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渔樵问对

渔樵问对

作者: 鸿运易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0-10-28 06:11 被阅读0次

    (北宋)邵雍

    《渔樵问对》通过渔樵对话来消解古今兴亡等厚重话题,作者是邵雍,北宋儒家五子之一。邵雍学贯易理,儒道兼通,他毕生致力于将天与人统一于一心,从而试图把儒家的人本与道家的天道贯通起来。《渔樵问对》着力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和哲理。这本书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并加以诠释。目的是让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渔樵问对》中的主角是渔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渔父之口。在书中,渔父已经成了“道”的化身。

    【原文】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弛担息肩,坐于磐石之上,而问于渔者,曰:“鱼可钩取乎?”

    曰:“然。”

    曰:“钩非饵可乎?”

    曰:“否。”

    曰:“非钩也,饵也。鱼利食而见害,人利鱼而蒙利,其利同也,其害异也。敢问何故?”

    渔者曰:“子樵者也,与吾异治,安得侵吾事乎?然亦可以为子试言之。彼之利,犹此之利也;彼之害,亦犹此之害也。子知其小,未知其大。鱼之利食,吾亦利乎食也;鱼之害食,吾亦害乎食也。子知鱼终日得食为利,又安知鱼终日不得食为害?如是,则食之害也重,而钩之害也轻。子知吾终日得鱼为利,又安知吾终日不得鱼而为害也?如是,则吾之害也重,鱼之害也轻。以鱼之一身,当人之一食,则鱼之害多矣;以人之一身,当鱼之一食,则人之害亦多矣。又安知钓乎大江大海,则无易地之患焉?鱼利乎水,人利乎陆,水与陆异,其利一也;鱼害乎饵,人害乎财,饵与财异,其害一也。又何必分乎彼此哉!子之言,体也,独不知用尔。

    ——【译文】——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边。

    有一樵者路过,

    放下柴担休息,

    坐在大石头上,

    问鱼者:“能钓到鱼吗?”

    答:“能。”

    问:“鱼钩上不放鱼饵能钓到吗?”

    答:“不能。”

    问:

    “钓到鱼不是鱼钩而是鱼饵,

    可见鱼因吃食而受害,

    人因吃鱼而受利,

    都是因吃其利一样,

    而结果不一样。

    请问这是为什么?”

    渔者说:

    “你是打柴的,

    与我工作不一样,

    又怎么能知道我的事呢?

    然而我可以给你解释一下。

    鱼的利和我的利是一样的,

    鱼的害和我的害也是一样的。

    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鱼受利于食,我也受利于食,

    鱼受害于食,我也受害于食。

    你只知鱼终日有食吃而为利,

    又怎知鱼若终日无食吃而为害呢?

    如此,食物的害处太重了,

    而钓鱼的害处却轻了。

    你只知我终日钓到鱼而为利,

    又怎知我若终日钓不到鱼而为害呢?

    如此,我受到害太重了,

    而鱼受到的害却轻了。

    若以鱼为本,人吃了鱼,则鱼受到了伤害;

    若以人为本,以鱼为食,人无食吃则人受到了伤害。

    更何况在大江大海里钓鱼,又是多么的危险?

    鱼生活在水里,人生活在陆地,

    水与陆地不同,其利益一样。

    鱼受害于饵,人受害于财,

    饵与财不同,其害处一样,

    又何必分彼此呢!

    你说的,只是事物的本质,

    而不知事物的变化。”

    (体、用是古典哲学中的一种辨正关系,体表示事物的本质、本性或本体,用表示事物的作用、发展变化或结果。)

    【原文】

    樵者又问曰:“鱼可生食乎?”

    曰:“烹之可也。”

    曰:“必吾薪济子之鱼乎?”

    曰:“然。“

    曰:“吾知有用乎子矣。”

    曰:“然则子知子之薪,能济吾之鱼,不知子之薪所以能济吾之鱼也。薪之能济鱼久矣,不待子而后知。苟世未知火之能用薪,则子之薪虽积丘山,独且奈何哉?”

    樵者曰:“愿闻其方。”

    曰:“火生于动,水生于静。动静之相生,水火之相息。水火,用也;草木,体也。用生于利,体生于害。利害见乎情,体用隐乎性。一性一情,圣人能成子之薪。犹吾之鱼,微火则皆为腐臭败坏,而无所用矣,又安能养人七尺之躯哉?”

    ——【译文】——

    樵者又问:“鱼能生吃吗?”

    答:“煮熟之后可以吃。”

    问:“那必然用我的柴煮你的鱼了?”

    答:“当然。”

    问:“那我知道了,

    我的柴因你的鱼而发生了变化。”

    答:

    “你知道你的柴能煮我的鱼,

    可你不知道你的柴为什么能煮我的鱼。

    用柴煮鱼的方法早就有了,

    在你之前人们就知道,

    可世人却不知道柴的作用是火。

    如果没有火,

    你的柴就是堆积如山又有何用呢。”

    樵者:“愿意听你说其中的道理。”

    渔者:

    “火生于动,水生于静。

    动静相生,水火相息。

    水火为用,草木为体。

    用生于利,体生于害。

    利与害表现在感情上,

    体与用隐藏于性情中。

    一明一暗,

    只有圣人才懂柴与火的道理。

    就像我的鱼,

    没有火烧煮直到腐臭烂掉,

    也不能吃,

    又怎能养人身体呢?”

    【原文】

    樵者曰:“火之功大于薪,固已知之矣。敢问善灼物,何必待薪而后传?”

    曰:“薪,火之体也。火,薪之用也。火无体,待薪然后为体;薪无用,待火然后为用。是故凡有体之物,皆可焚之矣。”

    曰:“水有体乎?”

    曰:“然。”

    曰:“火能焚水乎?“

    曰:“火之性,能迎而不能随,故灭。水之体,能随而不能迎,故热,是故有温泉而无寒火,相息之谓也。”

    曰:“火之道生于用,亦有体乎?”

