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读后感1稿:基于“滚雪球效应”的思考2018-07-08
河南省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 张艳琼
在常州举行的第五次共生体的活动中,李家成老师小结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第一个内容是理念。像厦门魏老师所说,流行,我们用积极的角度来说流行,我们一个会议能不能让一个话语流行,能不能让一套语言流行,能不能让一套观念流行,这考验的是这个会议的质量。”而在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第一期和第二期的研修班中正在流行两个词语:“领导力”和“综合融通”。李老师在第五次共生体活动之后,提出我们共读的内容,不就是让这两个词语继续流行?不就是学习的继续和拓展吗?在这炎热的夏季,我却莫名的想起了冬季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每人抓起一大把雪,手心里攥紧了,然后在雪地里滚动,就越来越大了,扔出去才有力量。我就这么想着,于是用手机搜索了一下,还真的有“滚雪球效应”这个概念。所谓的滚雪球效应:一旦获得了起始的优势,雪球就会越滚越大,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而此刻我们的共读方式、研修方式和李家成老师开启的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招募第一期、第二期学员的形式不就是在形成“滚雪球效应”吗?
一、研修方式的思考
叶澜教授提出“滚动推进、分层提升”在此显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的开启是李家成老师为核心的发起的项目共读,李老师不就是那第一个滚动雪球之人吗?儿时,我们哪一个人不喜欢打雪仗,正式由于这种研修方式,李老师第一期在全国招募20名学员,一起“打雪仗”。第二期又在全国各地招募20名学员,继续“打雪仗”。而且你会发现打雪仗之人在人数、地域上不断增加和扩大,这场文字里“打雪仗”越来越有趣,吸引了更多围观并跟进的“玩雪”之人。我想玩的最开心的就是发起人和第一个滚动雪球之人,也就是李家成老师了,但是成长和成就却是陪着李老师“打雪仗”的我们了。
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第一期1.0班结束了,我以为这样就要结束了,出乎意料的还要升级,也就是继续进入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第一期2.0班,研读的内容和研修的目标也都有所调整,比第一期要更加专业、严格。从李老师发布的信息中,我们在文字和研读中认识了程露老师、蓝美琴老师、陈才英老师、刘茜老师……就在这样的陌不相识、素未谋面中影响了一大群人了,而且是不可估量的数量。从陈才英老师的文章里了解到,她借助“陈才英名班主任工作室”平台,又带动18位老师再次发起《中国班主任研究》的共读,这18位老师是不是要再次带动自己学校、周边老师的共读,哪怕不读,也会带给周围人的一些思考,对中国班主任这个特定人群的思考。这样的群体发展之势势不可挡,雪球是不是越来越大了呢!
以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第二期1.0班为例,我们20位伙伴来自常州、海宁、河南、嘉兴、曲阜、厦门、上海、深圳、桐庐、武义、宜昌、余杭、长沙、重庆……遍布了中国的大江南北,20位伙伴在不同的省市,不同的学校。那么我们的每一份共读就汇聚了20位伙伴的思考及地域的特征,也一定带着着自己的研究状态来共读。同时我们的思考和第一时间的转发、传播同样也会带给我们自己学校伙伴,我们当地同行一些启发和思考。
以我们研修院学院小伙伴常州林群群老师为例,她就用真实的案例给我们分析了本次共读的作者之一——顾慧芬校长在实践研究中的推进及变革之路,让我们更加清晰和理解我们本次的共读内容及背后发展和研究的历程。以下是我对林老师分享的相关内容梳理出的时间节点及推进的过程系列变革的内容:
2014年8月,顾惠芬校长下学期要开始“幸福作业”的研究,大意就是要让学生和老师都更加幸福。(开启“幸福作业”的研究)
2014年9月,林老师所带的“幸福8班”开始进行语文作业的变革,孩子们根据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要求和自身需求,设计了一周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孩子们给作业取了好听的名字,家长还自愿选择了参与的作业项目和方式。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中,8班的语文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班。(一个班级的改革)
2015年第二学期开始,8班开始尝试将数学、英语等学科也纳入“幸福作业”的变革中,尝试以班报为平台,将作业与班级组织和岗位的建设融通起来,班报成了孩子们作业展示和评价的一个重要平台。(语文学科带动数学、英语学科)
2015年第二学期其他班借鉴了8班的作业模型,也开始进行局部或整体的语文作业的改革。有的班级选择了其中的几种类型,有的班从一周的整体维度进行了语文作业的设计。(一个班级带动同年级的其他班级)
2015年暑假作业变革从8班一个班开始,这个班的孩子为自己设计暑假作业,他们自由组队,走进社区开展项目研究,并且把学科知识在活动中加以综合运用,活动成果以作业报、研究报告和小队现场汇报等形式进行展示。(幸福作业的变革带动暑假作业的变革)
