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苏小妹
因为我自己很早就来到大城市打拼的缘故,所以我的朋友,整体上分两拨:一拨是来到一线城市打拼时认识的;还有一部分,就是那些还在老家的朋友们。
大城市这些朋友们,很多也都是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小县城或城市来到这里打拼的,他们当中,有些是原国企员工,有些是内陆省份医院护士,还有些,是初中毕业就走上社会的,不论来自来个领域,哪个阶层,如今的他们都已在这个一线城市混得风生水起。有些办自己的工厂,有些有自己的档口,还有些,虽然没有自己创业,但在所在的企业里,要么是高管层,要么是业绩突出的一流销售,拿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
而我在老家的这些朋友,也都有些共同特点,工作稳定清闲,但相对的,收入也比较稳定,好几年工资水平还就那样。
常常听家乡的这些朋友抱怨,说收入如何如何低,工作如何如何没有更高的发展,然后他们也会说,真想辞职出去南方闯一闯。而且,有这样想法的还不在少数。
但是,直到如今,他们许多仍然拿着那份死工资,鲜少有人辞掉稳定工作出来,更别说干成什么大事业了。
看得多了,我常常会想,为什么我那些在家乡的朋友,一个个头脑灵活,文化水平都很高,但却为什么一直甘于或者说不得不过着这样一种没什么更大发展的工作呢?
而相反,在南方这些朋友,许多都并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也没有太突出的家世,但为什么他们却能最终突破平庸,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对于一个人而言,什么才是使他突破自己的阶层,最终逆袭,获得更高成就的关键因素呢?
思考的多了,我慢慢发现一些普遍性规律。正是这些规律,使得我的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的朋友们,一点点走到如今的位置。
一、 任何环境下,都心怀梦想
就是说,不管身处什么境地,都不能丢弃梦想。
关于这一点,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70多岁才开始画画,80岁上仍在绘画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的摩西奶奶。她就曾一直怀有梦想,并未因几十年枯燥的农场生活而磨灭自己的梦想。
如果摩西奶奶早早就认定自己只能是农场工,而放弃掉自己的绘画梦想,又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就呢?
我的朋友里,也有这样一位。
这个朋友起点不高,初中毕业就来南方打拼。在那些日子里,他睡过天桥,端过盘子,最艰苦的时候,身上只有2块钱,可是即使那样的情况下,他也从未放弃过出人头地的梦想。
如今,他是一家大型工厂的创始人。
所以你看,只要一直怀抱梦想,就能在任何环境下,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而这,是你跳脱原先生活的最大动力。
并且,心中的梦想,还会是你不断向上过程中的灯塔,让你知道自己最终,将要去向何方。
二 、 要敢做,也要敢想,不要受身边大多数声音的影响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讲她考研的事情,她本科学校很普通,非985非211,在绝大多数考研人眼里,这是一个不太敢想象考名牌大学研究生的群体。
但是当时她就是想考那个985学校,觉得非它不可,一战不行就二战,不行再三战,总之是抱着必胜的决心,这个决定在她考研路上一直没有动摇过。
但她却遭到了来自外界的各种阻拦,许多亲人一直在劝她工作,说是家庭经济原因和个人年龄原因,直到考试前夕,还有电话打来。
但是最后,她坚持下来了。
现在,她正在当初向往的那所985院校读研。而这个想法,在当初,被她身边大多数人认为是白日做梦。
所以你看,除非有故事中这位网友的决心和不为外界声音所动的强大内心,要不然,想要成功逆袭,跳脱原来所在的阶层,真的很难。
三 、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前一阵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你不是拥有10年工作经验,而是把1年的工作经验用了10年”。
这句话很能说明大多数普通人的发展现状,那就是,工作年限不短,但能力却一直停留在工作第一年习来的工作技能上。
正因为如此,这些人一直停留在职场的中低层次,升职和加薪都非常缓慢。
同样,这类人逆袭的机会也很微小。
反过来说,如果想要逆袭成功,就要不断学习,让自己每天都有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从平庸的大多数中渐渐脱颖而出。
四 、 去结交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新朋友,让自己一直保持开放的心态
逻辑思维在一期节目中提到过,衡量一个人有没有进步的标准,就是看他的人际圈子里有没有不断增加更优秀的新朋友。
一个人能力的提升必然会导致社交圈的升级,如果身边全是几十年的老朋友,那么很有可能,你已经停止进步 。
要提升自己的层次和水平,就要多去结交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新朋友,让自己时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眼界。
上文中提到的我那些老家的朋友,就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呆在一个封闭的小县城,一个不知今夕何夕的事业单位,他们想要逆袭,让获得更大的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想要从平庸到卓越,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光要有梦想,还要敢想敢干,持续进步,哪怕每天只是进步一点点。最后,还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眼界,结交不同层次的朋友,这样,假以时日,一定能渐渐脱离平庸的大多数,成功跃迁到更高一层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