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67 读书交流(一)

267 读书交流(一)

作者: 微雨A | 来源:发表于2022-05-12 08:03 被阅读0次

    非常感谢各位,一起共读一本好书。

    刚刚看到龙庆老师点评中的一段话很有感触,那就用这段话开启我们今天的读书交流。

    疫情再次来袭,河南多地再次开启线上教学模式,老师们或变得更加忙碌也好,或有了更多时间去阅读也好,不论外界情况如何,我们都应保持安定的心理状态,做好自己眼前的事。读书,让我们有了丰盈的精神世界,外界再大的变动,我们也能安然应对。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心学开创者、明代大儒——王阳明,并跟随《传习录》的文字,一起去探寻阳明心学真谛。

    《传习录》是一部儒家很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书名源自《论语》里曾子提出的“三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下面我来简介一下书的内容: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既有王阳明与弟子之间的对话问答,也有王阳明与时人的书信往来。

    《传习录》上卷是同徐爱讲论《大学》宗旨,阐述了他“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为门人徐爱、陆澄、薛侃所辑,共一百二十九条。中卷是与友人论学的书信,这些书信反映了他“致良知”“知行合一”“心物合一”“天人合一"“天地万物为一体”等思想。由门人南大吉所辑,后经钱德洪改编。共二百条。下卷是与门人的谈话,共三百四十二条。

    根据资料记载,上卷是得到过他本人亲自审阅的。中卷的论学书信都是出自他的亲笔。下卷虽未经其本人审阅,但也比较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各种思想。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命题,至今仍为我国哲学一擎天高峰,而四句之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更是聚讼数百载。钱穆曾说,我国有关修养人人所必读者为《论》《孟》《老》《庄》《六祖坛经》《近思录》与《传习录》。 

    《传习录》整个结构形式与《论语》很像,王阳明先生的观点和主张也很明确,基本都是围绕这些观点展开论述,理解了这些基本主张,便可以点带面。

    《传习录》我读得也比较浅显,选择交流这本书,一来是做个汇报,把自己读书时获得的知识感受与大家分享;二来,也想抛砖引玉,听大家从书中获得的知识思想,在交流碰撞中,可以发现自己在阅读中没有关注或理解不到的地方,二次阅读,进一步深化。

    我们来交流第一个话题:结合书中内容谈谈你对王阳明思想的理解。

    今天,我们就放慢节奏,慢慢说,细细品。

    我是从二月份开始读《传习录》,读的过程并不太顺畅。我跟朋友说,读《传习录》和读《史记》可真不一样,虽然都是文言文,但《史记》我只要把古汉语词读懂了,故事我就明了了,也能从中收获一些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而读了一部分《传习录》后,我的感觉是,文言文我读懂了,字词句我也都解释通了,但放在一起,我好像又不明白了。细想,应该是两个原因:一、心学与我们之间隔着古今文字习惯、思维方式的距离,读这样的书对一个人的背景知识要求很高;二、人性学是向内拓展,本就属于易学难练,易知难懂的内容。

    在读《传习录》的开头部分时,我内心其实是很惊喜的。徐爱录开篇就是围绕“在亲民”进行对话,而年前我刚刚又读了一遍《大学》,对书中所阐述的内容不陌生,也正是这样一个好的开头吸引着我开始了《传习录》的阅读。

    但在不断读的过程中发现,王阳明和弟子们的讨论还涵盖了很多内容,如《论语》《孟子》《尚书》等等,《论语》之前读过两遍,但也是浅层次的阅读,其它的都是知之甚少。对相关书籍的不熟悉,就导致书中某些内容读起来会很吃力,也出现了前面所说的读懂意思了,却不明白这些句子的内在逻辑关系。不过,越是这样,越激起了我的挑战欲。一个月,就这样慢慢啃读,有时读过去,没明白,返回来重读,实在读不懂的地方就停下来,去翻阅与之相关的书籍,对照理解。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过,今年读书我的目标就是读一些经典的书,放慢速度去读,反复体会,慢慢琢磨,极尽己知,把它吃透。虽然阅读一本书的速度放慢了,但广度增加了,现在不是在读一本书,是多本齐头并进,《论语》《孟子》《道德经》随时准备在手边,搭配着读,抽空就看,我发现对应着读,无论是对《传习录》,还是之前读过的《论语》《大学》,都起到了深化的作用。

