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千世界,论道须弥山。2019年3月30日,第二届须弥山大会在江苏常州举行。会议由江苏省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能源”)主办,星星充电承办。会议围绕“智慧能源,电动时代”展开主旨探讨,与会嘉宾涵盖政产学研媒融八百多人。
在“看10年•想象力论坛”中,更是汇集了时下新能源车企的“半壁江山”,就智慧能源场景应用及新技术革命对驾乘体验的改变,创新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畅想性观点,爆点不断,精彩纷呈,在场观众纷纷大呼过瘾。
华人运通创始合伙人、副总裁宋京博士带来“‘三智’战略下的能源思考与布局”主题分享,内容实录如下:
大家好!我今天代表华人运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未来出行的一些想法,和我们最近做的一些工作。
“新四化”,大家看到这几个字并不陌生,所谓我们这些年谈到的“新四化”,在两年前参加电动汽车百人会的时候,第一次听到智能电动网联和共享,大家知道这四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以充电为例,这次大会讲到充电,智能充电,为电动车充电和实现网联化、智能化的充电,找充电桩也好,有效的充电也好。最终我们实现共享,这个共享并不是说共享单车,是共享我们的充电资源,高效的、智能化地解决用户的痛点。
实际上四化我们讲到了,光讲智能汽车并不能完全解决用户的痛点。一方面一个智能的汽车到了一个非智能的环境里是没法实现智能化的。还有一个例子,如果我们的电动车走到了一个没有充电桩的城市,或者说我们未知充电桩分布的城市,充电也没有解决用户的痛点。究竟我们应该怎么去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华人运通是一家新公司,我们重新思考了一下,对未来出行,用户的痛点和未来怎么实现智能化,我们首先是从人出发,人的需求,用户的场景。
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现在人的智能化特点,提出了我们所谓的三智想法。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这三点相辅相成,那么怎么实现?我们刚才讲到了我们华人运通是一家新公司,我们希望能从一个新的起点来思考,站在须弥山上能够看得更高,看得更远,重新改变人未来的出行。
未来出行,未来光车不能解决问题,今天讲到智能化,智慧能源,电动出行,不只是车,我们要考虑到路和未来的城市。
讲到三智的概念,要从设计角度讲,我们开发了所谓超体智能架构:以车为起点,从车到路打通,最终融入到智慧城市。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从用户场景上来讲,有智能家居、智能充电、智能驾驶,一切的一切都通过物联网,把数据全部打通,实现最终的智能化。
在这里面不仅仅是数据,也关乎未来能源,能源怎么分享?怎么管理?这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从而我们可以打破只是车、路很封闭和城市这样的界限。从智能角度考虑我们分了大概三个层次:
第一,单体智能,就是车里面的智慧。例如传感器、算法等;
第二,混合智能或者叫集合智能。比如说车和路的系统,车和充电平台的融合;
第三,群体智能,怎么融入到大数据,怎么融入到城市,这里的城市不是狭义的一个城市,可能是一个群体的城市,可能是一个国家,可能是全世界。
从数据和能源角度来讲,以充电为例,从车作为一个节点到充电,到汇入能源系统,这是一个数据流,从能源角度来讲,有了这个数据流,就能够实现智能化。包括从充电,到充电网络和未来整个能源管理,各种各样的能源管理,是从太阳能,也或许是火电等各种各样的能量。
那么我们说到单体智能就避免谈不了车,由于我们开发了整车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使得我们能够使整车的能量管理更加优化。包括控制技术,包括热管理的技术,包括整个高效电驱动技术。
我们设置的电子电机架构是世界上非常先进的一款架构,具体来说上面装备了超过300个传感器,这300个传感器大概70多种,控制器超过150多个,大部分的软件功能都有OTA的功能,我们通信采用以太网,有一个G的带宽,我们的算力利用我们的域控制器,每一个域控制器可以达到50TOPS这样的算力,这对于未来的数据和运算是一个强力的支持。
单体智能到群体智能,也就是从车到充电系统,充电平台,数据贯通和智能化的管理,最终实现优化的充电,提高效率,解决用户痛点,提升用户体验。现在的能源体系需求在家居、工业、商业几方面,往大说,整个能源体系,由于电动车的汇入,将成为一个移动的能源节点,它可以充电也可以放电。
电的来源也是多元化的,这是电能优势,可以是光能、水电、风电等等。最近工信部的苗部长也提到了,中国要大力发展车联网,使得我们的路要更加智能化,实现数字化。我们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在智路协同方面做了探索。
最近我们做了一个项目,智路项目。这个项目我们认为在国际上是领先的,因为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因为现在大部分智能驾驶都是在封闭和半封闭的园区里示范运行,我们完全是一个七公里开放的道路,有三公里是城市交通,四公里是高速,这里面还包括高速公路上坡下坡的自动驾驶。
在自动驾驶里面上坡道下坡道的是一个比较挑战的话题,在这个路上有多种交通十字路口,这十字路口有的有交通灯,有的是没有的,还设置了很多施工状态,还有紧急车辆的状态来演示车路协同的功能。
通过5G还有V2X这样的技术,我们能够做到车路感知、云端标配,从而达到对车辆的控制,在这条路上我们装了很多传感器在路边,有雷达,有摄像头,通过云端和车的交互。这样就实现了感知的协同,计算的协同最终是智慧的协同。
谢谢大家,刚刚短片中不是一个虚拟的动画,是真实路面上拍摄的,这个里面涉及到差不多20个实际场景,包括路权的管理,编队行驶,以及非常有挑战的自动驾驶的上坡道和下坡道等等。如果车能够真正实现自动驾驶,光车是不够的,一定要车路协同,才能实现最终的自动驾驶。
今天我们在须弥山讲到了很多智能能源也好,电动出行也好,这是一个行业的课题,华人运通将秉持开放和合作的态度,只有大家系统开放,共同合作才能一起打造未来。
从开放角度来讲,应该是整个架构的开放和数据的开放,还有服务体系的开放,从而可以实现像充电平台等各种各样的服务平台,一定是这样,我们才能尽快成功,才能引领世界。
从合作角度上来讲,我们的合作也是多个层面的,我们已经与盐城政府、上海临港政府等关于智能驾驶,以及各种各样的智能交通的合作。我们还与同行合作,与产业链合作,比如说像国电,星星这样优秀的企业展开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功打造未来,华人运通也会继续推进三智战略的落地,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最后实现共建、共享、共赢,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