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作者: JasmineYM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23:19 被阅读0次

连叔今天的文章依然是关于房子的。是对房地产本质的理解。昨天我也刚说了,安居乐业。连叔这里也提到了。好文章要多看几遍。

房地产的两个本质,不理解也有办法

原创: 连岳  连岳  今天

Edward Hopper,Houses

有理由相信,房住不炒将不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政策。

它将房地产变成一个特殊的有限市场。在限购限贷地区(这几乎等同于有投资价值的地区),当地居民有权利拥有一至两套房子。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房地产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中国的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你看好某个城市的房产,落户到当地就是了,这点并没有什么障碍,条件差的人了不起多花一点时间交社保。

但有见识优势及资金优势的投资者,已被彻底逐出市场。或许通过极其复杂的运作,仍有零星机会,但那交易成本过高,绝大多数人将放弃。

投资的核心是见识优势,你对事情的本质看得透,看到结局,赢面自然大。

房地产的本质只有两个:

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市场经济是自由交易下的分工。分工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细,它自然将人才、技术与资金聚集起来形成城市。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主要来自一座(或几座)大城市。就是远离城市的农业,离开城市提供的信息,也将无法运行。城市化是市场经济不可逆的演化过程。

人类思维里,有漫长的农耕记忆,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并不妙,它拥挤、忙碌、疲惫、更少自然景观,这都是反农耕的。对城市的爱,是后天养成的,知道在那些不太愉快的表象下面,是自由、选择、创造,是更多的机会和财富。人需要靠财富生存,人的欲望财富能满足,财富对人来说,像水和氧气一样重要。有些人一生咒骂城市,但一辈子不得不呆住城市,就是因为他只能在城市获得财富。

二是货币现象。各国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是持续贬值的,包括美元。认为持有美元就能保住财富,那是货币幼稚病。现在所谓的通缩,指的并不是货币变少,你手中的钱更加值钱,而是说“增加货币的速度慢一点”。

抵抗通胀,成为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好城市的房产,需求不停增加(新移民不停进入,人口增长),供给又有限(好地段的土地及房子是有限的),因此成为最好的抵抗通胀工具,它价格一直涨,本质上是货币现象,货币永远增加,价格永远上涨。你现在接受不了10万一平方米的房子,到了你一份快餐500块的时候,你就能接受100万一平方米的房子。

理解这两个本质,有难度,很多人终生不理解。理解的人,利用这个见识优势,通过收益获得资金优势,然后滚动变大,给他们时间,他们将买光优质房产。房住不炒,其实就是把这帮聪明人赶走,体现了弱势关怀。不过别人也只能帮到这,并不能强迫你买房子。

一个人买房子之前,是不是需要理解城市化与货币本质?我觉得不必,它确实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只要你对自己家人有爱,就行了。家人要有地方住,安居乐业,这也是人的本能,越爱家人,这个本能越强烈。在中国短短的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已经见过太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工作也不光鲜,只是依靠本能,拼命让家人有房住,然后住好一点,然后多一点房子,家庭财富就相当可观。

真正的爱,能够创造财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让家人过好了再说,这些人往往是人生赢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ng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