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太不像话了,她居然对我大吼大叫,还把房门摔得叮当响。”
“孩子长大了,跟我们越来越不亲,回家连个招呼都没打就自己进屋打游戏了。”
……
在家庭里、学校中,孩子的问题总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但昨天下午林爱燕老师的亲子沟通课却让我们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最终只是家长的问题。我们应当首先学会与孩子沟通,培养与孩子的感情,甚至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与人和谐相处,成长为一个社会能力强、充满自信的人。
在沟通上,我一直是人笨口拙,给自己生活、工作上带来了不少烦恼。我想如果能成为沟通的高手,促进亲子关系和谐的同时,让自己成为更善解人意的人,甚而用自己的正面形象去影响身边的人,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聆听了爱燕老师的亲子沟通体验课,有了一些感触。
第一,肢体语言胜过话语本身。爱燕老师说:“情感表达=7%语言文字+38%语调语气+55%肢体语言”。道理千千万,不如一个爱的拥抱,平等的对视以及微笑的眼神。
第二,情绪面前,不讲道理,而是安抚情绪。有一则录像里,一个一年级模样的孩子在背诵乘法口诀,但始终背不住“三五十五”的口诀,而家长则是一味用生硬的语气对她说背五遍,背十遍。结果小女孩在五分钟视频的极度崩溃状态依然不会背。为什么?因为孩子有情绪。一个人有情绪,她的理智脑是无法压住情绪脑的,这正是她背不下的原因。倘若我们能抱一抱孩子,运用同理心对她说:“这感觉不好背,妈妈看出你快哭了。”让小女孩放下情绪,再背。我想便不至于这么崩溃。
第三,克服评判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方面是我认为最难做到的,我想不加以练习很难做到。爱燕老师组织了一个情景剧,帮助我们掌握。她首让一个人当小孩,很生气地回到家,扔下书包,生气吼道:“我不想上学了,狗屁学校狗屁老师。”其他人充当妈妈,学会去安抚她。在演练过程中很快我们就遇到无法帮助孩子摆脱情绪的问题了。但爱燕老师则在孩子提出“我不上学,不想见到老师和同学”“我要转学”时,没有说教、批评和直接讲出解决方案。而是用一句句温柔而平和的语言如“发生什么事啦?宝贝。”“如果你不上学了,你打算干什么呢?”“有没有比转学转班更好的方法呢?想想看。”“宝贝,这是个好主意,为什么不试试看?”轻松化解了这起冲突。
从这些学习和感受中,孩子很多情绪上的话并非真实,而是情绪话。我们发现孩子世界比成年人单纯,但也更情绪化。尤其在家长面前,他们很难去掩饰和压制自己的情绪。这时,家长在沟通中能做到不讨好、不指责、不打岔,而是梳理情绪,了解事实,表达感受,最后不加代劳的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促进亲子有效沟通最好的办法。
道理千千万,稳定情绪第一步,我依然不能保证自己能做好,未来的实践也会暴露很多我的沟通问题,但那又怎么样?至少我在觉醒了。也希望对亲爱的你有所启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