2016年寒假,已经是六年级的8班,品尝到“幸福作业”幸福滋味的8班,各个小队想让全校的学生都分享这种有趣又有成长感的作业,分别为一至五年级的孩子设计了寒假作业,他们对各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进行抽样采访调查,他们采访调研年级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班主任,尽量从各个层面征集意见。(一个班级到全校的推进)
2016年寒假过后的期初展评,先班级个人展评,再整合个人资源自愿组队进行小队展评(邀请家长,学生和任课教师担任评委),选出一个最好的小队参加年级展评(邀请家长、学生和学科教研组长担任评委),整个年级选出的最优秀的小队代表年级组参加开学典礼展示。这种全校的展评形式是在顾校长“幸福8班”一个班级的展评方式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如果没有8班孩子之前的实践经验,就不会有后面整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层面的日常作业和寒暑假作业的变革。 (从作业的变革到评价体制的转变)
2016年的暑假之后的期初展评我们全校也是采用这种形式。(暑假之后的展评采用寒假之后的期初展评方式)
2017年寒假开始,在顾校长的策划和带动下,我们班级、年级和全校层面的展评形式进行了一些改革,我们鼓励每个孩子从假期生活中寻找亮点,提炼自己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线上指导,即根据每个孩子在班级群里上传的美篇初页等假期成果汇报来帮助他提炼一些产品,然后形成班级的产品。(班级、年级和全校层面的展评形式都在发生改变)
顾校长的实际行动带动和推动班级、到年级到全校的实施,也给我们在“你好,暑假”专题研究中给我们指明一个方向和方法。就他们学校而言,实施的策略和对我们的影响来说,无疑都是在实施着“滚雪球效应”。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我也越来越深刻的理解李家成老师的良苦用心,和叶澜教授提出的“滚动推进,分层提升”道理,这样“打雪仗”就变得有趣了。
二、项目推进的思考
关于“你好,暑假”项目,作为初期进入这个项目研究的一员,把自己的初期的思考和做法及面临的困惑梳理出来,我想也会对后来跟进这个项目研究的老师和团队都会有一些借鉴的意义。最最初李家成老师把我拉进微信群时,其实我对这个项目研究仅有的认知就是朋友圈转发的内容和微信群里的内容。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也读的少之又少。一切都处于模仿和临摹阶段,甚至相关的调查问卷都是模仿中进行,缺乏了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方向。但是“2018,你好寒假”中的一个项目组的做法让我再次品味到“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的意义,及公益爱心行动不断滚动推进的道理2018年1月31日,期末考试的前一天,魏莱对我说:“张老师,明天考试完,后天(2月2日)我要到福利院去看望那里的小朋友。”我在魏莱的朋友圈中关注过孩子到福利院的情景,巩义市福利院在2017年11月建成之日,开业之际,她就买了很多礼物到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小朋友。我赶快告诉魏莱:“等着我,1号、2号我要监考,3号改卷,4号我有时间,我和你一起参加。”围在一旁的孩子都说:“我要参加,我也要参加。”就这样,魏莱作为发起人在班级里号召,很快就召集了8个孩子,并在考试之后建立了微信群。所有的车辆、参与人员、活动时间……都有魏莱和小伙伴商量而定,于是我们就在2018年2月4日(立春日)开启了“爱在春天里”的活动。那天是立春,万物生长的日子。魏莱是项目活动的发起者,从策划,时间,人员,车辆……都有孩子们讨论完成。之所以命名为“爱在春天里”,孩子说是因为在2018年立春这一天开启的活动,所以有了这么好听的主题名称。
2月4日下午2:30准时学校大门口集中。魏莱的爸爸,张艺涵爸爸,马馨茗爸爸,三位鼎力支持的爸爸。魏莱,贺湘恒,马馨茗,张艺涵,张靖晗,李睿怡,李睿怡的阿姨及弟弟一起去福利院看望那些福利院的孩子。我们一起去参加了这个活动。我给孩子们读了绘本《葡萄》,希望把爱传递,让孩子感受到爱就是令人费解的恒久忍耐。
接接着我们拿出“百变小棒魔法教室”的工具箱,我们快速分好四个组,五六班的孩子和福利院的孩子结成新的联盟,分成四组。我们确定了主题“你好,2018”,有家长,孩子们共同合作完成。这个过程中,我有了一个发现:福利院的孩子由原来的不参与、不说话、封闭和自卑,慢慢的转变到感兴趣和动起手来。尽管在此过程中,这些孩子一开始不和我交流、沟通,但是慢慢的当我走过去,就会说出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原来我一直实践和研究的“百变小棒魔法教室”迁移到这里也会产生魔力,让创意和想象在这些自闭、内向、自卑的孩子内心也会滋生滋长,丰富起来。慢慢的,在我们五六班孩子的带动下,他们开始分享自己的想法。回来的路上,我和孩子们再次聊起来,觉得这样的实践活动很有意义,魏莱可以建立这样的一个公益社团,我们要定期坚持开展这样的公益活动。同时这是第一次尝试,以后的活动,都有孩子或一个家庭发起项目活动,有班群里孩子们自主报名,策划,实施,总结。
