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必处处强硬,柔软亦可战胜一切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想占上风,拔得头筹,然而,在人的一生中,这种强势住往却是人生路上前进的障碍。试想,我们有多少次不是因为一点小事而动了怒,有时还大打出手,酿成天灾人祸。
前段时间的公交车坠河事件,只因一个女士坐过了站,便使一旁正常行驶的小轿车遭遇飞来横祸,而她所在的车里的一车人都坠江而亡。看到如此惨剧,我们不禁想:如果当时那个女士懂得用柔软的力量来处理事件,或许事情的结果会理想很多。
那位女士已经坐过了站,如果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的,最好也只是表示对自己的懊恼,提醒下次一定要保持警惕;而如果是司机造成的,那位女士要是实在不能原谅司机的过失,也可安全下车后,再向公交公司投诉该司机。因为这件事再怎么圆满地解决,也不可能在该女士当时要下车的时间和地点下车了。发生了的事不可逆回,我们只能寻求对未来造成最少干扰和伤害的办法。
然而,该女士采用了最强势的办法,责令司机马上、立即、随时停车。这个办法如果在路上车辆来往相对较少的时代或地点采用,就算违法,至少也不会造成性命之忧。而且这性命不仅仅包括这满满一车人,还可能包括这辆车前后左右行驶的车辆上的人。
当然,我也明白这种人是连自己一点小小的不快都不会选择忍耐的人,是不会在乎别人的性命的。但如此在乎自己,一点点不顺都不能忍受的人,应该是在乎自己的性命的吧?
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事,谈不上大谋,但也往往因为强势而打乱我们生活的节奏。我们能不能用一种客观的生活态度来化解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和危机呢?
02
美国白宫史上最年轻的副幕僚长艾丽莎,身为一名女性,却在“美国最高权力层”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一篇报道曾这样描写艾丽莎:
九年来,马斯特罗莫纳科(指艾丽莎)一直在幕后引领着奥巴马的政治轨道。2011年,《新共和周刊》把她列为“华盛顿最有权势却最不知名的人”;根据政客新闻网报道,她“几乎负责了奥巴马政治崛起的方方面面”。即使她引导了这个管理着全球最强大国家的人的生活,但她在媒体中的形象仍然保持着社会女性在公共生活中的两种(非常矛盾的)角色:玩弄权术的狡诈之人和爱吃纸杯蛋糕的啦啦队队长。
艾丽莎所面临的压力与危机,比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显然要大得多,她是怎么在处理这些的时候,依然让人觉得她会是一个爱吃纸杯蛋糕的啦啦队队长的?艾丽莎告诉我们:是柔软的力量。
她说生活不必处处强硬,柔软亦可战胜一切。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以柔克刚,可见大刚可战胜小刚,而一旦刚到一个极致,想要战胜,就是要转换思路,用柔来化解之。
柔软本是一种无力的表现,而要使柔软具有力量,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只有独立的人格、充分的准备、自信的直觉、谦逊的心态、风险的管理、善良的内心等这些才会使你的柔软具备力量,正所谓大智若愚,长袖善舞。
近日去世的蓝洁瑛也曾有丰华正茂的青春,无可限量的前途,但生活一连串的打击,使柔弱的她不堪重负,一度让她精神错乱,穷困潦倒。前半生风光无限,后半生却未能振作,最终在55岁时凄惨离世。
而“湾仔码头”水饺的创始人臧健和,在拖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出国与夫团聚时,遭丈夫背叛,不愿与人“共享丈夫”,辗转香港逗留,在人生地不熟的陌生环境,却撑起了一片天,打造了“湾仔码头”这个响当当的水饺品牌。
03
柔软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使柔软了具备战胜切的力量,一定要有异于常人的坚毅与自律。
1994年,18岁的艾丽莎跟随朋友们大老远跑去华盛顿特区参加了纽特的演讲活动,她最引以自豪的是在活动结束后,她在拥挤的人群中跳到了纽特的车的引擎盖上。虽然只站了几秒钟,并没有可能为美国的政治创造一点影响力,但她说还是对这样的活动上瘾了。
艾丽莎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但在她的记忆中从未缺衣少食,总是感到满足与开心。她感谢她的父母给她足够的爱和自由。她在16岁向她妈提出想放弃学了12年的舞蹈时,她妈爽快地答应了。艾丽莎也没有让妈妈失望,她没有因为放弃舞蹈而变得无所事事,而是参加了许多她觉得有意义的活动:在学校乐队吹笛子、上法语课、当临时保姆、在谷仓房劳作、去超市当收银员。
这许多参与社会的工作,都为她日后的工作提供了思考依据,管理一个国家就要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多些接触与实践,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百利无害。
艾丽沙在跟随奥巴马团队之前,在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的竞选团队做过实习生。她29岁,成为当时还是参议员的奥巴马的日程主管;32岁,助力奥巴马成功地竞选了美国总流;35岁,她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副幕僚长,被称为美国权刀圈的传奇。
《柔软的力量》是艾丽莎一本自传式的回忆录,讲述了她的家庭生活和从政之路。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并不是让时间的先后顺序讲述的,而是从如何具备柔软的力量的十个方面来分析柔软在她工作中、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艾丽莎的人生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成长励志故事,柔软的力量贯彻她的整个生涯,强硬和强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柔软亦可战胜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