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摩尔MOL
MOL摩尔链学堂-钱海涛总结分享区块链2018年最贵经验教训

MOL摩尔链学堂-钱海涛总结分享区块链2018年最贵经验教训

作者: 侠医世家毛巾哥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08:27 被阅读1次

MOL摩尔链学堂:2018年加密货币总市值从8100多亿美金下滑到现在的1200多亿美金。也就是说折合约5万亿人民币的跌幅,或许这在全球股票市场上根本不值一提,但对于仅有3000多万投资者的加密货币市场来说,已是巨额数字,这也许是区块链史上最贵的“学费”。

mol

最佩服世上这两种总能成为赢家的聪明人:

第一种是率先吃“螃蟹”,快速总结经验教训,继而有灵敏嗅觉,挖掘红利的人。

例如,当年率先搞起互联网电商的马云,被众多投资人喷“满嘴跑火车”、“像骗子”,踩了无数坑、经历了数次濒临倒闭的困境,才造就了现在的阿里帝国。

第二种是不轻易涉险,等别人吃完“螃蟹”踩完各种坑、总结完经验教训并做好铺垫,再坐收渔利的人。这种人不一定比第一种人聪明,但数量相对更多,并且他们敬畏风险。

例如,后来崛起的京东,在阿里培养好了大量用户的消费网购习惯以后,开始总结阿里的经验教训,打差异化的牌,并不断发展壮大。之后出现的网易严选,也是在等待一干大佬花了重金培养好了用户的消费习惯,搭建好了支付环境后,进入市场,以物美价廉的品牌优势,拉拢了大量用户,最终获得成功。

在区块链领域,第一种人就在标题中写的交了5万亿学费的人中的一小部分,因为大部分人交了学费,并不会记得总结经验教训,更不要说什么红利挖掘,这就是传中的“韭菜的记忆只有3秒”。

而第二种人,也许就是在场外等待率先吃螃蟹的人总结好了经验教训,把区块链领域做好、做成熟、进入主流,密切关注场内动态的那一两亿人。

摩尔链MOL创始人钱海涛总结2018年最贵经验教训分享给大家。不管是不想白交天价“学费”的人,还是场外坐收渔利的聪明人,一起来看看吧。

mol

1,过于自信

其实不管在什么市场里,人们总是喜欢高估自己的各种能力,例如:总认为自己只要不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就不会有风险;有时候明知道投机凶险,也了解部分“骗局”,但总觉得自己肯定不是最后的“接盘侠”;

总觉得自己精美绝伦的“操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仅能够完美穿越牛熊,还能翻身;总认为自己能够判断大趋势;总觉得跌了就抄底,打死都不信市场只跌不涨;总相信自己能熬到下一轮牛市。

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就算是号称人才济济、对行业和项目进行过深入研究、比我们熟悉市场100倍的“基金”投资机构们,均亏损得底裤不保,我们又如何能独善其身?

2,信仰偏差

许多人的“信仰”,一定是被带偏了。不少“大佬”们经常会发表各种脍炙人口、煽情、传销式的打鸡血“金句”来“充值信仰”。其实,我们会发现这和洗剪吹、中介店门口那种“喊口号的打鸡血早操”的性质非常类似。老板们都希望员工努力工作,为自己的事业创造更大价值。那圈内“大佬”们苦口婆心给大家打鸡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对其深信不疑的人们,可曾独立思考过呢?

用摩尔链MOL创始人钱海涛的话来说,“区块链要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唯才是举,论功行赏的开放网络。基于原子物理世界是由政府维护秩序的,合理人类已经繁衍生息的基础设施,房产、汽车等不动产与实体经济有它自有的规律,不见得也不一定有必要将其数字货币化。我们认为任何对技术可用范围的夸大都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因此像比特币和摩尔都是只专注于最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

其实,在区块链领域,我们真正需要信仰的,只能是科学技术。没有技术保障,无论你是中本聪,还是比特币,都不可能获得共识。

3,高估新科技的短期收益

人们总是高估一项科技带来的短期效益,却又低估其长期影响。新科技确实令人期待,很多人也愿意相信它在未来会发挥更大潜力。但在区块链技术发展得还不够成熟,有几大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人们看到的是各路应用落地困难且很难创造预期价值。此时,我们应该可以想象已经被疯狂热炒的市场会出现何种反应。

mol

4,因区块链有“去信任”属性,就总以为项目们很诚实

近期看到一组数据,据称2000+种数字货币,已有半数归零。虽然不排除夸张成分,但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它们确实已接近归零。这和年初的状况相比,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

