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商学院
过年了,在外地打工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
程家的几个儿女,开着车都从远方回到家了。
程大伯有四个孩子,三个儿子一个闺女。他原本是退休老教师,每个月有几千块钱,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外人眼里,他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殊不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大儿子程博从小都是他的骄傲,可能是言传身教,这小子从上小学开始,就表现出了特别优秀的一面。
加上老爹的辅导,一路开挂,顺风顺水,一级没留,直接考上了重点大学。
那时候,谁提起来程博,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三里五村,哪个学生不知道?就是学生界的天花板!
大学毕业,直接考上本硕博连读。又出国留学两年,回来进了上海一家大公司上班。
第一年,听说工资都好几十万!
这在农村,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祖祖辈辈种那几亩地,一家人累死累活,汗流浃背的干,多少年才能赚够几十万?
程大伯一家人以程博为豪,提起来笑逐颜开春风满面。
不过农村还有一句老话,让人想起来心里不舒服。
很多老人都知道,这是自古以来,祖先们留下来的一句经验话,那就是:
人旺财不旺。
程博在大都市工作了几年,谈了一个和他一样优秀的姑娘。
俩人经过几年爱情长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程博到这种地步,可谓是人生圆满了,程大伯不再为他操心了。
可这只是他暂时的,生个孩子,哪个爹娘不是操心一辈子?
这程博结婚以后,小两口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几年了都不生孩子。
这可不行!程大伯着急的不行,村里和他一般大的人,孩子都上小学了。
他给儿子打电话,以命令的口气说:程博,今年你们无论如何,必须生一个!要不然,不要回来见我!
儿子说:爸,我们不是不生,生个孩子压力太大!上海这地方,一套房子都千把万,生个孩子俺俩得休息一个,收入减一半,支出压力太大啊!
日子没法过,没法享受生活。
再过几年,多赚一些钱,买了房子再生吧。
儿子说的是事实,当爹的又没钱,也没办法。他说让儿媳妇生一个,给自己带回来,自己帮他养活。那怎么可能?
只好往后推推,只好等等了。
这一等就是五年时间,程博三十八岁了,媳妇生了一个闺女。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
程大伯给儿子打电话,让儿媳妇鼓鼓劲儿,这两年努努力再生一个儿子,儿女双全,人生圆满。
没想到,儿子直接拒绝:爸,我们只生一个姑娘一个就行。儿子不想了。
这还没高兴一天啊,儿子这样一说,他愣住了,真是儿大不由娘爹啊,他无奈的挂了电话。
老婆说要给程博看孩子,他不让去。说家里一大家人,没了女人,吃喝拉撒咋办?
程博那儿,把他养大供应成才,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吧。
其实,是媳妇生了个闺女,要是儿子,他在家吃苦受罪也一定让老婆去的。
二儿子程西,脑瓜子也管用,但是,和大哥比起来,那是差了不少。
好在老爸的小鞭子溜的紧,经过刻苦努力,也在省城上了个大学。
这小子,脑瓜子聪明,很知道往哪里吃劲儿。
在大学里,谈了一个企业家的闺女。
俩人那是爱的死去活来,非得在一起。姑娘的爸是个有大本事的人,坚决不同意!
没想到,他的闺女不干!这辈子非程西不嫁!否则,就是出家当尼姑,也不嫁人!
这下子他老爸没办法,这边程大伯也不同意。他为啥不同意?
因为那个姑娘是独生女,他怕人家把程西招了上门女婿!
那自己不是白白养一个儿子吗?吃大亏了!
没想到,程西这小子居然是一根筋!他知道老爹是拗不过他的。
他专门回家,当着娘的面,信誓旦旦的说:爸,妈,放心,儿子永远都是你们的儿子,我决不会当上门女婿的。
将来结婚了,了不起在他们家住住,让老丈人热闹热闹开心一下。将来生的孩子,还是咱程家的姓。
你们要是不同意,我总不能出家当和尚吧?人家当尼姑,俺俩还是同行,别人说起来,都是你们逼的。
儿子话说到这份上,程大伯没有吐口,也没有阻拦。
最后,程西把女朋友领回来,大家一看,那是拍手称赞!
长得太好看了!整个村子里的小媳妇,没人能比得上!
不过,程西长得也是一表人才,这家伙嘴巴甜,能说会道,要是没有两把刷子,美女会看上他?
程西明里说没有当上门女婿,媳妇是娶回了程家的大门,谁知道,俩人结婚以后就走了。
住在老丈人家的大别墅里,一年回来不了几次。他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自自在在。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随了程家的姓,一个随了人家的姓。
程大伯后来才知道,不愿意也没办法,真是白养了一个儿子!后来,媳妇生了俩孩子,都是人家老丈人丈母娘看,根本不让他操一点儿心。
想起来,他叹气,心不甘,也只能摇摇头作罢。
老三是程东,这个小家伙从小头脑灵泛,就是不往正套上拉!
是一匹有本事的马,就是有点儿邪性。
上学时候,一认真一努力,成绩就是九十多。一不干,去猴了,成绩一下子降到三四十。
这小子勉强上了个高中,高考都没有参加,自作主张去省城上了一个大专。
把老爸气得拿起笤帚,满院子拍他!
这家伙恋爱方面,特别精通。没有毕业,就出事儿了!
