爸,所以妈妈最爱爸爸。你将来也会找到你的最爱,所以你照顾好自己,因为父母会彼此相爱,你只要找到你的所爱就是对父母最大的爱,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才会更爱自己,更有能力去爱人。这样才会形成一个健康的循环。   

    还记得第一次见公婆。我印象特别深,那是北京的深秋,我们四人在饭店吃火锅。热气疼疼的空气中,一切那么温暖。公婆对我很满意。公公在饭桌上对我说:以我和你阿姨的经验,两个人在一起一定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处支持、相互帮助,这是我和你阿姨这半辈子的相处之道,我希望你们也是。公公的话让我心里暖暖的, 甚至有点鼻子发酸,这就是我期待的爱情的样子。相敬如宾。公公的话打动了我。我就想,这样家庭的生长起来的孩子应该也不会错。因为这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夫君也没让我失望。确实遗传了公公婆婆的相处方式,我家的饭都是我夫君在做,尤其的他的水煮肉、水煮鱼超级好吃。把我惯的不会做饭,当我面对问题时,他总会站出来支持我。鼓励我、很包容我。

    从我公婆的身上看到一个健康家庭的氛围是自由的、开放的、包容的、孩子自然也是积极的、乐观的,所以希望孩子未来什么样的婚姻,从现在开始经营自己的婚姻,孩子会模仿父母的模版去经营自己的生活。无论是否愿意-潜意识里就这么做了。所以为了孩子,我们从现在就要幸福哦!

    三、爱,娃娃你来先说爱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有个案例:武老师亲戚的孩子拒绝上学了,原因是因为英语成绩差,老师脾气暴躁,当着全班的同学的面批评教育他,让孩子很没面子。他的亲戚对孩子说:老师也是为你好。武老师说,这么说表面看没错,符合道理。但是,却给孩子造成大人不理解他,于是孩子变得更固执了。从本质上讲,这件事情老师也有问题,老师认为通过全班批评施加压力,逼孩子学习。殊不知可能会造成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造成厌学情绪。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遇到问题时,慈爱的父母会采取坦诚的办法,寻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最后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自然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处理情绪远比处理问题重要的多。不顾孩子的情绪,絮絮叨叨的“给予”,只会让孩子离我们我们越来越远。

    记得小时候,父母很忙,我常常被放在姥姥家,我特别爱哭,大人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不让跟着就哭。为此大家给我起了一个外号“”跟脚星“。但是姥姥特别有耐心。记忆中常常趴在姥姥的背上听姥姥讲故事。我小时候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经常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姥姥从不厌烦,姥姥没念过书,知道的她会给我解释;不知道的她会说,姥姥也不知道啊!等小玉长大了,自己上学,学好多知识,自己找到答案。记忆中那些“从画中走出的美人帮善良农夫做饭”、“姥爷救了一只狐狸,狐狸来报恩”、“七夕牛郎会织女”“黄瓜架下的-说谎的秘密”等等,开启了我丰富想象力的思维。姥姥的背是我安全的港湾,就像太阳晒过的被子,有暖暖的太阳的味道,至今,只要太阳好,我就会每周晒被子,因为它有姥姥的味道。

    真正的爱是什么?是同理心,是想“我”所想、真正能设身处地的去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当下的“感受”。不指责、不抱怨、去想象。要具备“理解“的态度;耐心“倾听”的过程,真诚的去“感受”。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真的应了圣经中对爱的诠释“爱是忍耐、又有恩慈,不轻易发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对于有老人帮忙带孩的家庭,永远会有各种问题。开篇对于娃娃的提问我已经拥有答案了。昨天我抽空回家,晚饭后,真诚的望着娃娃的眼睛,放慢语速对她说:“娃娃,真的很抱歉,对不起娃娃,让你承受这样的压力与束缚是爸爸妈妈的问题。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没有自由、奶奶唠叨,让你受委屈了。”然后我给了女儿一个紧紧的大大的拥抱。继续说:“妈妈和爸爸会尽快想办法和奶奶沟通一下。让她不那么关注你。”女儿开始一愣,然后腼腆的笑了说:“妈,您真酸。算了,您沟通也没用,奶奶都多大年龄了,改不了了。还是别说了,您一说,奶奶一定知道是我告的状。到时候你们走了,她又该唠叨了。我知道她为我好,担心我,我再忍忍,反正该住校了。”我心里无比温暖。我偷偷的亲了一下女儿,说了句“谢谢娃娃。”女儿嚷嚷着,干嘛亲我啊,讨厌········然后跑开了。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女儿会怀念奶奶的唠叨。

    我们这一生都在寻找家的温暖。家庭的爱陪伴我们一生,无论是压力的爱、还是满满动力的爱、还是暴力的爱,如影随形,一生一世。而经营一个幸福的家庭,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的梦想,也是我们的责任。所以从现在开始,让爱成为家的语言,让我们先好好爱自己,爱爱人,爱孩子,爱父母,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倾听、互相感受、互相督促、互相成长。愿我们都能成就自己幸福和谐的小家,给子孙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写人生训练营】+4组+崔玉如+《为何家会伤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ib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