    曰:“火以用为本,以体为末,故动。水以体为本,以用为末,故静。是火亦有体,水亦有用也。故能相济,又能相息,非独水火则然,天下之事皆然。在乎用之何如尔。”

    ——【译文】——

    樵者问:

    “火的功能大于柴,

    我已经知道了。

    那为什么易燃物还要柴引燃呢?”

    答:

    “柴是火的本体,

    火是柴的作用。

    火本无体,

    通过柴燃烧后才有体。

    柴本无作用,

    待火烧起后才为有用。

    因此,

    凡是有体的物体,

    都可以燃烧。”

    问:“水有体吗?”

    答:“有。”

    问:“水能燃烧?”

    答:“火的性质,

    遇水后能与之对立而不能与之相随,

    所以灭了。

    水的性质,

    遇火后能与之相随而不能与之相对立,

    所以热了。

    因此有热水而无凉火,

    是因为水火相息的原因。”

    问:“火的功能来于用,它有体吗?

    答:“火以用为始,

    以体为终,所以火是动的。

    水以体为始,以用为终,

    所以水是静的。

    因此,火有体,水有用,

    二者既相济又相息。

    不止水火,

    天下的事物都如此,

    就在于你如何应用。”

    【原文】

    樵者曰:“用可得闻乎?”

    曰:“可以意得者,物之性也。可以言传者,物之情也。可以象求者,物之形也。可以数取者,物之体也。用也者,妙万物为言者也,可以意得,而不可以言传。”

    曰:“不可以言传,则子恶得而知之乎?”

    曰:“吾所以得而知之者,固不能言传,非独吾不能传之以言,圣人亦不能传之以言也。”

    曰:“圣人既不能传之以言,则六经非言也耶?”

    曰:“时然后言,何言之有?”

    樵者赞曰:“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又何思何虑!吾而今而后,知事心践形之为大。不及子之门,则几至于殆矣。”

    乃析薪烹鱼而食之饫,而论《易》。

    ——【译文】——

    问:“如何应用呢?”

    答:

    “通过意识得到的,

    是事物的本性;

    通过语言传授的,

    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通过眼睛观察的,

    是事物的形状;

    通过数量计算的,

    是事物的多少。

    如何应用,

    阐述万物的奥妙,

    只可意会,

    而不能言传。”

    问:“不可以言传,你又如何知道的?”

    答:

    “我之所以知道,

    我就不是言传得到的,

    并非我一人不能言传,

    圣人也不能用语言来传授。”

    问:

    “圣人都不能用语言来传授,

    那六经不是语言传授的?”

    答:

    “那是后人编的,

    圣人又说了什么?”

    樵者闻听,赞叹说:

    “天地的道理具备于人,

    万物的道理具备于身,

    变化的道理具备于神,

    天下的各种道理都具备了,

    还有什么可思虑的!

    我从今天开始,

    才知道事物的变化如此之大,

    还没有入门,

    真是白活了。”

    于是,樵者解开柴生火煮鱼。

    二人吃饱了后而论《易》。

    【原文】

    渔者与樵者游于伊水之上。渔者叹曰:“熙熙乎万物之多,而未始有杂.吾知游乎天地之间,万物皆可以无心而致之矣。非子则孰与归焉?”

    樵者曰:“敢问无心致天地万物之方?”

    渔者曰:“无心者,无意之谓也。无意之意,不我物也。不我物,然后定能物物。”

    曰:“何谓我,何谓物?”

    曰:‘以我徇物,则我亦物也;以物徇我,则物亦我也。我物皆致,意由是明。天地亦万物也,何天地之有焉?万物亦天地也,何万物之有焉?万物亦我也,何万物之有焉?我亦万物也,何我之有焉?何物不我?何我不物?如是则可以宰天地,可以司鬼神。而况于人乎?况于物乎?”

    ——【译文】——

    渔、樵二人游玩于伊水之上。

    渔者感叹说:

    “世上万物之多,

    纷杂繁乱。

    我知道游戏于天地之间,

    万物都以无心来了解。

    并非像你熟悉的那样简单。”

    问:“请问如何以无心来了解万物?”

    答:“

    无心就是无意,

    无意就是不把我与物分开,

    然后物物相通。”

    问:“什么是我?什么是物?”

    答:“

    以万物为标准,

    则我也是物。

    以我为标准,

    则万物也是我。

    我与物一样,

    则道理简单明了。

    天地也是万物,

    万物也是天地;

    我也是万物,

    万物也是我;

    我与万物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如此可以主宰天地,

    号令鬼神。

    更何况于人?

    何况于物?”

    【原文】

    樵者问渔者曰:“天何依?”

    曰:“依乎地。”

    曰:“地何附?”

    曰:“附乎天。”

    曰:“然则天地何依何附?”

    曰:“自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气。其形也有涯,其气也无涯。有无之相生,形气之相息。终则有始,终始之间,其天地之所存乎?天以用为本,以体为末;地以体为本,以用为末。利用出入之谓神,名体有无之谓圣。唯神与圣,能参乎天地者也。小人则日用而不知,故有害生实丧之患也。夫名也者,实之客也;利也者,害之主也。名生于不足,得丧于有余。害生于有余,实丧于不足。此理之常也。养身者必以利,贪夫则以身循利,故有害生焉。立身必以名,众人则以身循名,故有实丧焉。窃人之财谓之盗,其始取之也,唯恐其不多也,及其败露也,唯恐其多矣。夫贿之与赃,一物也,而两名者,利与害故也。窃人之美谓之徼,其始取之也,唯恐其不多也。及其败露,唯恐其多矣。夫誉与毁,一事也,而两名者,名与实故也。凡言朝者,萃名之地也;市者,聚利之地也。能不以争处乎其间,虽一日九迁,一货十倍,何害生实丧之有耶?是知争也者,取利之端也;让也者,趋名之本也。利至则害生,名兴则实丧。利至名兴,而无害生实丧之患,唯有德者能之。天依地,地附天,岂相远哉!”