我们不禁发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归零项目?”归根结底,大概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牛市下猪都能起飞的行情,让投资者们尝到太多甜头,导致他们大多失去理智;另一方面,就是成本无下限的代币发行。有些项目就是把一个好像还看得过去的想法,随便包装就推入市场。

一个巴掌拍不响,很多人认为区块链是一种完美的技术,具有透明、可追溯、去中心化等“颠覆”性属性。他们也坚信这些项目方肯定能完成项目白皮书使命,并给予他们超值的投资回报率。至于项目真实的可行性,很多人甚至没有认真考量过。

5,区块链被过度炒作

经过各路“大佬”、项目方、配合拉盘的媒体们的轮番轰炸之后,许多人开始认为区块链是“万金油”,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无所不能。于是,凡是看到团队还行、思路不错很棒、未来或许有前景的新奇项目,就会马上下手。

于是,几乎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区块链的身影,它仿佛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只要是个行业,就能和区块链搭上边,什么寺庙链、中医链,只有你想不到的链,没有不存在的链。

摩尔链MOL创始人钱海涛一再强调:“任何对技术可用范围的夸大都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6,过于保守

当然,凡事都有相反的极端,有疯狂就会有保守。区块链领域里的保守派,其实也不少。在比特币发展早期就听说过比特币,并嗤之以鼻,然后在2018年年初又禁不住诱惑,入了10万元以上的比特币的人,不在少数。

除了保持理性,我们也不应太保守,新事物能被狂热追捧,必然有它的优势。任何投资参与决策,最好是经过独立思考、深入了解后做出的,否则会吃大亏。

或许你也是“2013年入市,2017、2018年拍断大腿”的一员,但是现在知道也不算太迟,如果你愿意,欢迎成为摩尔链社群的一员,下载摩尔钱包体验一下,真正地学习、交流、分享,从而收获更加美好的未来。

mol

​7,把杠杆当做“赌博”工具

对于期货杠杆,想必大部分人都觉得那就是赌博工具。其实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对冲风险、量化套利的好工具。但是,这类工具仅限于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普通投资者使用,还是存在不小风险的。

说白了,赌性就是人性里的一部分。大部分人都梦想成为富人,但却不想努力、不想思考,贸然投资自然会陷入困境,多么痛的领悟!

8,借贷抄底

就像前面说的,大部分人都高估了自己对形势的预判,以及自己对长期借贷抄底泥足深陷后的忍耐能力。

若无法抗过借贷抄底,那么情况可能会非常糟糕。因为借贷也是一种杠杆,它会放大你的亏损,加剧你在漫长熊市里的痛苦。

9,不“敬畏”风险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没有人喜欢风险,但凡有收益的事情,我们就该意识到:“风险和收益永远都是成正比的!”

或许一开始不少人都制定了个人投资原则,比如“见好就收”之类的。然而,纵使人们计划得非常完美,却始终输给了贪婪的人性。他们把原本完美的计划打破,追求高收益。押注失败后,不断想回本,但最终还是泥足深陷。

如果已经历过此类困境,那么请不要白交学费!下一次,一定要记住:敬!畏!风!险!2018年不管有多么痛的领悟,终究还是过去了,重要的是将来,不是吗?

如果你真的在今年的经验教训中学到了很多,那么恭喜你在币圈或者说“投资圈”真正毕业了,未来的路途还会有比这寒冬熊市更难走的吗?还有4天,就要跨入2019年了。

最后分享摩尔链MOL创始人钱海涛的一段话:“我坚信,加密货币将改变世界,取代股票市场、大多数货币,并为从机器对机器的支付、物联网,到流媒体、预测市场、治理系统、投票系统,乃至潜在的互联网的一切事物提供动力。话虽如此,加密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领域的大部分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MOL摩尔链学堂-钱海涛总结分享区块链2018年最贵经验教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bllqtx.html