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中心目标是什么
以前看书,总以为要系统,要读完,要有始有终,哪怕略过一页,也深感不安。今天看了《这样拆书就够了》,有几点收获,其中之一便是读书,真的不一定读完。
一本书拿到手,从封面开始,一直读到结束语,甚至按照笑来老师的方法,“只字不差的阅读”,时间消费巨大暂且不说,从头到尾读完后,脑子里真正能剩下多少,真不好说。
从头到尾读书,是以书本身为中心。
但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应该以什么为中心?
读书应该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的成长和收获为中心
今天意识到这个问题时,轰然发现,以前自己对读书的认识和方法是有问题的,也明白了李笑来一直强调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中第二个“学习”的含义。现在的我可能连正确的学习姿势都没掌握,所以读书才会事倍功半,才会读完跟没读差不太多,才会读了书也用不上,因为以前的读书都仅仅为读而读,没有回顾,没有笔记,没有总结,读书虽多,但效果还不如大学时期看的书有印象。
因此,读书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要以读者有收获,取得成长为目的,而不需要从头到尾,梳理框架脉络……那是太学究的读法。像书中提到的张瑞敏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从其中寥寥几句话,结合自身情况,总结出海尔“日清制度”,奠定了海尔未来多年的高速增长。
今后读书的方式,读的过程中,注意结合自身的生活、工作实际,多思考,善总结,遇到精彩处,无妨就停下来,仔细琢磨如何将书中道理应用或提高实操当中的能力,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同类别书籍,读法也应不同
书籍浩如烟海,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穷极一生,也只能窥其一斑。过去三四年时间,虽不是无时无刻,也算是频繁地买书、读书,对筛选书籍也有一定的感觉。
书籍是分类的,目前自己涉及到的书主要包括几类:
- 实用型:书中内容真正能学以致用的,就是书中所说的拆。
- 信息型:纯粹是为获取某些信息而读,并无太大的内在逻辑性。
- 专业型:主要是指某些领域的专业书籍,比如会计、财务管理、投资分析、金融市场等。
- 故事型:主要是些故事说
不同书籍的读法不同,实用型的书籍需要与实践结合,需要不断实操;信息型的只是为获得某方面的信息,并多少论证与分析;专业型只是特定领域的特定知识;故事型的就不多说了。
实用型的书籍可以跳读、节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