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大学产品之光
豆瓣阅读:慢慢来点不一样的

豆瓣阅读:慢慢来点不一样的

作者: HoboFu | 来源:发表于2015-09-14 11:44 被阅读133次
douban_readdouban_read

经过十年发展的豆瓣,虽然2012年时就已经接近盈利,但商业模式一直被人怀疑,未来不论融资还是上市,豆瓣需要一个更好的财务表现。其主要收入全部来源品牌广告,在没有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时,降低成本就是最好的办法了。于是2014年豆瓣进行了一次大的结构性调整,其中独立了两家子公司,一个是豆瓣阅读,一个是北京偏北。北京偏北是负责独立出去的豆瓣音乐业务,而豆瓣阅读则还是负责原来的业务,只是成为了豆瓣的独立子公司。

为什么要做自出版电子书?

  • 做中国的亚马逊,作为电子书行业标杆的亚马逊,其跳过传统出版机构、印刷厂、零售商等机构,直接通过自有平台打通作者与用户,使得作者和用户的利益得到更好的分配。
  • 读书是豆瓣最早开始的业务之一,况且早期的数据上也显示,读书在用户关注度里面排行第二,第一是电影,那么自出版电子书则是一种对用户再挖掘的尝试。
  • 内容同质化严重,在中国所有的出版书电子化都是经过有版权的出版机构制作,然后各个机构联系出版机构获取电子书版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容相似度非常高。
  • 同类产品的缺乏,国内缺乏个人写作的平台,加上中国每年出版大量的书籍,但是仍然有大量作品被拒,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人里面不会出现一个优秀的作家。
  • 影视、游戏等开发,豆瓣阅读的自出版内容,有一些已经在影视、游戏领域开发了,例如《严晓丽我最亲爱的人》电影改编权,《女孩们在那年夏天干了什么》和《风月大师》的舞台剧改编权。

更为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加上亚马逊的推动,电子书得到了飞速发展,个人出版图书的门槛被极大降低,自出版电子书只是时间的问题。

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自出版电子书

readread

豆瓣阅读的内容主要分三块,传统的出版书电子化、自出版电子书和其他机构出版的电子书,传统出版书电子化是非常难以拉开差距的,其他机构自出版电子书也是同样的,例如知乎出品的电子书,上线平台非常多,各个产品之间内容差距也不大。豆瓣阅读唯一的不同就是在自出版电子书,2012年5月7日豆瓣阅读作品商店悄然上线,当时还不到100位作者,作品量也是极少,到2015年9月12日统计的数据是8617位作者和5838部作品数。虽然其数量相比于传统出版机构每年20多万种的数量相差非常大,但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豆瓣阅读对于其内容的审核门槛,在刚刚过去的9月1日豆瓣阅读优化了作品投稿流程,在这之前一直都是两次审核的机制,先审核作者再审核投稿,现在优化之后直接对作品进行审核,这一好处在于提高了作品的审核速度并且降低了作者的门槛,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作者和优秀内容涌入豆瓣阅读。
拆分出来的豆瓣阅读得靠自己活下去了,虽然没有具体数字被曝光出来,但是豆瓣给同样被拆分出来的北京偏北只有500万人民币,相信已经打通了支付环节,拥有成熟商业模式的豆瓣阅读,豆瓣应该不会给出比这个高的离谱的数字了,这对于豆瓣阅读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想做的还有这些

国内由于某些原因有一些没有出版权,但是版权的机构,例如磨铁、蓝狮子等等,出版书籍需要通过出版机构获得出版许可才可出版,豆瓣也想通过自己的优质内容,做这样的版权机构,虽然到目前为止只有19部作品被出版,但是纸质书籍覆盖的人群更广,对于豆瓣阅读内容的挖掘更深入。
还有例如前文提到的,影视、游戏等方面的挖掘,特别这几年国内对于这类作品的改编收益明显。

困境

2013年2月16日豆瓣阅读作者丁小云的两部作品《论文艺女青年如何培养女王气场》和《7天治愈拖延症》在一个月内销售8272份,共计销售收入为29118.33元,按照豆瓣阅读七比三的分配,该作者这一个月通过豆瓣阅读纯收入为20382.831元。当时引发了诸多讨论,但是丁小云属于个例,事实是豆瓣阅读发展的三年多以来,极大一部分作者的作品收入只能交水电费。这也是豆瓣阅读面临的困境之一。
豆瓣阅读覆盖了Web、iOS、Android等平台,对每月涌入的过亿用户进行数据挖掘,将作品更好的推荐给可能喜欢它的人,但依然做的不够。移动互联网时代,全平台的覆盖基本上同类产品都有覆盖,差异性不大而且还是必须要做的,数据挖掘在移动端并不明显,甚至像是隐藏的高级功能,在App中猜你喜欢被放置再最下面,实在难以被发掘。因此拥有如此高质量的内容如何让更多的用户知道呢?

虽然豆瓣阅读似乎还带着豆瓣慢吞吞的标签,但独立之后似乎开始变快了。正如豆瓣阅读再招聘页面写着:“目前是20余人的创业小团队”,相比于多看阅读上百号的人确实太小了,但创业小团队才是最勇猛最敢于创新的。总的来说,我个人非常喜欢豆瓣阅读的自出版平台,因为我自己就想这辈子出一本书。期待豆瓣阅读有着更好的表现。

WechatWechat
欢迎各大机构转载,但请注明作者身份(新浪微博)文章原文地址,谢谢。**

相关文章

  • 豆瓣阅读:慢慢来点不一样的

    经过十年发展的豆瓣,虽然2012年时就已经接近盈利,但商业模式一直被人怀疑,未来不论融资还是上市,豆瓣需要一个更好...

  • 【玄幻】诸人咒(9)平篇·天步艰难 之子不犹(九、十)

    (首发于豆瓣阅读,目前在豆瓣阅读连载中。) 九 方相寺的石牢,和官府的牢狱有一点不一样。 方相寺的石牢不是铁制的,...

  • 豆瓣阅读作者和简书推荐作者之微博认证:个人经验之谈

    到底哪个申请比较容易?哪个更快?个人经验之谈。 1.豆瓣阅读和简书介绍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界面 ​ 首先笔者对豆瓣...

  • 豆瓣阅读APP用户体验

    昨天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梳理豆瓣阅读的流程,今天来写写豆瓣阅读给我的体验。 整体风格-文艺范儿 豆瓣阅读继承了豆瓣的文...

  • 奋豆成长必读书单

    一、阅读方面 《如何阅读一本书》(豆瓣简介) 《越读者》(豆瓣简介) 《快速阅读》(豆瓣简介) 《这样读书就够了》...

  • 宇宙的回声

    想来点不一样的音乐? 想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想感受宇宙的广阔? 学习时想来点启发智慧的配乐? 《星际穿越》OST欢...

  • 2018-05-30

    这个夏天来点儿不一样的吧,星冰粽,你,吃过吗?

  • 来点阅读吧!

    不觉来到简书已有一段日子了,咋没几个阅读呢?感慨人生不过三万日。彷彷徨徨人世间,怎有几个知己,哪怕过客又有多少。 ...

  • 来点不一样的~~

    工具:一盒彩铅~~~一支打型的自动铅笔

  • 来点不一样的

    近期由于要写几篇论文,在找资料或自己写的时候,常常有种“气短胸闷”的感觉。那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字了无生趣,实在让人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瓣阅读:慢慢来点不一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ap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