那天,一个姑娘进村就打听程东家住哪儿。有好事的小孩子,一直把她带到程大伯门口。
她一进大门,看见程大伯就问:大伯,这是程东家吗?
程大伯点头,问:姑娘,有啥事儿?
没想到,他话刚出口,姑娘哭起来。
程大婶儿赶紧把姑娘让进屋里坐下,一问,明白了!
大婶儿出来给老头子一学,程大伯气得破口大骂:程东,回来剥了你的皮!让你做死里!
原来。这姑娘和程东处对象,他把人家肚子搞大了。
没有经历过啥大事儿的孩子,一下子懵逼了,居然想和人家拜拜!
姑娘没法,只好摸老家来了。
程大伯把程东骗回家来,拿起笤帚疙瘩抡上去。幸亏小子腿脚麻利,一溜烟跑了。
程大伯跑到大门口吆喝他:站住!回来!老子有话说,你要是干了缺德事儿,坏良心,从今以后。你就不是程家子孙!
程东回来,耷拉着脑袋,跟在妈后边。
最后,程大伯找人去人家姑娘家提亲,然后给俩人办了婚事儿。
谁知道,老三媳妇来,激流咣当生了俩闺女,坚决不生了!
那程东抱着闺女,叫着宝贝,亲的不能行。
闺女程南更是一个不省心!气得程大伯指着老婆骂。
闺女都是娘教的人,看你是咋教的?!思想偏激,说话一斧子两个撅儿,说啥都是啥,非把我气死不可。
程大妈一脸委屈:你说我,儿子你教好了?!闺女是人家的人,出家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我管不了!
你想管,拿起笤帚疙瘩敲她,我捞都不捞!
原来程南大学毕业,留在大城市工作了。后来恋爱结婚,竟然不生孩子!
你说,这是啥事儿?!
女人结婚,不生孩子干啥里?!那不要结婚可好了,为啥还要结婚?!
让人提起来,指手画脚让人心里不舒服?!
关键,那个女婿,也和闺女穿一条裤腿,俩人丁克!
丁啥狗屁克!有一天,等你们老了,看看别人儿孙满堂,就知道啥滋味了!
程东待闺女亲死了,说这是招商银行,将来自己不用费那么大劲儿,盖房子娶媳妇,出钱出力不落好。
程大伯心里气得不行,确是没有办法!
院子里一棵老桐树,长了好几年,有碗口粗细了,那年春天,发了芽后,突然死了。
他心里有一丝不安,看着那棵死去的桐树,嘴里喃喃自语:
我程家的大院里,难道要没人了吗?
这过年了,儿女都回来了。
程大妈准备了满满两桌好吃好喝的,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好好热闹一下。
没想到,开席前,程大伯要儿女们跟他一起到村子里转悠转悠。
他带他们去啥地方了?为啥非得这时候去转悠?
村里盖的最早的楼,是中间那栋,还是解放前地主家盖的。
小时候,多个孩子翻墙去那里捉迷藏。如今,诺大的院落,因为没有儿子,早已破烂不堪了。
还有几家没有子嗣的人家,闺女一出嫁,盖的再好的房子,种的再好的树,最终都成了荒凉之地。
看着将要塌掉的房子,满院的杂草,满地的落叶,让人神伤,让人心伤,让人无奈啊!
谁都是时间的过客,一家人没了儿子,结果怎样?
饭桌上,程大伯没有满面春风,说说笑笑,自己倒了三杯酒,端起来一饮而尽,然后说:
看了一圈儿,有啥感想?人生有啥奔头?
我活着感觉没了动力,没了精神头儿,没了期望和希望啊!
你们都有难处,都不容易,随你们便吧。
有一天,我俩腿一伸,眼睛一闭,啥也看不见,啥也不想了。
唉——
最后一个字,拉得长长的,面对几个儿女,表达了他无尽的无奈和不甘。
有儿有女才圆满!你们能不能学学你妈俺俩?!
儿女双全!
儿女们坐在那儿,都不吭声了。
我养你们长大,一个不想生孩子,两个不想生儿子,就想着享受生活,养你们何用?!
国家没有孩子,就没有希望!试问你们,这样生活,你们开心自在,这是你们所要的人生吗?
有一天,满头白发,孤独生活,后悔不后悔?
到时候,后悔也晚了!
闺女接着说了一句:爸,只要有人给俺妈您俩养老送终不就行了?何必强求呢?
她话音一落,程大伯拿起酒杯直接摔在地上!
大家一下子惊了一跳!
给我养老送终?我不用!劳驾不起你们!
我有钱,不花你们一分!将来死了,雇个人,挖个坑,扔里面,直接埋了!
你们不用动一下手,何苦让你们养老?
一边掉眼泪吧,甚至眼泪也不用掉!
这房子,这院子,百年以后,都变成荒草之地,恢复自然吧!
一切尘归尘,土归土,安静自然!
说完,转身出屋门,留下一屋子尴尬,随他们想去。
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满以为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过大年,没想到,老爹给他们上了一课!
他们开始商量,要不要生个儿子,给生活增加乐趣,继承香火?
年轻不付出,静享受生活,老了怎么办?
讨论当中,他们明确了思路,理解了爸的良苦用心。
也许,明年再回来,爸就喜笑颜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