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阅读《行为:关于人类最好与最坏的一面的生物学》全文
我见:
杏仁核对感官信息有一个快速优先通道,也就是说,在你还没有意识到你到底看到了什么的时候,杏仁核就已经判定这是威胁并进入应激状态了。
我们都试过在一些极度的高压状况下,做出一些当时觉得无比正确但事后毁青肠子的事情。这就是杏仁核控制了前额叶皮层,情绪战胜了理智,于是你的判断力彻底失灵。
当你解释某个行为背后的动因时,要非常谨慎,不要轻易评判。而且要意识到,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变化的可能,时间带来的变化,经验带来的变化,环境带来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个人会变化,大脑会变化,新的神经元会产生,新的回路会连接上,旧的回路会断开。换一个情境,最坏的行为可能转变为最好的行为。
不要以为某个大脑区域、某种荷尔蒙、某个基因或者某个童年经验、某个进化机制可以解释一切。
我思:
再好的想法也要落实到行为上,落实到实践里。我们评价一个人,一般也会从他的言行入手。他做了什么事?遇到问题他是怎么反应的?紧急情况他是怎么处理的?
对我们特别关注的人,我们还习惯根据我们自己的感觉、观察、理解来解释他的行为。把他的行为合理化。或者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来帮助他改变行为。
人的行为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过去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件事所沉淀下来的某种感觉,某种习惯都会影响他的行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行为是一种积累的结果。
但人的行为又会根据环境甚至只是自己当时生理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有些影响因素可能是我们原先觉得无关紧要的。
比如说书中举的一个例子:
以色列一项研究总结了1112例监狱假释听证会的结果,发现预测一个法官是否允许保释最可靠的判断标准是,案件听证会举行的时间和法官上一顿饭的时间差。如果一个法官刚吃过饭,犯人有60%的可能得到保释;如果他没吃饭,犯人得到保释的几率就很低。其中一部分道理我们能理解,身体的血糖水平直接影响前额叶皮层的表现。如果你去问法官,为什么这个人可以保释,那个人不可以,他也许会引用政治哲学的各种理论来解释他的决定,但连他自己都不会意识到,事实上是低血糖让他的前额叶皮层做出决定,“去监狱待着吧”。
了解了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解释各种行为,就能更为客观公正。面对问题孩子,我们对自己就没那么苛求,不会想着一招转化,就会多一点耐心。与他们谈话与他们交流,指导他们行为的改善,就会多一份柔软,多一份等待,多一份连接,多一份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