    阅读慢下来,思考也就多了起来,我就边读边记录,在这样一个不断融会贯通的过程中,阅读也逐渐顺畅起来。

    理解阳明先生的重要思想,离不开他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和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之教。

    1.心即理——心外无事

    阳明心学的核心即:心即理。初次读到这个“心即理”,我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心就是理” ,即便这样解释,我也没弄明白这两个词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当我深入地反反复复去读的时候,似乎有些明了了。我发现每个字不仅仅是字面的意思,而是有它更深、更广的含义。首先说“心”字,它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肉体的心脏,那“心”指什么呢?与《道德经》对应着看,“心”对应的是《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中“道”的境界,现在想想,很认同。对应“道”的境界来理解“心即理”,“道可道,非常道”中“道”指的是宇宙的本源和实质,那推广到“心”,应该就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本心”,一尘不染的纯净心。 “理”的解释,如果对应上面“天”和“道”的境界,再由“从道就是德”的状态和运行规律来推论“理”,“理”就应该从“德”,既然“得之于道“就是德,那德一定是符合道的原则,“失道而后德”,道是德的根本。

    有了这样的逻辑关系,便找到了“心”和“理”的内在联系。“心即理”可理解为,本心接近天理,换言之,天理来源于本心,那“心“就是“理”的主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下一切事全是心中事,天下一切理全是心中理,没有“心”,便没有“理”的存在。“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意识到的事和做的事都是心主使我们,心不动,便无事。所以,我们经常说到的“格物”,重点其实也都是在心上,而不在事物上。由此看来,阳明先生教我们处事待物,先得正其心,心正则事公也。

    心即理,人皆有心,但心又有善恶之分,王阳明认为 “恶人之心,失其本体。”意思是恶人之心是因私欲隔断了心之本体。“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需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要达到这个理,就要去人的私心私欲。以未发之中的纯天理之本心去处事,待人,就可以达到忠、孝、信、仁的人格境界。

    而这个私欲也并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那个私欲。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阳明先生用“体用”来辨是非,来说明道理。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把心看成体,把理看做用,理就是心本体的流行发用。阳明先生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所以说无心即无理。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是主宰,我们再说说这个“理”。程颐程颢最早确立了理在道学之中的地位,而他们所提说到的多为“物之理”。如:“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这是道学中的物和理认识。

    这里我们就可以和朱熹的理论对比着看。按照朱熹的理论体系,理可以离开心而独存。朱熹认为,理是是宇宙的本体,它是独立存在的,在天地之先,有理然后有气,不因任何物或人的影响而转移或改变,“顺之则成,逆之则亡”,是之谓天理。而心只是认识的主体,当心认识了理,理就在心中,“心与理一”。

    而按照王阳明的理论系统,“心为理之根,无心则无理。”心是身的主宰,心之所发是意念,意念的意义在于知,知之所在就是物。 “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则是阳明学的独得之见。这个“心”是人的心,也是天地万物之心。心即天,也就是心即理、心即性、“心”生发一切、主宰一切。

    心若不在,天地万物便不复存在。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性”“心外无命”“心外无意”“心外无物”。

    关于“心即理”,书中阳明先生的解答很巧妙,也能很好地帮我我们理解。我印象较深的是阳明先生游南镇时,一友指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千百年来,此花在山中自开自落,你不在,花仍在,与你心何干?

    意思是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于“寂”。“寂”是说你心是你心,花是花,你心在,花也在,只是没有发生任何关系,心与花不起波澜。可一旦看到花,心与花就有了关系,花在心中便起了,寂就变为了动。“心外无物”并不是说心之外物就没有了,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而是说虽有而无异于无。

    在王阳明看来,心是最高主宰,有心有一切,无心一切无。他说“心即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说:“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理是绝对的、普遍的,心外无理,心在理在,心即理,心也是绝对的、普遍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67 读书交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ks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