    ——【译文】——

    问:“天依靠什么?”

    答:“天依靠于地。”

    问:“地依赖于什么?”

    答:“地依赖于天。”

    问:“那天地又依附于什么?”

    答:

    “相互依附。

    天依靠于地形,

    地依赖于天气。

    其地形有边涯,

    其天气无边际。

    有与无相生,形与气相息。

    天与地就存在于终始之间。

    天以它的作用为主,

    形体为次;

    地以它的形体为主,

    作用为次。

    作用的表现称作神,

    形体的有无称作圣。

    只有神和圣,

    才能领悟天地的变化。

    平民百姓天天应用而不明白,

    所以有灾害产生利益丧失。

    名誉是次要的,

    利益才是害人的主体。

    名誉产生于不知足,

    利益丧失于有余。

    危害产生于有余,

    实际丧失于不知足。

    这些都是常理。

    生活于世必须有物质,

    故贪婪的人时时寻找利益,

    因此有危害产生。

    想出人头地必须出名,

    故世人都争强好胜,

    因此有东西丧失。

    窃人财物称之为盗。

    偷盗之时,

    唯恐东西偷的少,

    等到败露后,

    又恐东西多定罪大。

    受贿与收贿,

    都是一种物品,

    可却是两种名称,

    是因为利与害的不同。

    窃人物品时存在侥幸心理,

    偷时嫌少,逮时嫌多。

    名誉的兴与毁,

    虽然是一件事,

    可却有两种结果,

    是因为得到或丧失的不同,

    大机关事业单位,

    是出名的地方;

    集贸市场,

    是聚利的地方,

    能不以争名夺利的心态居其中,

    虽然一日官升三级,

    获利百倍,

    又怎能伤害得了你呢?

    因此争名,是夺利的开始。

    礼让,才是取名的根本。

    利益到来则危害产生,

    名扬天下则实物丧失。

    利益到来又名扬天下,

    而且无祸害相随,

    只有重德者才能达到。

    天依靠于地,

    地依赖于天,

    其中的含义多么深远!”

    【原文】

    渔者谓樵者曰:“天下将治,则人必尚行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言也。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利也。尚义,则廉让之风行焉;尚利,则攘夺之风行焉。三王,尚行者也;五霸,尚言者也。尚行者必入于义也,尚言者必入于利也。义利之相去,一何如是之远耶?是知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行之于身,不若尽之于心。言之于口,人得而闻之,行之于身,人得而见之,尽之于心,神得而知之。人之聪明犹不可欺,况神之聪明乎?是知无愧于口,不若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若无愧于心。无口过易,无身过难,无身过易,无心过难。既无心过,何难之有!吁,安得无心过之人,与之语心哉!”

    ——【译文】——

    渔者说:

    “天下将要治理的时候,

    人民必然崇尚行动;

    天下将要叛乱的时候,

    人民必然崇尚言论。

    崇尚行动,则诚实之风盛行;

    崇尚言论,则诡诈之风盛行。

    天下将要治理的时候,

    人民必然崇尚仁义;

    天下将要叛乱的时候,

    人民必然崇尚利益。

    崇尚仁义,则谦虚之风盛行;

    崇尚利益,则争夺之风盛行。

    三王时代,人民崇尚行动;

    五霸时代,人民崇尚言论。

    崇尚行动必注重于仁义,

    崇尚言论必注重于利益。

    仁义与利益相比,相差的有多么远?

    所以言出于口,不如行之于身,

    行之于身,不如尽之于心。

    言论出于口,人得以听到;

    行动在于身体,人得以见到;

    尽职于心,神得以知道。

    人的聪明不可以欺骗,

    更何况神的聪明?

    因此无愧于口,不如无愧于身,

    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

    无愧于身比无愧于口难;

    无愧于心比无愧于身难。

    如果内心都无过错,

    还有什么灾难!

    唉!那里找无心过的人,

    与之交心谈畅!”

    【原文】

    渔者谓樵者曰:“子知观天地万物之道乎?”

    樵者曰:“未也。愿闻其方。”

    渔者曰:“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以谓之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性者,尽之而后可知也;所似谓之命者,至之而后可知也。此三知也,天下之真知也,虽圣人无以过之也。而过之者,非所以谓之圣人也。夫鉴之所以能为明者,谓其能不隐万物之形也。虽然鉴之能不隐万物之形,未若水之能一万物之形也。虽然水之能一万物之形,又未若圣人之能一万物情也。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圣人之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又安有我于其间哉?是知我亦人也,人亦我也。我与人皆物也。此所以能用天下之目为己之目,其目无所不观矣。用天下之耳为己之耳,其耳无所不听矣。用天下之口为己之口,其口无所不言矣。用天下之心为己之心,其心无所不谋矣。夫天下之观,其于见也,不亦广乎!天下之听,其于闻也,不亦远乎!天下之言,其于论也,不亦高乎?天下之谋,其于乐也,不亦大乎!夫其见至广,其闻至远,其论至高,其乐至大,能为至广、至远、至高、至大之事,而中无一为焉,岂不谓至神至圣者乎?非唯吾谓之至神至圣者乎,而天下谓之至神至圣者乎?非唯一时之天下谓之至神至圣者乎,而千万世之天下谓之至神圣者乎?过此以往,来之或知也已。”

    ——【译文】——

    渔者问:“你知道观察天地万物的道理吗?”

    樵者:“不知道。愿听你讲。”

    渔者说:

    “所谓观物,并非以眼观物;

    而是以心观物,

    再进一步说以理观物。

    天下万物的存在,

    都有它的道理、本性和命运。

    所以以理观物,

    研究以后可以知道;

    以本性观物,

    观察以后可以知道;

    以命观物,

    推算以后可以知道。

    此三知,

    才是天下的真知,

    就连圣人也无法超过。

    超出此三知,也就不能称为圣人。

    鉴别万物而能成为明白的人,

    是因为能不隐瞒万物的形状;

    虽然能鉴别而不隐瞒万物的形状,

    但不如水能化成万物的形状;

    虽然水能化成万物的形状,

    又不如圣人能模仿万物的性情。

    圣人之所以能模仿万物的性情,

    在于圣人能反观其物。

    所谓反观其物,

    就是不以我观物。

    不以我观物,

    而是以物观物。

    既然以物观物,

    我又怎么会在俩物之间呢?