白家琦妈妈的反馈:今天下午陪女儿参加了第一次寒假实践活动,走进了福利院,孩子们的新家很漂亮,真为她们感到高兴!女儿的班主任张老师为孩子们带去了绘本故事,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主题为“你好,2018”的拼摆活动,孩子们创意无限,也充分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把爱分享给每一个人,你会得到更多的爱!
我们在第一次尝试中,发现家长朋友及福利院魏院长的格外的支持。张艺涵爸爸说“张老师,我们非常支持您带领孩子开展这样的活动。”魏莱爸爸作为执行局副局长百忙之中愣是给我们当司机,把我们送到福利院之后匆忙赶回去工作。并且表示非常支持孩子的行为,并会一直支持孩子做公益活动。福利院的魏院长对我们表示万分的感谢,并诚恳的邀请我们能够每月一次和福利院的孩子联盟,因为福利院处于刚刚成立的阶段,太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针对第一次去福利院的情况,我们在大年初二(2月17日)再次发起“爱春天里”主题活动,这次我们要为福利院的孩子筹建一个“魔法教室”。
活动主题:为福利院的孩子筹建“魔法教室”。
活动时间:2018年2月21日
活动地点: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三楼小会议室参与人员:老师代表:张艳琼老师、华东师大张永博士(微信群远程指导)
家长代表:李睿怡妈妈、曹竞元爸爸、魏莱妈妈、白家琦妈妈、王昊哲王昊迪妈妈。学生代表:魏莱、贺湘恒、赵奕翔、李睿怡、王昊哲、王昊迪、白家琦、曹竞元。
因为春节还在旅途或其他原因但是依然大力支持和关注的家庭代表:杨喆铄妈妈及家人,张艺涵家庭代表。
发起活动的起因:2月4日去了福利院之后,发现那里的孩子目前存在的问题:物质不缺,最缺的是爱和陪伴。所以我就想到我正在研究的专题“百变小棒魔法教室”,这个“魔法教室”的建立会给孩子们一个更为自由和陪伴的空间,更有力的促使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创新、想像,也想让福利院的孩子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友爱和阳光下。
在大年初六,共11个家庭的家长和孩子都汇聚在一起,召开了会议,商讨了活动的计划、实施、及后续的安排。我们现场募捐了1100元,在新春伊始为福利院的孩子筹建了一个“魔法教室”。
寒假结束后,开学第一周周五晚上在学校多功能厅,我们召开了“2018你好寒假与学期初成果分享交流会”。完全是由孩子们自己策划、组织、实施到活动的完美展现,让到场的家长大为震撼,也首次把“2018,你好寒假”这一主题呈现在老师和家长的面前。而这次活动参与的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学校领导班子。而“爱在春天里”这一主题的分享再次引起更多家长、家庭、孩子的关注。我们的活动简直刷爆了朋友圈,有更多的家长在活动结束后咨询并埋怨我:“张老师,开展这样的活动,为什么不通知我们?”“张老师,这样的活动必须带上我们和孩子。”“张老师,这样的公益活动,必须有我们家庭的一份儿。”……
我们再次去福利院的时候,我的朋友三初的逯校长和他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同时带去他们学校募捐的200多册图书。我在理发店第一次认识的理发师宁宁在听到我和家长和学生的聊天时,一定要参与我们的活动。在后来的日子,微信告诉我:“张老师,我联系了我理发界的朋友,并和福利院的魏院长取得联系,一旦需要我和我的朋友随叫随到。”
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主题活动,就是在一个孩子的发起中,在不断的放大,介入的人群也在不断地增加,队伍在逐渐的壮大,爱的雪球就这样在这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驱动之下,充满着暖暖的爱意在春天里滋生滋长,不断地生根、发芽……
但是我们的初次尝试也有很多的困惑和困难,比如前期的调查、后期的评价都几乎形同虚设,那么在这样的专题之下的学习,正好填补这方面的空缺,给与我理论的指导和专业的引领,这也是学习力、研究力走向专业化的必经之路。
三、研究报告的思考读读了这篇论文《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市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什么是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格式是什么样子?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多的老师真实的状况就是倾向于学科教学的居多,投入学生研究的居少。即使参与到课题之中,更多的为了职评使用,缺乏研究的实效性和发展性。更多的老师就是临时抱佛脚,完成开题报告,完成结题报告,很少做到研究的常态化、专业化。
1.什么是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重要活动或决策之前,对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评估项目可行性、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对策等,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
类型和结构:类型:1.实证性研究报告 2.文献性研究报告 3.理论性研究报告
