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职场性价比

职场性价比

作者: 毛小小 | 来源:发表于2022-10-18 14:08 被阅读0次

从初入职场到职业生涯结束,个人职场性价比如同梭子一样,呈两头尖、中间大,年轻时或岁数大了性价比都不高,当然,我说的是大概率,最高的时候是在人身体健康、年富力强、有了一定的工作历练,收获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运用到工作中去,有很强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单位创造了经营效益、社会效益,或辅助相关部门创造了经营效益、社会效益。这个时候,我们对岗位的贡献是最大的,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薪酬可能是平均水平,作出的工作贡献却高于平均水平,也就是我们与同样资历的同事比起来,表现更突出、更优秀。

从学校毕业、步入职场,职业生涯刚刚起步,薪酬当然也是起步价,即便如此,价格还是高于价值,谁让我们还是个学徒呢,于是,有志青年们5+2、白加黑、996的干,修行不辍,深耕不渝,量变到质变,终于取得了小小的成绩、有了喜悦、有力动力,在自己的岗位上胜任工作,一些人幸运地纵向晋升,有了一个更大的平台,见识更多,锻炼更多,经验积累的快,薪酬有的提升,个人能力有了提升,性价比慢慢变得越来越高。

如果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干了许多年,没有纵向提升,也没有横向做过内容更丰富的工作,多年重复一样的工作内容,工具化思维根深蒂固,许多人开始对手头的事变得漠不关心,能推诿就推诿,能拖延则拖延,此时开始,职业生涯开始走下坡路,性价比在一天天下降,有些单位索性拿起刀,给性价比的人来个痛快,划定个年龄要求,多大岁数以上的老员工“一刀砍掉”了。

对于职场人,我们还是希望自己的性价比高吧,赢得尊重,赢得自信。想变得性价比高,除了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

我多年相处的一个同事,原在统计岗位工作,可谓“绝对敬业”,报表做得没得说,数据来源都有回路,自己对这些数字也是门儿清。上班时间早于绝大多数人,下班也几乎是最晚走的那一个,休息日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可每次晋升,总也轮不到他,看似不公平吧,但这里面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我发现每次领导在公开场合讲话,问到数据就把他叫起来,想得到他数据的支持,来说明工作中的进展和问题,可每次叫他起来,他总回答不出,领导也只好尴尬地把这类话题滑过去。久而久之,领导印象中此人没悟性,让他带团队,也带不出什么精兵强将来。同事干到四十出头时,一赌气辞职了,下海经商去了,后来听说一点微薄的家底也几乎让他赔光了,被迫又找了一个单位入职,从做一个新的老员工开始起步。

问题出在哪儿? 出在我们工作中只埋头拉车,没有深度思考工作的底层逻辑吧,没有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没有很好的总结提炼成自己的数据资产,这是提升工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性价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oj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