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和好友商定,今天一起去登山的。跟一个熟悉的登山队走,翻过两座山,目标莲子洞。
莲子洞是在一个山腰处开凿的佛洞,没有寺庙,只有洞中的佛像。
洞外一个很大的香炉,素面朝天,默默看着日月星辰的转换,接受着大自然的风霜雨雪。
莲子洞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设施和工艺都乏善可陈,纯属迎合现代人的工业产物。
也许几百年以后,因为岁月的沉积,还能有些价值。
就像庭山大叔说的,多了“摩灭之美。”靠时间给它多少增点值。
到那里去也不是为了参观,只是一个歇脚的地方而已。喝点水,休息一会儿,就往回返了。
结果今天天气骤冷,我和好友商量一下,还是不去了吧。主要也是害怕感冒,万一得了甲流,耽误事。
其实登山队的活动,我已经很少参加了。只在周末,约上三两个人,随心所欲的自由登山。
小七姐是我最早认识的登山群主之一,那两年跟着她,转悠过家乡附近的不少地方。
小七姐半生传奇,快五十岁才回到家乡,以此为出发点,全国各地四处旅游。
她还时常把旅游经历写成美文。自由洒脱的文笔,少有人去的天然美景,让我等营营苟苟之辈羡慕得不行。
我记得有次跟她去到一个地方,并不太远,离城市不过数十里。
攀过几座山,看见半山腰一座寺庙。庙前空地上,几棵需双人才能合抱的大树,很是惹眼。
寺庙没有院墙,门窗紧闭,看样子是不欢迎我们这些闲散人员的。
领队告诉我们,庙里只有一个老人常年在此修行。
领队的一个远方亲戚曾看中了这里,想要140万买下这个地方,开发成旅游景点。
老人坚决不卖,没得商量,此事只好作罢。
有个人问,是嫌钱给的少吗?
领队摇头,不太清楚。
我宁愿相信,老人不卖这个地方,是因为信仰,而不是金钱的多寡。
如此清幽的寺庙,现在实在是不好找了。
那天我没有向屋内张望,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人在。不想惊扰一个不愿被打扰的修行人。
我记得那天,小七姐也是远远地坐着,喝了几口水,不大一会,就叫领队带我们走了。
也许看似开朗的她也不愿打扰他人,或是不愿被人打扰的吧。
那个安静优雅的寺庙,静静坐在树下的小七姐,就像一幅画,在我心里从此定了格。
后来,有次在路边遇见小七姐,一问俩人都没事,就这么的,转身出发去登山了。
不过,那次小七姐带我去尝试攀岩。
石壁不陡,很多人在上面还登出了印迹。
小七姐三两下就上去了,毕竟是经常攀岩的人,就这,夸张点说,如履平地。
我就不行了,吭吭哧哧,费了老大的气力,出了一身汗,才总算爬到了石壁顶上。
因为没有经验,我一站到山顶,就直起了腰,想轻松一下。结果突然一股猛烈的山风,吹得我身体后仰,差点跌下石壁。
幸亏小七姐手疾眼快拉住了我,两个人都惊惧地看着对方。
是我疏忽了,忘记告诉你得先弯腰前行几步,才能站起来。
小七姐带着歉意。
是我自己不小心,不能怪小七姐。
不过,那次攀岩也成了我唯一的一次野外攀岩。因为经历过那次事件,我意识到了登山的风险还是蛮大的,即便是不那么陡峭的山。
在这方面,我是个不愿冒险的人,与小七姐不同。
再往后,小七姐成立了旅游公司,登山被她玩成了生意。
她有时自己带团旅游,有时和驴友去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
我呢,只在家门附近的几处山上转悠,作为锻炼的手段。
和小七姐渐行渐远,最终失去了联系。
人各有志吧。
今天写篇日更文,顺手记录一下生活,忽然想起了这些零零散散的往事。
还是要祝福小七姐,生活自在、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