结构:题目、署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
1.实证性研究报告:如教育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主要是用事实说明问题,材料力求具体典型,翔实可靠、格式规范。这类报告要求通过有关资料、数据及典型事例的介绍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报告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往往跟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有关。
2.文献性研究报告:主要以文献情报资料作为研究材料,以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为主,以文献的考证、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信息、进展、动态,以述评、综述类文章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在教育史学、文献评论研究中用得较多。
3.理论性研究报告:狭义上的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对象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独特的看法、创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严密的逻辑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内在特点。理论性研究报告没有实证研究过程,因此对研究者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
(二)剖析研究报告
1.标题的思考:《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市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标题一下就让我们看明白了谁(学生、家长、老师),地域(常州某小学),研究主题(暑假作业重建),语言高度的提炼、概括研究的主题。
2.作者的思考:顾惠芬,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副校长,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燕,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硕士研究生。顾校长作为实践一线的领军人物,李家成老师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和李燕老师都为项目研究为顾校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指导建议。双方互生互长,把实践和理论做到有效结合。
3.摘要的思考:(1)摘要是课题研究的内容提要和研究成果的简短总结,能直接说明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和主要结论。(2)使读者看了摘要后能了解结题报告的概况,以决定是否值得阅读全文。摘要撰写要短小精悍、准确完整、严谨流畅,一般不要越过300字。我发现和我标注的几乎不谋而合,另外关键词、参考文献的写法要规范。
4.正文的思考:本篇研究报告的内容共分为五个内容:研究问题、研究基础、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讨论。
(1)研究问题
问题1:在暑假作业中,能否建立起“教师—学生—家长”高质量合作关系?
问题2:能否促进暑假作业与学生生命成长的有效沟通?
(2)研究基础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关于作业的研究,关于暑假作业、暑期学习与生活的研究。
(3)研究过程和方法这里让我感兴趣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139页下方的注解。让我明白了“幸福作业”中“幸福”是本班学生对班级生活的主题追求,其中,作业是学生最希望改变的领域,他们希望能“幸福作业”,即“轻松有趣、一举多得、亲子共赢”。另一个是每周每天的“幸福作业”的项目为:周一“美文神探”,周二能级pk,周三“龙娃说事”,周四“辞海学霸”,周五“记忆擂台”,周六“玩转世界”,周六“作家style”。我好奇的是这样的幸福作业的布置是实验老师顾校长的个体行为呢?还是综合各个学科、和数学老师、英语老师一起研讨共同布置的作业呢?这个问题我们也在尝试,到底如何创设属于我们的独有的“幸福作业”呢?值得思考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用大量的篇幅详细的记录了2015年6月到9月对暑假作业进行变革,即“幸福作业”(暑假版)的变革,这项变革经历了六个阶段。
从嘉兴汪加荣老师的感悟截取:
第一阶段:前测—暑假作业的理解与变革需求(6月30—7月2日);
第二阶段:第一次动员与策划—“走进社区,幸福牵手”小队活动(7月3日—7月8日);
第三阶段:第二次动员与策划—与“小队”同行,“秀幸福达人” (7月9—7月10日);
第四阶段:实践与指导—多元创造、互动与合作(7月11日—8月30日);第五阶段:展示与评价—个人、团队风采show(9月6日—9月10日);
第六阶段:数据搜集—价值评估与改进(9月11日—9月21日)
