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鸡蛋那么多,反而感觉没以前那么好吃了?
今天中午,妈咪做了西红柿炒蛋和麻婆豆腐,蒸的米饭里还夹杂着麦粒.自己扒拉了两口就吃饱了,妈咪叹了口气道,她小时候鸡蛋都是家里来客人时,才舍得用的,或者是某次考试成绩不错,家长会奖励吃一颗鸡蛋,那时候觉得鸡蛋特别好吃.为啥现在小孩鸡蛋也不爱吃,饭也不好好吃了.还讲上学时,大家总是觉得饿,妈咪会偷偷的在做一家人的饭时,悄悄给自己煎一个小饼,那时候吃饼的感觉真是畅快无比,现在倒是好了,饼随便吃,蛋随便吃,反而不吃了.
妈咪说的我内心有些难过.妈妈讲的“苦日子”是物质相对匮乏的那个年代.现在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及网络的发展,反倒以占有为荣,而不是足够就好.一只就够用的口红,会有各种不同的颜色,衣服要不同款式,喝水的杯子不同的液体要配合不一样的材质的杯子才能有更好的喝水体验.各色短视频,消息,让人随时能得到想要的信息和快乐.我们丰富了,同样离自然也远了些.
这次回家备考,在家里的楼房住着,上星期才回了一趟家里的平房.爸爸妈妈喂了30只鸡.每天老爸都会很细致并开心的去给他的小公鸡们添水拔草喂食,这是真正的养鸡的快乐.同样我也喂了一只鸡,在支付宝上,已经有几个年头的时间了,但是这样近距离的观察鸡,还是第一次.老爸的鸡宝宝们喜欢吃草,老爸有时忙没时间拔草喂鸡就会在老妈的菜园里拔一些比较老的蔬菜喂鸡,鸡宝宝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蜂拥而上,头一伸一伸,有的凑不到前头来,就会用嘴叨前面的鸡宝的羽毛,强势的凑上前来.再反观自己支付宝上的鸡,你到我家吃饭,我到你家串门,通过手机频幕显示,并耗费了我们一些有限的视力资源,毕竟手机看久了,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如果说有那么一丢丢的快乐,就是用它来做公益,捐鸡蛋.
晚上鸡宝宝会很认真的睡觉,早上一大早就开始叫唤着饿了要吃,如果没有新鲜的草,只吃饲料,它们也不会开心,有点怏怏不乐.
就在上周,自己看了一篇短新闻,讲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比人类预期的要快的多.
这真是个奇妙的时代,就是我们永远知道很多的消息,却无法一一去印证,无法亲自去体验的一种到达方式.却无时无刻的让我们“到达”许多地方.
可是我连自己的身边的小花小草,似乎都许久未注意.今天的阳光怎么样,云朵如何?
为啥饭不香了?可能是因为当时物质条件的匮乏,我们满足了自己的生理需求,就会感到快乐.而现在,我们的生理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人们就会有新的不平衡的状态需要去满足.同时,“暴力”的信息流,时刻在“勾”走我们有限的注意力,当我们注意的消息“过载”了,会造成我们对其他一些本该有感受的事情的“麻木”态度.毕竟每个人的注意力资源都是有限的,究竟是自己去控制分配还是被吸引,可能可以选择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