    因此我也是人,

    人也是我,

    我与人都是物。

    这样才能用天下人的目为我目,则无所不见;

    用天下人的耳为我耳,则无所不闻;

    用天下人的口为我口,则无所不言;

    用天下人的心为我心,则无所不谋。

    如此观天下,

    所见多么广阔!

    所闻多么深远!

    所论多么精辟!

    所谋多么详密!

    如此所见至广,

    所闻至远,所论至精,

    所谋至密,其中无一不明,

    岂不是至神至圣?

    并非我一人称为至神至圣,

    而是天下的人都称之为至神至圣。

    并非一时天下人称之为至神至圣,

    几千万年以后天下人仍称之为至神至圣。

    长此以往,都是如此。”

    【原文】

    樵者问渔者曰:“子以何道而得鱼?”

    曰:“吾以六物具而得鱼。”

    曰:“六物具也,岂由天乎?”

    曰:“具六物而得鱼者,人也。具六物而所以得鱼者,非人也。”

    樵者未达,请问其方。

    渔者曰:“六物者,竿也,纶也.浮也,沉也,钩也,饵也。一不具,则鱼不可得。然而六物具而不得鱼者,非人也。六物具而不得鱼者有焉,未有六物不具而得鱼者也。是知具六物者,人也。得鱼与不得鱼,天也。六物不具而不得鱼者,非天也,人也。”

    ——【译文】——

    樵者问渔者:“ 你如何钓到鱼?”

    答:“我用六种物具钓到鱼。”

    问:“六物具备,就能钓到鱼吗?”

    答:

    “六物具备而钓上鱼,

    是人力所为。

    六物具备而钓不上鱼,

    非人力所为。”

    樵者不明白,请问其中的道理。

    渔者说:

    “六物,鱼杆、鱼线、

    鱼漂、鱼坠、鱼钩、鱼饵。

    有一样不具备,

    则钓不上鱼。

    然而有六物具备而钓不上鱼的时候,

    这不是人的原因。

    有六物具备而钓不上鱼的时候,

    但没有六物不具备而钓上鱼的时候。

    因此具备六物,是人力。

    钓上钓不上鱼,是天意。

    六物不具备而钓不上鱼,

    不是天意是人力。”

    【原文】

    樵者曰:“人有祷鬼神而求福者,福可祷而求耶?求之而可得耶?敢问其所以。”

    曰:“语善恶者,人也;福祸者,天也。天道福善而祸淫,鬼神岂能违天乎?自作之咎,固难逃已;天之灾,禳之奚益?修德积善,君子常分。安有余事于其间哉!”

    樵者曰:“有为善而遇祸,有为恶而获福者,何也?”

    渔者曰:“有幸与不幸也。幸不幸,命也;当不当,分也。一命一分,人其逃乎?”

    曰:“何谓分?何谓命?”

    曰:“小人之遇福,非分也,有命也;当祸,分也,非命也。君子之遇祸,非分也,有命也;当福,分也,非命也。”

    渔者谓樵者曰:“人之所谓亲,莫如父子也;人之所渭疏,莫如路人也。利害在心,则父子过路人远矣。父子之道,天性也。利害犹或夺之,况非天性者乎?夫利害之移人,如是之深也,可不慎乎?路人之相逢则过之,固无相害之心焉,无利害在前故也。有利害在前,则路人与父子,又奚择焉?路人之能相交以义,又何况父子之亲乎!夫义者,让之本也;利者,争之端也。 让则有仁,争则有害,仁与害,何相去之远也!尧、舜亦人也。桀、纣亦人也,人与人同而仁与害异尔,仁因义而起,害因利而生。利不以义,则臣弑其君者有焉,子弑其父者有焉。岂若路人之相逢,一目而交袂于中逵者哉!”

    ——【译文】——

    樵者问:

    “有人祈祷鬼神而求福,

    福可以求到吗?”

    答:

    “言行善恶,是人的因素;

    福与祸,是天的结果。

    天的规律福善祸灾,

    鬼神岂能违背?

    自己做的坏事,岂能逃避。

    上天降下的灾祸,

    祈祷又有什么用?

    修德积善,是君子的本分。

    这样做就不会有灾祸来找!”

    问:“有行善的而遇祸,

    有行恶的而获福。为什么?”

    答:“

    这是有幸与不幸之分。

    幸与不幸,是命。

    遇与不遇,是分。

    命与分,

    人怎么能逃避?”

    问:“什么是分?什么是命?”

    答:

    “坏人遇福,不是分是命,

    遇祸是分不是命。

    好人遇祸,

    是命不是分,

    遇福是分不是命。”

    渔者对樵者说:

    “人与人的亲情,莫过于父子;

    人与人的疏远莫过于路人,

    如果利与害在心里,

    父子之间就会像路人一样远,

    父子之间的亲情,

    属于天性,

    利与害都能夺掉,

    更何况不是天性的,

    利与害祸人,如此之深,

    不能不谨慎!

    路人相遇一过了之,

    并无相害之心,

    是因为没有利与害的关系。

    若有利与害的关系,

    路人与路人、父与子之间又如何选择呢?

    路人若能以义相交,

    又何况父子之亲呢!

    所谓义,是谦让之本。

    而利益是争夺之端。

    谦让则有仁义,

    争夺则有危害。

    仁义与危害相去甚远。

    尧、舜是人,桀、纣也是人。

    人与人同,

    而仁义与危害却不同。

    仁慈因义气而起,

    危害因利益而生。

    利益不会因义气而争夺,

    否则不会有臣杀君、子杀父之事。

    路人相逢,

    也不可能因一眼而情投意合。”

    【原文】

    樵者谓渔者曰:“吾尝负薪矣,举百斤而无伤吾之身,加十斤则遂伤吾之身.敢问何故?”

