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先说一下我为什么要读书:
为了获取信息。
因为我是一个反应迟钝,甚至是有点笨拙的人,导致我从影像或者声音中获取信息会有点困难,所以我就只好通过“看字”来获取信息。
所以我读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纸质书、电子书、杂志、各类型微信公众号、知乎,等等。
(二)
读书给我带来什么:
1.宽泛的思考。
只要阅读量提升,就会积累许多词汇。词汇就是对人、物、情的描述。丰富的词汇有助于你间接认识许多东西。
词汇就是思想这片沃土上萌发的绿芽,然后你的思考逐渐抽条。绿芽越多,能成型的思考越多。思考的越多、越宽泛,就越会取悦自己、安慰自己。
2.成形的逻辑。
由于听音、识物对我来说有点困难,所以我和人语音交流也会有点难度,就是一般的闲话家常,我也会有点卡壳。所以我一般都依赖于和别人打字沟通。因为一段文字可以反复阅读,一句话却说过就完了。
但是语音交流和文字交流到底不一样,语音更考验即时反应能力。
在我近几年有意识的加强文字阅读以后,对自己掌握的知识会产生一种归纳的作用。之前从各种途径获取的信息是不成体系的、零散的,在经过成体系的书本的引导之后,这些散乱的知识会自动归拢到一起,形成一条逻辑链。
基础内容储备充足了,脑子自然而然会对它进行层次划分。层次分明以后,逻辑能力自然也会提升。
3.稳定的心态。
每天要面临的选择太多太多了。每一次选择总会不尽人意,也难免会后悔,因为没有被收入囊中的东西永远在你不远不近的地方诱惑着你。
读书不治后悔症,但是可以让你更加坚定你的选择,就是让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拥有的东西上。这听起来好像是心理学,但是不用专门研读心理读物。因为各种书目描绘的是作者的故事,你看的故事多了,自然会将别人的经验转化到自己身上。
一本书在心里的份量薄若蝉翼,那么十本书就是厚如纸张,一百本书更加重。这些沉甸甸的份量就是使人心态稳定的“秤砣”。
4.更加包容。
这个和上一条有所相关,见识的多了,接受的自然也会多。这种包容更多的是针对自己。包容自己的外形外貌,包容自己的性格,包容自己的成绩,包容自己的失败,包容自己的错误,等等。
包容不是给自己找理由,找开脱,找犯罪台阶。而是承认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意,承认不完美。然后把目光从瑕疵上面挪开,对准发光发亮的地方。
(三)
读书要防备什么:
1.防备自满。
读书刚入门的我之前有一段时间存在自满的心理,这是因为接受的零碎信息多了,我就会产生一种“我很有能力”的错觉。
这就像是葫芦形通道,刚刚通过葫芦嘴,走入一处小空间,我就以为我来到了大世界。其实这就是读书带给你的一点甜头,但有的人以为这就是全部的糖了。
2.防备目的。
我个人理解……如果是考试、比赛,或者是这本书里面的确有你所求的答案,那当然要带着目的读书。
至于在其他情况下读书,其实就不用带有目的去阅读。目的就像自己绑架自己。给自己松绑以后,在轻松的状态下,这看看、那瞧瞧,才能发现惊喜。
3.防备急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
读书是一种见效很慢很慢很慢的自我提升途径(其实应该也没有一日千里的好办法)。选择了读书,就一定要按捺急切的心理,坚持读书一年也不见长进也很正常。我到现在都不算是长进很多,所以我还在读书。
就说这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