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很多有关数学教学以及研究报告类的学习,关于数学游戏的学习还是第一次,而且是如此高规格,学习地点距离家如此远的情况。好在正值暑假,恰是学习充电的最佳时间。


本次学习主题为“数学游戏,让数学学习有意思、有意义”,这是第一届上海悦远“数学游戏”设计与教学工作坊的开班活动。主办方邀请了台湾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暨师资培育中心教授,曾任教育研究所所长与师资培育中心主任。擅长数学游戏,解题研究、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这些头衔很高大上的样子,但一进会场,我们就见到了这个身材一点儿不魁梧,却满口台湾腔的梁老师。

一、有意思
本次活动的主题就是“数学游戏,让数学学习有意思、有意义”。
1.座位安排有意思
主办方独具匠心,一改以往培训座位安排的模式,既没有随机安排,又没有固定号码,而是在进入会场时由每位学员随机抽取一个卡牌,卡牌的正反各有一个数字,代表组号(红色数字)和个人号入座,组号已经按照顺序摆放在桌子上,每六个人为一组。为了避免占座、抢座,座位每半天前进2排;第三天最边上和最中间互换。
贴心、周到的安排既让每一位学员有机会认识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在随机组合成的组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合作,又让大家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中。
2.激励措施有意思
为了让大家准时参加活动,主办方在每半天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抽奖。抽到的组,如果每一位成员都能准时到达会场,将获得梁教授亲笔签名的书籍一本。下午是第一次抽奖,好多组都是因为缺人没能获得机会,我们是20组,同样未能幸免,有一位成员因为忘记带入场券,因为返回耽误了时间……有些小遗憾,希望后面几天还能有机会吧!
二、有意义
四天的学习,梁教授精选了24个数学游戏,贯穿在12个专题里。


1.数学游戏相见欢
这是第一环节,每组里每人选一个缘份数,并相互介绍认识后,梁教授出示每组里六人的分工,让大家各司其职。(1号小组长,2号学习委员,3号纪律委员,4号卫生委员,5号收发委员,6号记录委员)每组制定一个名牌,并上交,方便老师抽取与点明,在此过程中,组里各个成员便逐渐熟悉起来。我们组只有5位成员,有来自青海,浙江,河南,深圳,还有我这个江苏的,我们都从不同的省份和地区,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了一起,相识即是有缘,我们握握手,笑一笑,说一说,相同的职业让我们拥有太多的共同话题,自然很快便相谈甚欢。
热身活动是名为“圆形变变变”的折纸活动,不同颜色的圆形纸片,折成正三角形,梯形,菱形,正六边形,三角锥,纸盒,一系列的变化跃然眼前。
这一环节快结束前,梁教授安排了小考:口头+操作,口头任务是:讲出组里成员的名字;操作任务是:将刚才的圆形纸片折变的过程重新做一次。 梁教授随机抽取了一位学员进行小考,是对这一环节的小结,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在我们扮演学生这一角色的同时,明确作为老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怎么做才能随时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后续每一个环节结束,梁教授都安排了类似这样的小考。我相信,作为老师,梁教授这样设计的主旨是在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指导,是课堂技巧的传授,更是教师教育理念的渗透和潜移默化。
2.课程地图纵横走
所谓课程地图,梁教授所提出的想法就是我们教学中常常提到的课程结构体系。当然,因为教材版本的不同,教材设计有所不同。梁教授来自台湾,她选取了台湾某一版本教材一到六年级的所有内容,将它们按照数与量,代数,空间,概率几何几部分进行分类。在自由买卖的游戏体验后提出游戏设计课程需要关注的重点就是: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也就是纵向和横向的关系。而数学游戏的目标则指向两点:数学进步和感情升温。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我们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3.以教材为中心的游戏编拟
教师如果设计的游戏仅仅为了游戏,不能最终的服务于数学和课堂,很难得到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将很难坚持下去。在对游戏融入数学领域教学的相关研究中,梁教授已经带领她得罪学生们进行过多次的,全方面的,深入的研究。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我们将可以迅速吸收更多的养分。此环节我们体验了游戏:千军万马。大家被看成学生 ,以不同的数位结合数位上的数字,将多位数的认识,大小比较融入其中,大家边猜拳,边比较,在欢快的氛围中大家边游戏边体验,边学习边思考,对梁教授提出的:让学生去学,比你(老师)教来得更快!学生会教你怎么样去当老师。这些教育箴言,值得我们细细咀嚼。

4.教学案例体验
大家熟悉的大富翁,三巧板,四巧班,七巧板,在梁教授独特的创意后,大家参与的热情高涨,各个跃跃欲试。如果我们课堂里的学生也能像我们学习时的状态,何愁效率不高,效果不好呢?

一天六个小时的活动,丰富,精彩,有意思,有意义,我们既体验了作为学生时游戏的乐趣,又领略了作为教师时数学游戏设计的魅力。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梁淑坤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数学游戏,让我们一起期待后面更多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