    渔者曰:“樵则吾不知之矣。以吾之事观之,则易地皆然。吾尝钓而得大鱼,与吾交战。欲弃之,则不能舍,欲取之,则未能胜。终日而后获,几有没溺之患矣。非直有身伤之患耶?鱼与薪则异也,其贪而为伤则一也。百斤,力分之内者也,十斤,力分之外者也。力分之外,虽一毫犹且为害,而况十斤乎!吾之贪鱼亦何以异子之贪薪乎!”

    樵者叹曰:“吾而今而后,知量力而动者,智矣哉!”

    ——【译文】——

    樵者问渔者:

    “我经常扛柴,

    扛一百斤也伤不了我,

    再加十斤就伤了我,

    为什么?”

    渔者答:

    “扛柴我不清楚。

    以我钓鱼之事论之,

    其理一样。

    我经常钓到大鱼,与我较量。

    欲弃之,不舍得,

    欲钓取,又不容易。

    很长时间才能钓上来,

    有好几次溺水的危险。

    这不也是伤身的忧患?

    钓鱼与扛柴虽不一样,

    但因贪而受伤则无两样。

    一百斤,力所能及,

    再加十斤,则在你力所之外。

    力所之外,加一毫都是有害,

    何况十斤!

    我贪鱼,

    又何异于你贪柴呢?”

    樵者感叹道:

    “从今以后,

    我知道做事量力而行才是有智慧的。”

    【原文】

    樵者谓渔者曰:“子可谓知易之道矣。吾也问:易有太极,太极何物也?”

    曰:“无为之本也。”

    曰:“太极生两仪,两仪天地之谓乎?”

    曰:“两仪,天地之祖也,非止为天地而已也。太极分而为二,先得一为一,后得一为二。一二谓两仪。”

    曰:“两仪生四象,四象何物也?”

    曰:“四象谓阴阳刚柔。有阴阳然后可以生天,有刚柔然后可以生地。立功之本,于斯为极。”

    曰:“四象生八卦,八卦何谓也?”

    曰:“谓乾、坤、离、坎、兑、良、震、巽之谓也。迭相盛衰终始于其间矣。因而重之,则六十四卦由是而生也,而易之道始备矣。”

    ——【译文】——

    樵者问:

    “你是知易理的人。

    请问易有太极,

    太极是何物?”

    答:“无为之本。”

    问:“

    太极生两仪,

    两仪是天地的称呼吗?”

    答:

    “两仪,天地之祖,

    并非单指天地。

    太极一分为二,

    先得到的一为一,

    后得到的一为二,

    一与二叫做两仪。”

    问:“两仪生四象,四象为何物?”

    答:

    “四象就是阴阳刚柔。

    阴阳可以生天,

    刚柔可以生地。

    一切事物的根本,

    于此为极点。”

    问:“四象生八卦。八卦是什么?”

    答:“

    八卦就是乾、坤、离、坎、兑、艮、震、巽。

    是事物发展终始、盛衰的表现。

    两两相重,

    则六十四卦生出,

    易学之道就具备了。”

    【原文】

    樵者问渔者曰:“复何以见天地之心乎?”

    曰:“先阳已尽,后阳始生,则天地始生之际。中则当日月始周之际,末则当星辰始终之际。万物死生,寒署代谢,昼夜变迁,非此无以见之。当天地穷极之所必变,变则通,通则久,故象言‘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顺天故也。”

    樵者谓渔者曰:“无妄,灾也。敢问何故?”

    曰:“妄则欺他,得之必有祸,斯有妄也.顺天而动,有祸及者,非祸也,灾也。犹农有思丰而不勤稼稿者,其荒也,不亦祸乎?农有勤稼穑而复败诸水旱者,其荒也,不亦灾乎?故象言‘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贵不妄也。”

    樵者问曰:“姤,何也?”

    曰:“姤,遇也。柔遇刚也,与夬正反。夬始逼壮,姤始遇壮,阴始遇阳,故称姤焉。观其姤,天地之心,亦可见矣。圣人以德化及此,罔有不昌。故象言‘施命诰四方’,履霜之慎,其在此也。”

    渔者谓樵者曰:“春为阳始,夏为阳极,秋为阴始,冬为阴极。阳始则温,阳极则热;阴始则凉,阴极则寒。温则生物,热则长物,凉则收物,寒则杀物。皆一气别而为四焉。其生万物也亦然。”

    ——【译文】——

    樵者问渔者:

    “如何见到天地的本性?”

    答:

    “先阳耗尽,后阳出生。

    则天地开始出现,

    变化到中期日月开始周行,

    变化到末期星辰显现。

    万物死生,寒暑代谢,

    昼夜变迁,事物以此相变。

    当天地运行到终了必然变化,

    变则通,通则久。

    所以《易》中象言

    ‘先王到最后一日闭关,

    哪儿也不去’,

    是顺天行所故。”

    问:“无妄(卦名),属于灾,是什么原因?”

    答:

    “妄是欺骗,得之必有祸,因此称妄。

    顺天意而行动,

    有祸秧及也不叫祸而叫灾。

    就像农民想着丰收而不去护理庄稼,

    其结果荒芜,

    不是祸是什么?

    农民勤劳治理庄稼而遭水涝或干旱,

    其结果荒芜,

    不是灾是什么?

    所以《易》中象言‘

    先王以诚对万物’,贵于不欺骗。”

    问:“姤(卦名),是什么?”

