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离日常行用内 直到先天未画前

不离日常行用内 直到先天未画前

作者: 木千之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14:29 被阅读851次

一周之中,承上启下,平稳过渡到周末。周一周二重新研读论文,今天上午和Y老师一起讨论。由于目前自己这个方向只有自己一人,因此讨论班也局限在两个人。小规模的讨论倒是很容易放得开,讨论的也比较自由。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已经阅读了一些文章,发现这些文章都在使用机器学习的相关算法。因此接下来,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开始自学机器学习,理解主要的算法,然后考虑如何在这个领域开展工作。今天定好计划,这段时间先集中精力来学习这部分知识。

昨天就下定了决心,今天终于开始实施。下午休息起来后拾起来《中国古代哲学简史》读了一章,重读第一章,学到不少东西。第一章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那么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呢?

冯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问题是力求将出世与入世合二为一的问题,而力求解决这个问题的精神,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我自己的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就在于一直努力将“出世”与“入世”结合起来的精神,这也符合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的优秀传统。对于这种精神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内圣外王”的理想。“内圣”指的是个人的人格修养;而“外王”则指的社会上的功用。不见得内圣者一定为王,这里是说内圣者适合为王。

另一个体现可以从今天的题目诗句看出来,这是大哲王守仁的一句诗,原诗是:

《别诸生》  王守仁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欲识混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这里所说的意思通白来说就是:大道理就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行为当中,同时也存在于老百姓先天的良知当中。可以看到这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是最实用的,但是却并不肤浅。

*******************************************************************************************************************

自己要坚持每天都读一点书,学习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岂止是学习,生活、工作、做人皆是如此,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每天不停地忙来忙去,结果越来越懈怠,越来越消极,而如果能够每天读点书,每天都能够积极向上地学习工作。所以,每天读一点书,在精不在多。

这段时间,丫头一个人在家照顾昂昂备考,很是辛苦。自己不在身边,做不了太多,只是希望可以做丫头情绪的垃圾桶,做大雨中的一把伞,尽量做好来京的后勤工作。

还有最后一周,一起加油!

相关文章

  • 不离日常行用内 直到先天未画前

    一周之中,承上启下,平稳过渡到周末。周一周二重新研读论文,今天上午和Y老师一起讨论。由于目前自己这个方向只有自己一...

  • 不离日用常行内 直到先天未画前

    王阳明原文是: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改“造”为“到”,就比较符合自己的状态了。

  • 【随笔】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继续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兴致来时,就贴两张图到微信群里和朋友聊两句。我说,我很赞同冯老先生关于什么是哲学的观...

  • 玄远冷隽 高简瑰奇 ‖ 第二期红杉林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阳明语录【别诸生】 圣学的真谛是让每个人都能内...

  • 不离日用常行内

    不离日用常行内 王阳明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后一句我们先忽略它,着重在前一句。 人们...

  • 诗与灵魂的对话

    阳明语录: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在生活中修行 圣学的真谛是让每个人...

  • 古人云

    古人云: “绵绵圣学已千年, 两字良知是口传。 欲识浑沦无斧凿, 须从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 直造先天未画...

  • 宇宙

    发于阴阳 不离五行 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 禅绕字母(三)

    完成图 未画阴影前

  • 秋叶

    眉前枝上若凋零, 飞来未驻短时经。 悠园看叶秋华满, 只在妖娆内作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离日常行用内 直到先天未画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qu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