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韧性的人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在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柳斌杰学长,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值得各位同学铭记终生的好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顺利完成学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在这个幸福的时刻,我提议,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一直在身后支持你们完成学业的家长和亲友们,辛勤培育、引导你们健康成长的老师们,默默服务你们的员工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作为你们的学长和校长,我关注你们在平川、缓流、丽日、喜悦时的状态,更关心你们在高山、险滩、风雨和哀伤时的种种表现。在这种种表现中,有一个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韧性”的人格特质,它始终与人们的成功相伴,我也希望它能够成为你们每个人身上一个重要的人格特质,人人都能成为一个有韧性的人。
什么是心理韧性?通俗的说,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人有较强的抗挫抗压的心理素质,在处于人生低谷和遇到困难时,有较强的适应和复原能力。它并不是某些人特有的天赋,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具备的素质,也可以通过学习、锻炼获得提高,它对一个人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巨大。
建立良好的心理韧性有三个关键点:调整期待、保持乐观是前提;积极行动、解决问题是关键;日常锻炼、自觉提升是基础。
——第一个关键点:调整期待、保持乐观是前提
同学们即将走向社会,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应当对新环境、新同事、新领导保持客观、实际的期待,应当学会适应他人不同的个性、行为、言语和思维方式,应当要有更多的换位思考,适时调整自己的期待,随时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遇到矛盾时不要总是先责备对方,而是要多做反思性思考,要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而不是只从自己本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挫折感、挫败感和疏离感,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迎接变化和挑战。
面对未来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当保持乐观的情绪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要畏惧问题,要知道每一个问题都隐含着前进的机遇,不要盲目放大问题,放大危险,要知道危险与机遇就是一张纸的正反面,当你选择绕开危险,也许正在错过机遇;应当不仅要关注问题,更应关注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机遇,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风险,牢牢把握机会。心怀美好,就会发现美好。希望你们将挫折变成动力,将低谷当作登山的起点,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
——第二个关键点,积极行动、解决问题是关键
困难与挫折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花费大量时间向他人倾诉,长时间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好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迷宫,怎么走也找不到出口,陷入了恶性循环式的消极心理体验中,既浪费了时间,也耽误了工作;有的人,面对挫折与阻碍,选择主动反思、积极分析、立刻行动,将宝贵的时间资源用于寻找问题原因和解决问题、克服阻碍的有效方法与手段。请大家认真想想,未来你将选择成为哪一种人?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希望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拓展新资源、掌握新技能,因为这才是你未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强大攻略与致胜法宝。
——第三个关键点,日常锻炼、自觉提升是基础
古人说,“知易行难”,学习、懂得道理比较容易,要真正践行好这些道理,并不容易,甚至很难。要从“知易行难”走向“知行合一”、“知行并重”,首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克服身边每一个小挫折、小困难做起,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小挫折、小困难,它们是锤炼和提升自己心理韧性的催化剂、磨刀石。正是在解决这些小挫折的过程中,我们培育出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这种心态与能力潜移默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与行为自觉,从而不断地积小胜为大胜,让自己成为事业和生活中的成功者。
同学们,我们的老学长启功先生有一句话,“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毕业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你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要求,砥砺品格、锤炼韧性,做新时代的实干家!
同学们,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无论你们身在何方,请记住母校都一直在关注着你们、牵挂着你们、支持着你们!
最后,祝大家前程似锦,平安幸福!希望同学们常回家看看!母校是你们永远的精神港湾!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