    答:

    “姤是相遇。以柔遇刚。

    与夬卦相反。

    夬始强壮,姤由弱遇壮,

    由阴遇阳。故称为姤。

    观姤,天地的本性由此可见。

    圣人以德比喻,没有不明白的。

    所以《易》中象言‘

    姤施命于天下,就像走在霜雪之上,小

    心谨慎’,就在于此。”

    渔者接着说:

    “春天是阳气的开始,

    夏天是阳气的极限;

    秋天是阴气的开始,

    冬天是阴气的极限。

    阳气开始则天气温暖,

    阳气极限则天气暑热;

    阴气开始则天气凉爽,

    阴气极限则天气寒冷。

    温暖产生万物,暑热成长万物;

    凉爽收藏万物,寒冷肃杀万物。

    皆是一气四种表现。其生万物也如此。”

    【原文】

    樵者问渔者曰:“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何以知其然耶?”

    渔者对曰:“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声色气味者,万物之体也。目耳口鼻者,万人之用也。体无定用,惟变是用。用无定体,惟化是体。体用交而人物之道于是乎备矣。然则人亦物也,圣亦人也。有一物之物,有十物之物,有百物之物,有千物之物,有万物之物,有亿物之物,有兆物之物。生一一之物,当兆物之物,岂非人乎!有一人之人,有十人之人,有百人之人,有千人之人,有万人之人,有亿人之人,有兆人之人。生一一之人,当兆人之人,岂非圣乎!是知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也者,人之至者也。物之至者,始得谓之物之物也。人之至者,始得谓之人之人也。夫物之物者,至物之谓也。人之人者,至人之谓也。以一至物而当一至人,则非圣人而何?人谓之不圣,则吾不信也。何哉?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者焉。又谓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功,身代天事者焉。又谓其能以上顺天时,下应地理,中徇物情,通尽人事者焉。又谓其能以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退今古,表里人物者焉。噫,圣人者,非世世而效圣焉。吾不得而目见之也。虽然吾不得而目见之,察其心,观其迹,探其体,潜其用,虽亿万千年亦可以理知之也。人或告我曰:‘天地之外,别有天地万物,异乎此天地万物。’则吾不得而知之也。非唯吾不得而知之也,圣人亦不得而知之也。凡言知者,谓其心得而知之也。言言者,谓其口得而言之也。既心尚不得而知之,口又恶得而言之乎?以不可得知而知之,是谓妄知也。以不可得言而言之,是谓妄言也。吾又安能从妄人而行妄知妄言者乎!

    ——【译文】——

    樵着问渔者:

    “人为万物之灵,

    是如何表现的?”

    渔者回答:“

    人的目能收万物之色,

    耳能收万物之声,

    鼻能收万物之气,

    口能收万物之味。

    声色气味,万物之本,

    目耳鼻口,人人皆用。

    物体本无作用,

    通过变化来表现作用;

    作用也并不是表现在一个物体上,

    而是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作用。

    由于物体和作用相交,

    则人和物的变化规律就具备了。

    然而人也是物,

    圣人也是人。

    有一物、百物、千物、万物、亿物、兆物。

    身为一物,

    就可以征兆万物,

    只有人。

    有一人、百人、千人、万人、亿人、兆人。

    生为一人,而能征兆他人,

    只有圣人。

    因此知道人是物的至尊;

    圣人是人的至尊。

    物的至尊为物中之物,

    人的至尊为人中之人。

    所以物的至极为至物,

    人的至极为至人。

    以一物知万物、以一人知万人,

    不是圣人是什么?

    人不是万物之灵,

    我不信。

    为什么?

    因为人能以一心观万心,

    以一身观万身,

    以一物观万物,

    以一世观万世;

    又能以心代天意,

    以口代天言,

    以手代天工,

    以身代天事;

    又能上识天时,

    下晓地理,

    中尽物情,通照人事;

    又能弥纶天地,

    出入造化,进退古今,

    表里人物。

    唉!

    圣人并非世世可见,

    我虽不能亲眼见到,

    但我观察其心迹,

    探访其行踪,研究其作用,

    虽经亿万年也能以理知道。

    有人告诉我说,

    天地之外,

    还有另外的天地万物,

    和此天地万物不一样。

    而我不得而知。

    并非我不得而知,

    连圣人也不得而知。

    凡说知道的,

    其实内心并不知道。

    而说出来的,

    也只是说说而已。

    既然内心都不明白,

    嘴又能说出什么?

    心里不知道而说知道的,

    叫做妄知。

    嘴说不清而又要说的,

    叫做妄言。

    我又怎么能相信妄人的妄言和妄知呢?”

    【原文】

    渔者谓樵者曰:“仲尼有言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夫如是,则何止于百世而已哉!亿千万世,皆可得而知之也。人皆知仲尼之为仲尼,不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不欲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则已,如其必欲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则舍天地将奚之焉?人皆知天地之为天地,不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不欲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则已,如其必欲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则舍动静将奚之焉?夫一动一静者,天地至妙者欤?夫一动一静之间者,天地人至妙至妙者欤?是知仲尼之所以能尽三才之道者,谓其行无辙迹也。故有言曰:‘予欲无言’,又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其此之谓与?”

    渔者谓樵者曰:“大哉!权之与变乎?非圣人无以尽之。变然后知天地之消长,权然后知天下之轻重。消长,时也;轻重,事也。时有否泰,事有损益。圣人不知随时否泰之道,奚由知变之所为乎?圣人不知随时损益之道,奚由知权之所为乎?运消长者,变也;处轻重者,权也。是知权之与变,圣人之一道耳。”

    ——【译文】——

    渔者对樵者说:

    “仲尼说的好:

    ‘殷继承于夏礼,

    所遇的损益便可知道;

    周继承于殷礼,

    所遇的损益也可知道。

    其次继承周礼的,

    虽经百世也可知道。’

    如此,何止百世而已!

    亿千万世,都可以知道。

    人都知道仲尼叫仲尼,

    却不知道仲尼为什么叫仲尼。

    不想知道仲尼为什么叫仲尼则已,

    若想知道仲尼为什么叫仲尼,

    则舍弃天地会怎么样?

    人都知道天地为天地,

    却不知道天地为什么为天地,

    不想知道天地为什么为天地则已,

    若想知道天地为什么为天地,

    则舍弃动静会怎么样?

