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心

事情是这样的。
妈妈和爸爸下象棋,把爸爸给赢了。
五岁十一个月的哥哥在旁观战,妈妈和爸爸开始第二局时,哥哥好像也想玩了,就拿走了妈妈两个车,爸爸索要棋子,哥哥放下妈妈的棋子,又拿走了爸爸两个车,爸爸随手拿来两个雪花片代替。
过了一会儿哥哥又来了,把爸爸的將在棋盘上翻过面去了。
“就你在旁边老捣乱,要不早赢了!”爸爸总被打扰不高兴了,耍小孩脾气。大手一推,棋盘全乱了。
妈妈眼见哥哥表情不太对,对爸爸说,“你自己输了棋,别赖孩子。”
妈妈又接着安慰哥哥:“跟你没关系啊,爸爸现在是小孩儿别理他。”
这时微信消息来了,妈妈打开手机查看信息的功夫,哥哥和爸爸已经在床上扭打成一团,弟弟时不时扑向爸爸,父子三人战况激烈。
片刻后。
“呜呜呜。。。”哥哥闷声哭了。
妈妈的视线离开手机查看情况,原来是爸爸把哥哥捂在了被子里,哥哥害怕地哭起来。
妈妈内心一阵无奈,却没有说话。想等待合适的时机安慰、帮助哥哥。
哥哥长大了,会因为哭鼻子觉得难堪,从被子里逃出来,逃进了妈妈的怀里,又背过身去。
妈妈没有急着安慰哥哥,只是安静地抚摸着他的小后背,再轻轻拥抱了一阵。
有些事,孩子们总要学会自己去面对。
过了一会儿,哥哥平静下来,妈妈和哥哥简单讨论了一下。
“好点了吗?”
“好点了。”
看着哥哥有点懵的小表情,妈妈突然没忍住笑出来。
“你不觉得爸爸很可爱吗?”
“不觉得。”
“因为我们是爸爸最爱的人啊,所以他才会放心地和我们撒娇,展现他最真实的样子。”
哥哥听了妈妈的话,陷入了沉思。大概,他也觉得爸爸有一点可爱了,就跑到客厅去了。
妈妈听到了他和爸爸软软的对话声,只觉温暖。妈妈和爸爸有一个好温暖的小宝贝。
又过了一会儿,哥哥来到卧室,妈妈准备和哥哥一起从头开始梳理一下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以便分析问题所在,再讨论解决办法。
“还记得这件事是怎么开始的吗?”
哥哥没有说话。
妈妈说:“是不是因为一开始你拿走了妈妈和爸爸的棋子?”
“不是的。是因为,明明是爸爸一开始说让我给妈妈看看的棋的,爸爸又说我捣乱,所以后来我才那样的。”
那一刻,妈妈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件事根本不是自己原来所想的样子。如果妈妈没有再和哥哥沟通一下,是不是就会一直误会着孩子?
妈妈不由得想到,生活中最亲密的家人之间,如果没有刻意的促膝长谈,又该有多少没有被准确传达的情意?
也许许多的渐行渐远、误会厌倦、爱意不再都是这样一刻又一刻的误解累积起来的。而原本,那些所谓的覆水难收都是可以在良好的互通心意中,被挽回、被真心地拥抱。
后来,妈妈向哥哥传递了这件事自己的想法——如果哥哥不说,妈妈根本就不清楚事情原本的来龙去脉。
“哥哥,这件事情爸爸是有错。但是,你也应该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直接拿走爸爸和妈妈的棋子。因为这样,我们根本就不明白你心里的想法,最后反而是你自己被埋在被子里了,是不是?”
“可是,爸爸有时候都不听我说的,而且爸爸太强壮了。”
“宝贝,我们只能做好自己能做的。别人是怎样的反馈、别人怎样做,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是,如果你不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别人根本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明白吗?”
“......好吧。”
“那下次,怎么办?”
“我就说出来。”
“比如说,我现在是爸爸。”
妈妈粗声粗气地说:“要不是你在这捣乱,我早赢了!”
妈妈正等着哥哥配合妈妈演下去,却只见哥哥脸上笑意渐浓,接着呵呵笑出了声:“哈哈,弟弟,妈妈太笨了!要不是你捣乱!”
兄弟俩笑闹着就跑出去了。
妈妈在想,虽然这次演出没有成功,至少哥哥理解了爸爸和妈妈。
还是不要着急,我们慢慢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