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非虚构文学创作》第七部分技巧。
提纲:作家的路线图。最好的提纲应该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要列出非虚构文学作品的提纲,有一个不容改变的规律,在构思故事情节之前,先完成调查研究工作。为什么要列提纲?因为他对你在写作中创造视觉概念有实在价值。提纲能够为故事提供一个框架,这个结构可以使作家不至于偏离主题太远,还可以帮助想出已经在脑海中形成印象的词语。
本节建议要像电影导演那样,用场景的方式来思考。提纲是思维路线图,提醒作者为读者存储哪些信息,以及在描写的接收线路上谁站在那里。
在场景中创造图形,意象作为战略保证。从一个意向开始,例如描写一个人的手。叙述一个动作。描写周围环境。问一个你一直想问的问题或者就事情开始一段对话。让这个问题成为场景的催化剂。回到那个人的手上。这里揭示的是,怎样利用意象、动作、描写和对话来生动有效地呈现故事的戏剧性。
保持距离:平行的世界。学会让自己和故事保持距离。我觉得这里最重要的是这一点:情感事实才是最重要的。对读者来说,最终是读到优秀的书,这也是故事中的情感作用的直接结果。很多历史小说或推理小说描写的事件和情形都是作者的情感事实,毕竟认为过去的人们不曾遭受我们所面临的复杂情况,或者过度乐观的认为未来的人们能够摆脱人类的基本情感,都是幼稚的想法。目标是要忠实于自己的感情和对事件的描述,但是使自己与之保持距离,并且尽量掩饰。
曲折前行和跳跃:定位真正主题的方法。 这一节是教我们如何开拓思路,在开拓思路中发现真正的主题。他给出的方法是:在实际的地方和想象的地方进行曲折转换。在事实和神话之间转换。在时间上跳跃转换。在自己和抽象概念之间转换。在拓展和集中之间转换。用动态代替静态,用静态代替动态。主要的用意是:学会灵活思考,练习在各种方向下快速转向,从而不致于墨守成规,或是思路进入死胡同而被迫停止。
使用小图景的原因。这里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太急于分享故事,太急于把想法诉诸纸上,从而导致的结果就是写出了一个大图景。虽然整个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都出现了,但这个大图景显得很单薄。关键的问题是:让故事令人难忘的丰富的细节,没有机会浮现出来。只有把大图景打碎成小图景,他们才能浮现出来,而这需要时间和耐心,一旦那些小图景完整了,而且能串联起来,那么故事也就发展充分了。刚入门的作家往往把故事的框架写出来,就算完成了,但是细节却被遗落在路边某个地方了。
是细节将读者从感觉,甚至是感情上与故事联系在一起,并且正是这种联系,使读者记住了这个故事。要审视我们笔下的故事,是否可以分解成几个小故事?要关注我们的故事,要注意识别审视那些细节。
词语与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这一节主要是说文章的用词要符合人物生活的环境,要切合人物的身份。
日常生活里要学会倾听人们在说什么,还要注意他们的位置,说话的方式,挥动的手势等,这能让你选择合适的词语来描写人物,以及他们的动作,还有动作发生的地点,以及动作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每一个好故事至少是两个故事。故事应该像一个圆圈,但是在最后时刻不是把圆圈闭合,而是应该转向另一边再展开。每个人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命运,都应该是不确定的。
我们这位读者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在为讲述另一个故事做铺垫。我个人的理解,这里主要是讲故事的变化,流动,多样性产生了丰富感。
不要只是描写,唤醒他,让他变得真实。本节的主要意思是:使用沉浸式的体验,让自己先进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去观察,去体会,在文章中把感光印象和相关的细节写下来,这是文章能否活起来的关键。
我们每个人在紧张,恐惧,难过,甚至十分暴力的情况下,往往会注意到周围平时不去注意的东西,有时候坠入情网,或者因生活中出现一些意外的转折,感到幸福时,我们会留意到一件曾经很熟悉的东西,并以全新的眼光重新打量他。不管何种情况,对重要细节和感官印象的丰富描写的魅力都在于带给读者引人入胜的感觉,能够让我们站在作者的角度,赋予所描写的事件以权威性,使读者感到身临其境。
我们达到了吗?如何绘制结构路线图。本节主要是解决决定哪些信息该省略。主要是避免那些不能提供新信息的部分,那些重复前面想法的部分,或者那些会分散读者注意力,偏离主题的部分。用地图这个隐喻,意在强调要避免兜圈子。
很多作家都会在开始部分写很多,但是如果我们在故事的中间部分展开结构,那么开始出现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被抹掉,或被组合成背景故事。
行文简洁。这里主要是要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把平凡的生活写得兴味盎然。
真实的虚构。本节主要强调运用所有的写作技巧来捕捉自己理解的真相。所谓的真实,实际上都是自己理解的真实。所以在非虚构性文学创作中可以进行合理的猜测,对可能性进行探讨。这一节与第二部分可能法一节的说法基本一致。
在回忆录里巧设真实场景。作者可以选择讨论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引用确实记得的事实,也可以描述作者对自己记忆的怀疑,这种写法对读者来说很有趣,也很有启发意义。
通常不管你感觉场景的描写多么顺畅,真相和意义才是关键所在。在写法上可以把总结和反思的要素结合起来,以揭示真相和领悟意义。实际上,在回忆录里揭示真相,是叙述者给读者的礼物中最为丰富的部分。
一般现在时的力量。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相互配合,第一个对此时此刻立即做出反应,第二个解释那个时刻的后果,这两个自己之间的张力能够激活叙述,使人顿悟。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与第六部分声音对话和声响《天真和经验非虚构文学创作中的声音》一节内容指向大致一样。
即兴变奏。 所谓即兴变奏,我的理解就是对现存的一个事实提炼出其中的细节出来,看看可以怎么从什么样的角度切入,来写成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