    一动一静,天地至妙,

    一动一静之间,天地人至妙。

    因此仲尼之所以能尽三才之道,

    是因其行没有辙迹。

    所以有人说:‘

    仲尼什么也没说。’

    又说:

    ‘天什么也没说!

    但四时运行,百物出生。’

    这些你知道吗?”

    渔者接着说:

    “大事中:权力与变化谁重要?

    并非圣人不能讲清楚。

    变化过后可知天地的消长,

    掌权之后可知天下的轻重。

    消长是时间的表现,

    轻重是事物的表现。

    时间有亨通与闭塞,

    事物有损耗与收益。

    圣人若不知随时间亨通与闭塞之道,

    又怎知变化之所为呢?

    圣人若不知随时间损耗与收益之道,

    又怎知权力之所为呢?

    运用消长的是变化,

    处置轻重的是权力。

    因此权力与变化,

    是圣人的修行之一。”

    【原文】

    樵者问渔者曰:“人谓死而有知,有诸?”

    曰:“有之。”

    曰:“何以知其然?”

    曰:“以人知之。”

    曰:“何者谓之人?”

    曰:“目耳鼻口心胆脾肾之气全,谓之人。心之灵曰神,胆之灵曰魄,脾之灵曰魂,肾之灵曰精。心之神发乎目,则谓之视;肾之精发乎耳,则谓之听;脾之魂发乎鼻,则谓之臭;胆之魄发乎口,则谓之言。八者具备,然后谓之人。夫人也者,天地万物之秀气也。然而亦有不中者,各求其类也。若全得人类,则谓之曰全人之人。夫全类者,天地万物之仁人之谓也。唯全人,然后能当之。人之生也,谓其气行,人之死也,谓其形返。气行则神魂交,形返则精魄存。神行于天,精魄返于地。行于天,则谓之曰阳行;返于地,则谓之曰阴返。阳行则昼见而夜伏者也,阴返则夜见而昼伏者也。是故,知日者月之形也,月者日之影也。阳者阴之形也,阴者阳之影也。人者鬼之形也,鬼者人之影也。人谓鬼无形而无知者,吾不信也。”

    ——【译文】——

    樵者问渔者:

    “人死后有灵魂存在,

    有这种事么?”

    答:“有。”

    问:“如何才能知道?”

    答:“以人为知。”

    问:“什么样的叫人?”

    答:“

    目耳鼻口心胆脾肾之气全的叫人。

    心之灵称神,

    胆之灵称魄,

    脾之灵称魂,

    肾之灵称精。

    (中医认为:心之灵称神,肝之灵称魂,脾之灵称意,肺之灵称魄,肾之灵称精。这里有不同的见解,不知原文有误?还是有此深意?)

    心之神表现在目,称为视;

    肾之精表现在耳,称为听;

    脾之魂表现在鼻,称为臭;

    胆之魄表现在口,称为言。

    八者具备,才可称之为人。

    人,禀天地万物之秀气而生。

    然而也有缺少某一方面的人,

    各归其类。

    如果各方面都齐全的人,则称为全人。

    全人得万物中的中和之气,

    则称为全德之人。

    全德之人,为人中之人。

    人中之人,则是仁人之称。

    只有全人,

    才能得到仁人之称。

    人之生,在于气行。

    人之死,则是形体返还。

    气行则神魂交,形返则精魄存。

    神魂行于天,精魄返于地。

    行于天,称之为阳行,

    返于地,称之为阴返。

    阳行于白天而夜间潜伏,

    阴返于夜间而白天潜伏。

    所以知道太阳是月亮的形状,

    月亮是太阳的影子,

    阳者是阴者的形状,

    阴者是阳者的影子,

    人是鬼的形状,

    鬼是人的影子。

    有人说,

    鬼无形而不可知,

    我不相信。”

    【原文】

    樵者问渔者曰:“小人可绝乎?”

    曰: “不可。君子禀阳正气而生,小人禀阴邪气而生。无阴则阳不成,无小人则君子亦不成,唯以盛衰乎其间也。阳六分,则阴四分;阴六分,则阳四分。阳阴相半,则各五分矣。由是知君子小人之时有盛衰也。治世则君子六分。君子六分,则小人四分,小人固不能胜君子矣。乱世则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谓各安其分也。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夫不夫,妇不妇,谓各失其分也。此则由世治世乱使之然也。君子常行胜言,小人常言胜行。故世治则笃实之士多,世乱则缘饰之士众。笃实鲜不成事,缘饰鲜不败事。成多国兴,败多国亡。家亦由是而兴亡也。夫兴家与兴国之人,与亡国亡家之人,相去一何远哉!”

    ——【译文】——

    樵者问渔者:

    “小人能灭绝吗?”

    答:

    “不能。

    君子禀阳正气而生,

    小人禀阴邪气而生。

    无阴则阳不生,

    无小人则君子不生,

    只有盛衰的不同。

    阳六分,则阴四分;

    阴六分,则阳四分。

    阴阳各半,则各占五分。

    由此而知,

    君子与小人各有盛衰之时。

    太平盛世时期,

    君子占六分,小人占四分,

    小人不能战胜君子。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各安其道。

    世间纷乱时期正相反。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

    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

    夫不夫、妇不妇则失其道。

    这是由治世或乱世所造成的。

    君子常以身作则胜过空话连篇,

    小人常空话连篇胜过实际行动。

    所以盛世时期诚实的人多,

    乱世时期奸诈的人多。

    诚实容易成事,

    奸诈容易败事,

    成事则国兴,

    败事则国亡。

    一个家庭也如此。

    兴家、兴国之人,

    与亡国、亡家之人,

    相差的是多么的远!”

    【原文】

    樵者问渔者曰:“人所谓才者,有利焉,有害焉者,何也?”

    渔者曰:“才一也,利害二也。有才之正者,有才之不正者。才之正者,利乎人而及乎身者也;才之不正者,利乎身而害乎人者也。”

    曰:“不正,则安得谓之才?”