这六个阶段又和林燕群老师的感悟正好是一个互补,让我在梳理过程中清晰的明白每个时间节点顾校长在自己班级、有语文学科带动其他学科(数学学科、英语学科)、带动同年级的跟进、全校层面的推开和实施。
(4)研究结果:(一)多方对暑假作业满意度的提高和追求幸福的自信;(二)走向生活世界的教育合作关系的建立。(三)对生活世界变革的主动关怀和介入。在这一部分,用了大量的图表呈现了专业的调查问卷,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认真的研究和学习这些调查表,也让我明白了调查表原来可以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来搜集和整理数据。
表3学生对“幸福作业”(暑假版)效果的整体评价(%),此表从三个选项来调查:我对“幸福作业”(暑假版)非常满意(N=48)、我的家长对“幸福作业”(暑假版)非常不满意(N=48)、老师很不满意我们的“幸福作业”(暑假版)完成情况(N=48)
表4家长对“幸福作业”(暑假版)效果的整体评价(%)此表三个选项来调查。我对“幸福作业”(暑假版)非常满意(N=46)、我的孩子经常抱怨“幸福作业”(暑假版)让他/她不幸福(N=46)、老师很不满意孩子的“幸福作业”(暑假版)完成情况(N=46)
表5学生认为“幸福作业”(暑假版)对班级文化产生的效果(%)此表从四个选项来调查。我们同学的“幸福作业”(暑假版)、在开学后变成班级环境布置的内容(N=48)、开学以后,我展示了自己的“幸福作业”(暑假版)(N=48)、开学以后,我的“幸福作业”(暑假版)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N=48)因为有了“幸福作业”(暑假版们全班同学都很自豪(N=48)
表6家长认为“幸福作业”(暑假版 )对班级文化产生的影响(%)此表从四个选项来调查。从孩子们的“幸福作业”(暑假版),在开学后变成班级环境布置的内容(N=46)
开学以后,孩子展示了自己的“幸福作业”(暑假版)(N=46)
开学以后,孩子的“幸福作业”(暑假版)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N=46)
因为有了“幸福作业”(暑假版),我的孩子很自豪(N=46)
表7“幸福作业”(暑假版)中学生的参与状态(%)从五个选项来调查。非常赞成、比较赞成、不确定、比较不赞成、非常不赞成。
从这几个调查表的设计就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差距,从来没有这样认真地思考过调查问卷该如何设计?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人群该如何设计?真的是一门学问,让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专业的力量、研究的力量。
(5)讨论:首先:深入挖掘暑假作业的教育价值;其次,暑假作业需要兼顾差异性和均衡性;最后,暑假作业变革需要教师团队的通力合作。
我敏感于最后一个问题,在常州束彦老师的发言一度引起共鸣,众多老师的反馈让我的思考:在实践的过程中,暑(寒)假作业往往是各个学科老师各自布置各学科的作业,日常的作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除了学科老师的作业,学校层面还要布置很多作业,这个问题和现状都需要我们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改善、变革、真正的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上考虑。还需要班主任老师和科任老师的综合融通,共同商讨,才会有所改变,只凭一己之力,实在是步履维艰。同时还需要学校层面评价机制的改变,给与班主任老师最强有力的保障。我认为只有敢想,才会敢干,才会无所畏惧,只有内心充满着满满的“我愿意”,可能才会走得更远。而此次共读,每个人都对研究报告有着不同的理解,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有个自己的认知,但是交织在一起,又是20位老师、20种思想在碰撞。我们每个人既是打雪仗之人,又是那个第一个发起打雪仗之人,齐心协力、同生共长,雪球才会更加壮大,更加有力量,雪仗才会玩的有意义 。
《学生发展,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读后感1稿:基于“滚雪球效应”的思考2018-07-08 《学生发展,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读后感1稿:基于“滚雪球效应”的思考2018-07-08 《学生发展,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读后感1稿:基于“滚雪球效应”的思考2018-07-08 《学生发展,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读后感1稿:基于“滚雪球效应”的思考2018-07-08 《学生发展,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读后感1稿:基于“滚雪球效应”的思考2018-07-08 《学生发展,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读后感1稿:基于“滚雪球效应”的思考2018-07-0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