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朋友问过我关于读书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问到我读什么书都时候,我总感觉这个问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背后的思维逻辑非常的庞大,但是并不复杂 ,如果想要 讲清楚却 也不那么简单,所以我只能谈谈我简单的一些思考。
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了,不过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应该该算是一个好的开始,我 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喜欢读绘本,后来逐渐发展到讲故事,小时候班里的同学 都还 喜欢听我讲故事,我的故事其实都来源于自己看的故事书,现在想想我那个时候是个特没创造力的人。所以 基于我小时候的记忆我 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女儿们阅读了,不过这个大多数家长都在做,也 并无 稀奇。
学校里面是读书的高峰期,不过大部分都是课本知识居多,那个时候也无暇思考太多课外的东西,少了一些延伸阅读的经验是那个时候的遗憾,不过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喜欢延伸阅读的同学写出来的作文都特别的有灵感,这个也是我对阅读的初级认识体验,因为阅读是吸收和输入 ,只有不断的吸收才会有好 的输出成果。包括你的言语 谈吐沟通,不经意间都透露出你读过的书的一种气质。所以既然关乎气质 的问题,那么读什么书就一定很重要了,可是到底 读什么书 合适呢?这个一直都是困扰我多年的一个问题,我也一直在不断的坚持阅读,听着周围的老师介绍,还有上着网上的课程听课,却总是觉得没有找到心中想要的那个答案,总是觉得哪里不对。
有一次人生的低谷期感觉心情压抑,那一次倒是让我意外收获了一份答案,当然不是全部答案,在自己心情低落的时候人的选择会有多种,当然如果选择是喝酒唱歌发泄之类的话,那么自然也就 与书无缘了,而我就是想选一本书来释放自己的心情,之后发现这个方法挺好的,心情的好坏也左右了选择书的类型,很有趣的现象。当时我记得我选择了国学方面的书籍,有几本《论语》《菜根谭》《弟子规》等等之类,当读到古人对于事物那种简单执着,对于自己内心的光明与坦然,很多情绪都会得以释怀,尤其喜爱《大学》当中的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忽然觉得人生的内心境界居然还可以如此的高远,那为何还要 拘泥眼前的情绪的狭隘呢?
当有了这种体验之后,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的文化蕴含了很多的哲学思维的智慧,这也是找到了读书的一种方向吧。其实读书不需要追求多,有的朋友一见面就喜欢跟别人说,你读过什么什么吗?你听过什么什么吗?然后就 开始背诵章句以显其知识渊博,这种情绪可以 感知到,我个人比较反感这种形式上的读书,这种人一般都有读书焦虑症状,我曾经也有过,总觉得应该背诵几句出来才好啊,其实大可不必,这都是 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如果你对一门喜爱,那么你就会反复品味思考,自然也就 记住了,我们成年人读书毕竟不是孩子,先囫囵吞枣的背诵下来,成年人的记忆 就是理解记忆,那我们就 应当遵循 成年人的记忆 规律来。所以现在的我也不再焦虑于读书的多少,更多的是侧重于内心的感受和理解,不再附庸风雅的与人炫耀,而是沉下心来思考对自己的意义所在,就如同一位尊敬的长者告诉我的:读书就是为了明理。
不过读书还是需要一定的量的,刚才我说的只是“道”的层面,读书也分门类的,《道德经》上面说的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找寻规律 的东西一定是越简单越好,也就是明理寻道的过程是做减法的,读经典其实就是找寻这种规律,将其简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但对于知识的获取必须是要海量的,这个时候就是两个原则了,第一个是坚持阅读,第二是高效阅读,知识技能方面的东西必须要不断补充和更新,甚至还需要不断在实际中验证才能获得,这个也算是我定义 的阅读的第二层境界,就是不断补充知识理论学习,有点像我们读书时候学习的数理化之类的常识,这些知识点必须通过不断积累 的,文凭毕业证只是一个你积累后的证明 材料而已,而这个材料仅仅只是你人生的开始 ,后面不管有没有 人发毕业证给你,你都要意识到这种 积累的重要性,只不过你换了一个 场景而已,不是在学校,而是在 社会,这就是我 提出 的人生认知理论,就是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认知体系,让自己不断觉得有趣。做到这一点 的人,才会成为一个有变化的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
任何事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会有摩尔效应了,简单的说就是读书读到一定阶段就会有阅读的积累效应开始出现,一方面你的思考在改变行为,行为实践又不断的丰富认知提升思维,形成一种循环体系。具体的表现就是你会发现之前看不懂的书 开始能看懂了,之前难读的文字容易了,还有就是读书不是为了简单的读完,更多的是挑选阅读,为了解决自己的某个问题而读了,这种有目的性的阅读其实也是一种思考力提升的表现,读书是能够不断提升改造我们的大脑思维的,不过这种美丽的感受很多人却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去等待 ,就好像股市处于低谷的时期很多人都纷纷离去,能够坚信自己投资理念坚守其中的很少一样。大部分人都喜欢短期能看得见的好处利益,而读书对个人来说是一种长久的投资,短期投机的心理是无法做到的。当读书抵达这个阶段的时候,内心反而就会安静下来了,这个时候不会为了读完某一本书而焦虑,而是为了切实弄懂自己想要知道的答案而寻找方法,所有的阅读都变得非常的目的性强而且有意义了,这里说的目的性并非功利主义,比如读诗歌、散文,其实读了不一定能有什么现实作用意义,但是能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的安静与美好,从这一层面来看,这也是读书有选择的目的性的。
世间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读书只是其中的一件事而已,但是也是人性修炼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当然人的成长不可能只有读书一条路,还包括旅行看世界、参加专业的培训指导、向别人学习都是成长的途径,但是每一种途径都会经历与读书一样的心智成长的过程,我很喜欢西游记这部小说的寓意,我觉得整个取经之路的描述,就是为了讲述一个人的心智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最后抵达自己理想的那个圣境的过程,人世间每一件事情的经历都可以是心性提升的机会,前提是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那些已经明确自己目标的朋友我觉得就快乐的坚持读下去,读书不必在乎旁人的眼光,要向那些去往西藏拉萨朝圣之路上的藏民一般,尽管磨破双手膝盖,但依然坚持一步一朝拜的走向他们心中的圣地,这种坚持唯有信仰才可以支撑,也是因为有了信仰才是最幸福的人。对那些暂时还没有明确方向的朋友我想说就是:不要再顾虑读什么书了,只要开始就好,因为开始就意味着你踏上了“取经之路”,路上你会遇到你意向不到的惊喜,路上你会慢慢找到你需要去的方向,找到属于你自己心中的“朝圣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