    曰:“人所不能而能之,安得不谓之才?圣人所以惜乎才之难者,谓其能成天下之事而归之正者寡也。若不能归之以正,才则才矣,难乎语其仁也。譬犹药疗疾也,毒药亦有时而用也,可一而不可再也,疾愈则速已,不已则杀人矣。平药则常日用之可也,重疾非所以能治也。能驱重疾而无害人之毒者,古今人所谓良药也。《易》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如是,则小人亦有时而用之。时平治定,用之则否。《诗》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小人之才乎!”

    ——【译文】——

    樵者问:

    “人有才,

    有的有益,

    有的有害,为什么?”

    答:

    “才为一,

    益与害为二、有才正、才不正之分、

    才正,益于身而无害,

    才不正,益于身而害人。”

    问:“才不正,又如何成为才呢?”

    答:“

    人所不能做的你能做到,

    能不成为才吗?

    圣人所以怜惜成才难,

    是因为能成天下事而又正派的人很少。

    若不正派,虽然有才,

    也难称有仁义。

    比如吃药治病,

    毒药也有用的时候,

    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用。

    病愈则速停,

    不停则是杀人了。

    平常药日常皆可用,

    但遇重病则没有疗效。

    能驱除重病而又不害人的毒药,

    古今都称为良药。

    《易》说:

    ‘开国立家,用君子不用小人。’

    如此,小人也有有用的时候。

    安邦治国,则不要用小人。

    《诗》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就是借用小人之才。”

    【原文】

    樵者谓渔者曰:“国家之兴亡,与夫才之邪正,则固得闻命矣。然则何不择其人而用之?”

    渔者曰:“择臣者,君也;择君者,臣也。贤愚各从其类而为。奈何有尧舜之君,必有尧舜之臣;有桀纣之君,而必有桀纣之臣。尧舜之臣,生乎桀纣之世,桀纣之臣,生于尧舜之世,必非其所用也。虽欲为祸为福,其能行乎?夫上之所好,下必好之。其若影响,岂待驱率而然耶?上好义,则下必好义,而不义者远矣;上好利,下必好利,而不利者远矣。好利者众,则天下日削矣;好义者众,则天下日盛矣。日盛则昌,日削则亡。盛之与削,昌之与亡,岂其远乎?在上之所好耳。夫治世何尝无小人,乱世何尝无君子,不用则善恶何由而行也。”

    ——【译文】——

    问:

    “国家兴亡,与人才的正邪,

    各有其命。

    哪为什么不择人而用呢?”

    答:“

    择臣者,是君王的事,

    择君者,是臣民的事,

    贤愚各从其类。

    世上有尧、舜之君,

    必有尧、舜之臣;

    有桀、纣之君,

    必有桀、纣之臣。

    尧舜之臣,生于桀、纣之世,

    则不会成为桀纣之臣。

    生于尧舜之世并非是他的所为,

    他想要为祸为福,

    可不是想干就能干的。

    上边所好的下边必效仿。

    君王的影响,

    还用驱赶去执行吗?

    上好义,则下必好义,

    而不义的人则远离;

    上好利,则下必好利,

    而不好利的人则远离,

    好利者多,则天下日渐消亡;

    好义者众,则天下日渐兴旺。

    日盛则昌,日消则亡。

    昌盛与消亡,难道不远吗?

    都是在上好恶影响的。

    治国安民之时何尝无小人,

    乱世之际又何尝无君子,

    没有君子和小人,

    善恶又如何区分呢?”

    【原文】

    樵者曰:“善人常寡,而不善人常众;;治世常少,乱世常多,何以知其然耶?”

    曰:“观之于物,何物不然?譬诸五谷,耘之而不苗者有矣。蓬莠不耘而犹生,耘之而求其尽也,亦未如之何矣!由是知君子小人之道,有自来矣。君子见善则喜之,见不善则远之;小人见善则疾之,见不善则喜之。善恶各从其类也。君子见善则就之,见不善则违之;小人见善则违之,见不善则就之。君子见义则迁,见利则止;小人见义则止,见利则迁。迁义则利人,迁利则害人。利人与害人,相去一何远耶?家与国一也,其兴也,君子常多而小人常鲜;其亡也,小人常多而君子常鲜。君子多而去之者,小人也;小人多而去之者,君子也。君子好生,小人好杀。好生则世治,好杀则世乱。君子好义,小人好利。治世则好义, 乱世则好利。其理一也。”

    钓者谈已,樵者曰:“吾闻古有伏羲,今日如睹其面焉。”拜而谢之,及旦而去。

    ——【译文】——

    樵者问:

    “善人常少,不善人常多;

    盛世时代短,乱世时期长。

    如何鉴别呢?”

    答:“

    观察事物。什么事物不能表现出来?

    比如五谷,耕种之后有长不出来的,

    而逢野生物不用耕种就能长出来,

    耕种之后想要全部收获,

    是不可能的!

    由此而知君子与小人之道,

    也是自然而生。

    君子见善事则欢喜,

    见不善事则远离;

    小人见善事则痛苦,

    见不善事则欢喜。

    善恶各从其类。

    君子见善事则去做,

    见不善事则阻止;

    小人见善事则阻止,

    见不善事则去做;

    君子见义则迁,见利则止;

    小人见义则止,见利则迁。

    迁义则益人,迁利则害人;

    益人与害人,相去有多远?

    家与国一样兴旺则君子常多,小人常少;

    消亡则小人常多君子常少。

    君子多小人躲避,小人多君子躲避。

    君子好生,小人好杀。

    好生则治国安民,

    好杀则祸国殃民。

    君子好义,小人好利。

    治国安民则好义,

    祸国殃民则好利。

    其道理是一样的。”

    渔者说完,

    樵者感慨万分:

    “我听说上古有伏羲,

    今日好像一睹其面。”

    对渔者再三拜谢,相别而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渔樵问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zf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